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

更新时间:2022-12-30 浏览次数:77 类型:期中考试
一、<h2 >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h2>
  • 1.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各居民小区严格执行出入证制度。某日,细心的小科外出采购后拎着购物袋回家时发现,装满物品的购物袋比较勒手,如果在手与提手之间垫上纸巾或者手帕之类的物品,疼痛感会大大降低。根据这一现象大家提出的下列科学问题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 
    A . 为什么手有时候疼,有时候不太疼? B . 手的疼痛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C .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D .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
  • 2.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牛奶变酸   火药爆炸 B . 海水蒸发  钢铁生锈 C . 酒精挥发   河水结冰 D . 光合作用  蜡烛燃烧
  • 3. 图是四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 4.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 3.2 dm=3.2×100=320 mm B . 45 mL=45 mL× =0.045 L C . 85 m3=85×1000 dm3=85000 dm3 D . 63 km=63 km×1000 m=63000 m
  • 5. 根据你对生活中科学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人的手指伸入水里感到不冷也不热的温度约为35 ℃ B . 四个中学生手拉手合抱的一棵大树周长约为10 m C .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 kg D . 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体积约为5 m3
  • 6. 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 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 B . 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C . 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D .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
  • 7. 竹子、黄瓜、西瓜它们的茎分别是( )
    A . 缠绕茎、直立茎、攀援茎 B . 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 C . 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D . 直立茎、匍匐茎、攀援茎
  • 8. 小科同学在西溪湿地游玩时,发现一只松鼠出现在竹林里。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棵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松鼠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以上画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
    A . 提出问题 B . 获取事实和证据 C . 评价与交流 D . 建立猜想和假设
  • 9. 下列关于信息和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广播、电视是传播信息的载体 B . 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的能是动能 C . 人类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并不都需要能量 D .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 10. (2021七上·温岭期中) 鹅掌楸是我国有一种名贵的植物, 因叶片形似马褂,所以又称“马褂木”。鹅掌楸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的一些地区, 属于被子植物。以下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 . 鹅掌楸的种子裸露, 有利于种子萌发 B . 鹅掌楸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C .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D . 桔树、油菜、樟树、玉兰等都是常见的被子植物
  • 11. (2021七上·余杭期中) 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I

    II

    III

    A

    脊椎动物

    鱼类

    B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C

    猫属

    猫科

    食肉目

    D

    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动物

    衣藻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2021七上·镇海期末) 人体口腔上方靠前的位置,有凹凸不平的结构,这种结构叫做腭褶皱,它和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 可以作为鉴别身份的依据。对于腭褶皱的这一应用解释正确的是(   )
    A . 人具有物种的多样性 B . 人生活习惯的多样性 C . 同种生物也存在差异性 D . 不同的人属于不同的物种
  • 13. (2021七上·三门期末)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
    A . 蜗牛的触角,有利于感知环境 B . 草履虫的纤毛,有利于运动 C . 青蛙湿润的皮肤,有利于呼吸 D . 河虾的外骨骼,有利于游动
  • 14. 在下面的数据中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

    ①1.52m ②23.0mm ③4.8cm ④0.72dm

    A . ①和② B . ②和③ C . ③和④ D . ①和④
  • 15. 如图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E可以表示用肺呼吸 B . P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C . F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D . Q可以表示有脊柱
  • 16. 寒冷地区的雷鸟,其羽毛在冰天雪地的冬季呈白色,春夏时羽毛换为灰或褐色。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角度考虑,下列与此现象不同的是(   )  
    A .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疏松肥沃 B . 竹节虫形似竹节适宜隐藏 C . 变色龙在不同环境中变换体色 D . 绵羊冬季绒毛多,夏季绒毛少
  • 17.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项目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甲组

    河水

    500mL

    22℃

    300个

    280只

    乙组

    蒸馏水

    500mL

    10℃

    300个

    90只

    A . 含有两个变量 B . 缺少对照实验 C . 蛙卵数过少 D . 结果不明显
  • 18. 用甩过的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 . 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 . 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 . 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 19. (2017七上·龙湾期中) 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Y类动物的是                                 (    )

    1a体外长有毛皮,胎生…………………S类

    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

    2a 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R  类

    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

    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Y类

    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


    A . B . C . D .
  • 20. (2022七上·余姚期末)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 .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些外来物种
  • 21. 在温度是20 ℃的房间里,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当水银面经过“20”到“100”之间的某一刻度时,温度计的示数表示( )
    A . 房间里空气的温度 B . 沸水的温度   C . 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 . 什么也不表示
  • 22. 某同学对图中的生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A . ①是苔藓植物,有根、茎、叶 B . ②是蕨类植物,叶片的下表面有孢子囊 C . ③是单细胞藻类,细胞内有叶绿体 D . ④是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 23. “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水稻

    小麦

    大豆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被子植物门

    A . 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 . 三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 . 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D . 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 24. (2021七上·江北期中) 提到细菌和真菌,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危害,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下列有关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乳酸菌繁殖   B . 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细菌或真菌可能是不同的种类   C . 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冷藏,其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D . 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盐分多会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 25. 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   )  
    A . 使用的砝码已磨损 B . 称量时测量者的头部偏向分度盘的右侧,造成视线与标尺不垂直 C . 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便停止调节 D . 称量时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
二、填空题(本小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 26. 小科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
    1. (1) 图甲中圆的直径是cm.

