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2-12-26 浏览次数:3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生活现象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水果榨果汁,冰雪融化 B . 葡萄酿酒,蜡烛燃烧 C . 胆矾研碎,过氧化氢分解 D . 铁丝生锈,酒精挥发
  •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占78% B . 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电光源 C .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AQI)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2、NO2 D .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 3. 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添加酒精 B . 滴加液体 C . 氧气验满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 4. (2022九上·凉州月考)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
    A . 氧气、氮气、空气 B . 氮气、氧气、空气 C . 空气、氧气、氮气 D . 氮气、空气、氧气
  • 5. 下面是某同学记录的部分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 向酚酞溶液中滴入2-3滴浓氨水,溶液变成红色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6. 比较法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气体含量比较: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B . 地壳中元素含量比较:氧>硅>铝>铁 C . 质子数比较:镁原子>镁离子 D . 原子质量比较:氧原子<碳原子
  • 7. 利用分类的方法学习化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一组:(   )①冰水混合物;②洁净的空气;③液氧;④石灰水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8. “嫦娥五号”月球采样带回的“无价之士”——月壤中含有大量氦—3,它是一种高效、安全、清洁的核聚变能源燃料。氦—3和氦—4属于同一种元素,这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
    A . 相对质量 B . 原子结构 C . 质子数 D . 中子数
  • 9.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故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B .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故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C . 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故水分子也能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D . 化合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或多种,所以两种反应物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 10. 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的第2层有2个电子 B . ②表示的是阴离子,符号为Na- C . ③④都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D . ③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 11.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1个水分子的质量为3×10-26g,说明分子的质量小 B . “牡丹花开全城飘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不可再分 D . 水银体温计可以测定体温是因为汞原子的间隔发生变化
  • 12. 锌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图甲是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38g B . 图乙中x=8 C . 从图乙可知,锌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D . 锌属于非金属元素
  • 13. 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丁为水分子 B . 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 C . 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D . 物质丙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 14. 有核电荷数都小于18的x、y两种元素,y元素的核电荷数为a,的核外电子数相同,x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5. 科学思维是在化学学习中基于事实与逻辑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主要包括比较、分类,归纳科学方法。经过半期化学学可,小金同学归纳了下列有关化学知识。请你帮他完善下列空白:
    1. (1) 空气中所含有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2. (2) 量取16mL液体,应选用,若量取过程中俯视刻度线,则使所量体积(选“小于”“等于”“大于”)16mL。

      A.10mL量筒 B.20mL量筒 C.50mL量筒 D.胶头滴管

    3. (3) 小金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她称取的烧杯实际质量为g。

    4. (4) 少量酒精洒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
    5. (5) 如图甲所示是某市近三年(从左至右为2017-2019年)除夕夜和正月初五的PM2.5峰值浓度,从图中可知,从2017年到2019年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是(填“变差”或“变好”)。如图乙是该市现阶段PM2.5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A.减少汽车的保有量

      B.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C.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 16. 读图能力是学生学习化学必备技能之一,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装置中,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的目的是。该装置中所发生的反应类型为(填基本反应类型)。未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可能是
    2. (2) 乙图中,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集气瓶中时,可观察到气球(“变大”或“不变”或“变小”),红墨水向(“左”或“右”)移动。
    3. (3) 丙图中,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若该装置漏气,可能使测量结果(填“偏大”或“不变”或“偏小”):
    4. (4)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①变化I、Ⅱ、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②N经变化Ⅲ到M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该条件可能是

      ③在R、M、N三个框图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 17.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 (1) 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碳元素的一条信息:
    2. (2) 第3周期(横行)中第2种金属元素的是(填元素名称),其对应的离子符号为。(填离子符号)
    3. (3)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填字母)。
      A . He和Ne B . B和Mg C . Al和Si D . F和N
    4. (4) 铝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其对应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5. (5) 具有相同原子个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填字母)。提示:计算电子数时,把每个原子的电子数相加。
      A . NO和O2 B . CO和N2 C . SO2和CO2
三、科普阅读题
  • 18.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研究发现,同种元素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氢元素的原子核(如下表)。

    氧元素的原子核

    原子名称

    质子数(Z)

    中子数(N)

    1

    0

    1

    1

    1

    2

    为了更好地区别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常用原子符号来表示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X原子,其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如上述氕、氘、氚3种不同的氢原子就可以依次表示为.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教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互为同位素。同位素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用途。例如考古时利用 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通过测定 , 分析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追踪 发出的射线,确定磷在植物中的作用部位等。

    1. (1) 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时,要使用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标准。该碳原子的原子符号为.
    2. (2) 在中, 互为同位素的是.
    3. (3)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是.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 氘原子与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 由 组成的1个水分子中含11个中子

      D 氕、氘、氚3种氢原子最多可以组成6种不同的氢分子

四、综合题
  • 19.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查阅资料:氢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在常温下用锌粒和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取氢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选用装置IV收集氢气的理由是。若选装置V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装置(选填“e”或“f”)端进入。
    3. (3) 在装置Ⅲ中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时,装置图存在一处缺陷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利用V装置收集氧气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收集前集气瓶中要装满水

      B.为了避免浪费,加热前先将导气管伸入到集气瓶口

      C.收集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只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

      D.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4. (4) 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实验室常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在控制适中的速率制取乙炔并测量收集到的乙炔体积,选择的装置有
  • 20.          
    1. (1) 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我们对催化剂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下列有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
      A .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 催化剂可以增加产物的质量 C . 二氧化锰是可做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D . 一个化学反应只有一种催化剂
    2. (2) 实验一:某同学想:氧化铜(CuO)能否起到类似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I.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II.氧化铜参与了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III.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3. (3) 【进行实验】

      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图实验:

      ①请补充能证明猜想Ⅲ成立的实验现象:步骤③现象为,步骤⑥中二氧化锰固体质量为g。结论:猜想成立。

      ②步骤①的目的是。 

      ③定性判断步骤①和步骤②的反应快慢,可根据

      ④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4. (4) 实验二: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实验方案如下:

      I.用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II.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如图3所示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目的是

    5. (5) 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填化学符号)
    6. (6) 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
    7. (7) 除上述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因素外,你认为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还可能与有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