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西延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2-11-28 浏览次数:5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 1. 一只普通家用白炽电灯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约为(       )
    A . 0.02安培 B . 0.2安培 C . 2安培 D . 20安培
  • 2. 给牲口喂水的自动喂水器的原理是(       )
    A . 连通器原理 B . 阿基米德原理       C . 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D . 以上所述都不是
  • 3. 下列各种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 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 B . 房屋的墙基砌地比墙宽 C . 坦克上装有两条履带 D . 刀刃磨得很锋利
  • 4. 在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A . 等效替代法 B . 理想模型法 C . 类比法 D . 控制变量法
  • 5. (2015八上·岳阳期末) 小华同学在探究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有关 B . 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体积无关 C . 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 D . 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 6. 如图所示,几只水果提供的电能点亮了一排发光二极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同时发光的一排二极管不一定串联  B . 发光二极管在电路中作为用电器     C . 水果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 把水果串联起来可以提高电压
  • 7. 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闭合开关后两灯均能发光的是(       )
    A . B .        C . D .
  • 8. (2016九上·黄浦期末)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均匀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如图所示,则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p和压力F、F的关系是( )

    A . p<p , F<F B . p<p , F>F C . p>p , F<F D . p>p , F>F
二、填空题(共21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 9. 二氧化碳是造成大气温室效应的重要物质之一,它在一些状态下的密度如表所示,查该表可知:二氧化碳固体(俗称干冰)的密度是 千克/米3 , 单位读作:,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米3的二氧化碳固体的

    二氧化碳

    密度

    (千克/米3

    气体(在0℃和1标准大气压下)

    1.98

    气体(在25℃和1标准大气压下)

    1.80

    液体(在31.1℃和70标准大气压下)

    1.10×103

    固体(俗称干冰)

    1.56×103

  • 10. 历史上著名的 实验使人们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意大利科学家 首次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大气压强的高低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大气压强就越 (选填“高”或“低”)。
  • 11. 压强是表示压力 的物理量。小明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12500帕,当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帕。小西用40牛的水平向左的力,把重为20牛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如图所示,木块与墙壁接触面积为0.02米2 , 则木块对墙壁的压强为 帕。

  • 12. 上海地区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伏,家中电冰箱与电灯是 连接的,电灯与控制它的开关是 连接的。(后两空均选填“串联”或“并联”)
  • 13. 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是3伏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安,则该导体的电阻是 欧,20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库。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0伏时,该导体的电阻是 欧。
  • 14.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铭牌标有“5欧,3安”的字样,其中“3安”表示该滑动变阻器 。闭合开关,并向右移动滑片P到距离最右端五分之二处时,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是 欧;继续向右移动滑片P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5.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第六章压力压强”的知识后,设计了一个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小的测量方案。如图1,他们将面积大小为S的一小吸盘吸在容器的底部,然后用力传感器拉小吸盘。随着拉力的增加,小吸盘被拉开。如图2,通过计算机记录可以绘制出拉开小吸盘前后拉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F﹣t图象),通过分析图象可以测得拉开小吸盘瞬间的拉力F.通过公式 , 计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①根据图中F﹣t的关系可以知道,拉开小吸盘瞬间的力F为牛,若小吸盘的面积S为10﹣42 , 则根据上述实验设计测得实验值p的大小为帕。

    ②通过计算可知,理论上深度为0.1米的水的压强仅为980帕,而实验测量值却要大很多,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三、作图题(共8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
四、综合题(共35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 19. 质量为9千克的冰块,吸热后,有3×10﹣33的冰融化成了水,求水的质量。(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 20. 如图所示,装水的圆柱形玻璃容器汇总漂浮着质量为0.2千克的苹果,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0.01米2

    求:

    1. (1) 苹果受到的浮力;
    2. (2) 苹果排开水的体积;
    3. (3) 若将苹果缓慢从容器中取出(苹果带出的水忽略不计),则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 21. 如图(a)所示,薄壁密闭长方体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边长分别为0.9米、0.4米和0.3米。若容器中装入深度h为0.3米的水,如图(b)所示。

    1. (1) 求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2. (2) 若将密闭容器放倒在水平地面上,如图(c)所示,去掉(b)、(c)容器上表面,在下列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ρ>ρ)中选择一个放入(b)或(c)容器中,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最大。

      求:①选择放入容器     ▲   中。

      ②水对容器底部的最大压强p'。

  • 22. 图的实验过程,可验证原理。根据图示,在实验中物体所受浮力F排开水的重力G。根据图中实验现象及弹簧测力计读数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弹簧测力计每拉出一小格,所需的拉力相同)

  • 23. 如图(a)所示,某实验小组使用电流表来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已知电路中的电流不超过0.3安。

    1. (1) 请你在图(a)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线补充完整。
    2. (2) 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选填“闭合”或“断开”);使用电流表时,必须使电流从电流表的 (选填“负”或“正”)接线柱流入。
    3. (3)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测得的电流为 安。
  • 24. 小明和小雨通过实验探究将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他们将重力分别为30N和40N的甲、乙两个柱形物体,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渐浸入同一薄壁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他们读出测力计示数F,并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F , 然后根据相关物理量计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 , 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物体甲的重力为30N

    实验序号

    F(N)

    F(N)

    F(N)

    1

    20

    10

    30

    2

    16

    14

    34

    3

    12

    18

    38

    4

    8

    22

    42

    5

    4

    22

    42

    表二  物体乙的重力为40N

    实验序号

    F(N)

    F(N)

    F(N)

    6

    30

    10

    30

    7

    25

    15

    35

    8

    18

    22

    42

    9

    10

    30

    50

    10

    8

    30

    50

    1. (1) 小明分析比较实验序号后得出结论:不同柱形物体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相同,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相同。
    2. (2) 小雨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或6、7、8、9后得出初步结论:同一柱形物体浸入液体中,越大,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越大。
    3. (3) 分析实验序号4与5(或9与10)的数据,发现测力计示数F不同,物体所受浮力F和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F均相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4. (4) 两位同学仔细分析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并通过一定的计算,可知容器内液体的重力为N。
    5. (5) 分析实验序号2和7可以得出,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增加量分别为N和N。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