    2. (2) 为了测出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的厚度,他把纸带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那么纸带的厚度为。在实验时纸带需紧密地环绕在铅笔上,否则会使测量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7. 植物具有艳丽的花是适应环境的表现;比目鱼、孔鳐的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的上方,是适应环境表现。有些植物秋季落叶是对环境的适应。
  • 28. 下列七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①金蝉脱壳,②螳臂挡车,③井底之蛙,④瓮中捉鳖,⑤虾兵蟹将,⑥鱼目混珠,⑦蜂拥而至,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成语是
  • 29. 有一块铁,它的质量为0.25kg,它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后,质量将。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铁在常温下:①是固体②呈银白色③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以上信息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选填号,下同),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
  • 30. 根据下图所示的扬子鳄、青蛙、鲫鱼、大熊猫四种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鲫鱼具有高度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身体呈纺锤形,用呼吸,身体两侧有,能感知水流的方向。
    2. (2) 图中是由于能在陆地上生活和繁衍而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
    3. (3) 它们在进化上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
    4. (4) 如今随着栖息地环境的恶化,扬子鳄、大熊猫等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对它们加以保护。
  • 31.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细菌和真菌在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它们都能
    2. (2) ①是酵母菌,可以用来,它和③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是
    3. (3) 图中②④的繁殖方式为
  • 32. 下图是小科同学用托盘天平、烧杯练习测量食用油质量的测量过程及记录的数据:

    ⑴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观察到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此时应向调节平衡螺母。

    ⑵如图甲所示,把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150g。

    ⑶把烧杯中的适量食用油倒入一个容器中。

    ⑷在测剩余食用油和烧杯的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位置,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丙所示位置,则他应进行的操作是。天平再次恢复平衡时如图丁所示,则倒入容器中的食用油质量为g。

  • 3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中蕴藏了很多的科学知识,请试从科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 (1) “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的特征。
    2. (2) 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的特征。
    3. (3) 杏树长出的是杏,但是杏之间也有差别,并不是完全相同,这属于现象。
    4. (4) 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一棵小树,并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的特征。
  • 34. 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同学们尝试自制了一支气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空气,装置不漏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

    1. (1) 此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2. (2) 小科把该温度计先后放入10℃和60℃的水中,标出红色液柱右侧到达的位置A和B,如图乙所示(右边装置已省略),用该温度计测室内温度,液柱右侧正好移动到C处,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 35. 小科为探究腐生细菌对植物落叶的分解作用,将经过灭菌处理的落叶分成甲、乙、丙三组,按下表设计,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放在无菌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并得到如下实验现象:

    组别

    腐生细菌

    温度/℃

    实验现象

    25

    第25天落叶还没变化

    25

    第25天落叶完全腐烂

    35

    第18天落叶完全腐烂

    1. (1) 该实验的假设是
    2. (2) 实验前为什么要在落叶上加入蒸馏水?
    3. (3) 实验时,甲、乙、丙三组所取的落叶应满足的条件是
    4. (4) 从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36. 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组别

    种子数

    处理方法

    萌发种子数

    甲组

    10粒

    有光、适量的水、25℃的环境中

    10粒

    乙组

    10粒

    无光、适量的水、____℃的环境中

    10粒

    1. (1) 请补充上述方案:表中横线处应为
    2. (2) 实验过程中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种子目的是
    3. (3)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 37. 小科在生活中发现窗玻璃有的是单层的,有的是双层的。在敲玻璃时,他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所示)。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共做6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反思】实验后,小科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经思考,认为实验步骤中这个操作是错误的。

    实验次数

    玻璃

    1

    2

    3

    4

    5

    6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20.0

    20.8

    21.1

    20.5

    20.7

    20.9

    20.7

    双层

    19.9

    20.3

    20.1

    20.2

    19.9

    20.2

    20.1

    【实验改进】小科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表数据:

    ⑴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⑵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来反映的。

    ⑶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小科得出了受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的结论。为使实验数据有更大的差异性,他改进后再次重复上述实验。请说出一种改进实验的方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