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22-12-09 浏览次数:6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的四位物理学家中,以其姓氏命名电阻单位的是(  )
    A . 牛顿 B . 焦耳 C . 帕斯卡 D . 欧姆
  • 2.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B . 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 .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D . 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
  • 3. (2021九上·武汉期中) 如图所示,有关下面四幅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抽掉玻璃板,瓶内气体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B . 图乙中,静放几天,水与硫酸铜溶液的界面变得模糊不清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 . 图丙中,两个铅柱削干净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 . 图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是因为向下的大气压力导致的
  • 4. (2021九上·东海期中) 如图所示的实验或事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压缩空气内能增大 B .  搓手取暖 C .  钻木取火 D .  太阳能加热水
  • 5. 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油机有喷油嘴,柴油机有火花塞 B . 汽油机用压燃式点火,柴油机用点燃式点火 C . 吸气冲程中,汽油机只吸入空气,柴油机吸入柴油和空气混合物 D . 小汽车、摩托车通常用汽油机做发动机;卡车、挖掘机用柴油机做发动机
  • 6. (2022九上·太仓期中) 2022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   )
    A . 较大的比热容 B . 较低的沸点 C . 较大的热值 D . 较小的质量
  • 7. (2021·潍坊)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 B . 摩擦过程中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 . 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正电荷 D . 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反
  • 8. 如图,先后将不同材料接在电路的A、B两点间,闭合开关,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

    A . 干木条 B . 铅笔芯 C . 塑料棒 D . 陶瓷棒
  • 9.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选择的接线柱是(  )

    A . AB B . CD C . BD D . AD
  • 10. (2022·东明模拟) 2022冬奥会闭幕式,通过丰富的科技手段和艺术化诠释,以简约风格展现了中国式的浪漫。如图所示梦幻五环缓缓升起,雪花火炬台缓缓降落。当电源开关S1闭合时舞台灯亮起,当按下开关S2时,电动机才能启动控制火炬头降落;若舞台灯不亮,电动机也不能启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 11. 如图所示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图甲),若两液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且不计液体热量散失,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乙)。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若ma>mb , 则ca=cb B . 若ma>mb , 则ca<cb C . 若ca<cb , 则ma<mb D . 若ca=cb , 则ma>mb
  • 12. 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会导致电源被短路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7.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如图展示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设想,其大意是:上面水池中的水流下来,冲击叶轮转动;叶轮带动打磨轮和水泵的轴转动;人利用打磨轮打磨工件,同时,运转的水泵又把流到下面水池水抽到上面的水池中…,只要一开始在上面水池中注满水,就能通过水的上下循环,使机器不停地工作。

    1. (1) 按要求填写表中空白

      物理现象(摘取原文)

      物理知识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人们利用打磨轮打磨工件

    2. (2) 这个设想曾得到不少人的赞许,并把这个装置誉为“永动机”。那么,这个装置真的能“永动”吗?为什么?
  • 28. 下面是有关热值和比热容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 (1)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通过来反映(填写可观察可读取的信息);
    2. (2) 比较不同液体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不同的液体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
    3. (3) 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选用上图合适装置加热相同一段时间后,绘制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丁),加热10min,a液体吸收的热(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液体吸收的热量;实验数据整理成如图丁中的图线,可知液体a和液体b的比热容之比是
    4. (4) 实验中采用的探究方法有_______。(多选题)
      A . 控制变量法 B . 转换法 C . 放大法 D . 理想实验法
  • 29. 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 (1) 为了防止损坏电流表,在不能事先估计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应先进行,以便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
    2. (2) 实验中,应该选择两个小灯泡规格是(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明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选填“闭合”或“断开”)状态;
    3. (3) 小明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亮,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选填“灯L1断路”或“灯L1短路”);
    4. (4) 排除故障后,小明测出了L1支路上的电流I1=0.8A,然后他把电流表依次接入电路分别测量出L2支路电流I2、干路电流I,两次测得的结果都如图丙所示,则I2=A、I=A。小明由此数据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I=(写关系式即可);
    5. (5) 本次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30.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所用“不同规格的电阻丝”是一些可比较的电阻丝。在一个木板上有四根电阻丝,其中A、B、C、D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情况如图。(温度相同)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电流大小/A

    A

    锰铜合金

    0.5

    0.8

    0.40

    B

    镍铬合金

    0.5

    0.8

    0.32

    C

    镍铬合金

    0.5

    0.4

    0.16

    D

    镍铬合金

    1.0

    0.4

    0.08

    1. (1) 实验是在控制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观察来比较电阻的大小;
    2. (2) 为了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应该把图中的(填电阻丝的字母代号)依次接入图中,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两根电阻丝的大小,其结论是
    3. (3) 依次把电阻丝A、B接入图中电路,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可以探究电阻跟导体关系;
    4. (4) 把电阻丝C、D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可以探究电阻跟导体关系;
    5. (5) 导体的电阻是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
五、计算题
  • 31. (2021九上·岑溪期末)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由于其内部深处的极高温度(约2×107℃)和极高压强(约2×1016 Pa),使原子的热核反应得以不断进行,从而通过太阳表面以光的形式向宇宙空间辐射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太阳能。
    1. (1) 利用太阳能的一种方式是用集热器把水加热。某太阳能集热器把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80℃,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4.2×103 J/(kg·℃)]
    2. (2) 我国幅员辽阔,日照充足,一年可获得的太阳能约为3.6×1022J,这些太阳能相当于多少吨标准煤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q=3×107 J/kg)
  • 32. 在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为100 g的铜块从沸水中取出,迅速放入质量为100 g、温度为10 ℃的某液体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25℃。若不计热量损失,求:
    1. (1) 铜球在这种液体中释放的热量是多少?[c=0.4×103 J/(kg·℃)]
    2. (2) 这种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少?
  • 3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的示数为6V,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4A.试问:通过L1的电流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