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

更新时间:2022-11-25 浏览次数:4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从冰箱内取出一瓶啤酒,发现啤酒瓶外面“出汗”,这是(   )
    A . 啤酒瓶中的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 . 啤酒瓶上的水的汽化现象 C . 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 .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 2. 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日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联系是(   )
    A . 新材料的研制 B . “神十”飞天轨道的设定 C . 农药、化肥的研制 D .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 3. (2019九上·腾冲期末)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 . O2 B . Mg C . H D . N
  • 4. 关于硬水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溶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是硬水 ②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③工业生产中都可以使用硬水 ④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且衣服洗不干净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5. (2021九上·龙马潭期中)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 倾倒液体 D . 量取9.5mL的液体
  • 6. (2021九上·龙马潭期中)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化学变化的过程常会伴随能量变化 B . 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平放在桌上 C .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D .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 7.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水时,先仰视读数为39mL,倒出一些水后,再俯视读数为24mL,则该同学倒出水的实际体积( )
    A . 等于15mL B . 大于15mL C . 小于15mL D . 无法判断
  • 8. (2021九上·龙马潭期中) 下列现象用分子或原子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A . 矿石粉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 . 温度计中水银受热膨胀,说明了原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C . 走过花圃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 9. 下列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容易形成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 10.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

    A .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 C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 . 氮原子的中子数为7
  • 11. (2018九上·益阳期中) 学好化学,必须要熟悉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下图中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则下列各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
    A .     B .     C .     D .
  • 12.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 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分子 B . 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 . 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D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
  • 13. 指出下列描述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用序号填空:

    ①菜刀生锈   ②氧气具有助燃性    ③酒精挥发    ④氢气是无色气体   ⑤火药爆炸  ⑥植物光合作用  ⑦木柴可以燃烧  ⑧食物消化  ⑨汽车轮胎爆炸  ⑩氧气不易溶于水

    1. (1) 物理变化:
    2. (2) 化学变化:
    3. (3) 物理性质:
    4. (4) 化学性质:
  • 14. 在下列物质中:①铜  ②空气  ③氢气 ④二氧化碳  ⑤食盐水 ⑥冰水 ⑦矿泉水 ,用序号填空:
    1. (1) 属于混合物的是
    2. (2) 属于纯净物的是
    3. (3) 属于单质的是
    4. (4) 属于化合物的是
  • 15. (2022九上·期中)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①试管  ②漏斗  ③酒精灯  ④集气瓶⑤药匙  ⑥胶头滴管  ⑦量筒,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用序号填空:
    1. (1) 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
    2. (2)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
    3. (3) 用作量度液体的体积的仪器
    4. (4) 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16. 如图是某瓶装饮料标签上的成分说明,“钾≥10mg”中的“钾”指(填“钾原子”“钾元素”或“钾单质”),一瓶该饮料至少可提供这种营养素mg。

  • 17. 某元素R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1. (1) 当y=3时,该元素是;当x=18时,该元素是。(填“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2. (2) 当x=10+y时,该粒子为;x﹤10+y时,该粒子为(填“原子”或“阳离子”或“阴离子”)。
    3. (3) 当y=2时,x=,该元素能形成的离子的符号为
    4. (4) 若该结构示意图的符号为R- , 则x=,y=
  • 18. 选择填空(填序号):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电子、⑤元素、⑥原子核、⑦中子等粒子中。
    1. (1)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2. (2) 元素的种类由数决定。
    3. (3)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它是由构成的。
  • 19. 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1. (1) 2个铝原子
    2. (2) 3个氧分子
    3. (3) 4个钠离子
  • 20.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液体时,液面如图所示,所量水的体积是mL。

  • 21. 在某实验中需称量47.5g某物质,某同学在称量时(5g以下用游码),刚好将物质与砝码放反了,其他操作完全正确,则该同学所称量的物质的实际质量是
  • 22. 某原子的质量为akg,而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b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连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是115。铟元素原子核中中子数为
三、综合题
  • 23. 小明同学去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2. (2) 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
      A .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 .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 .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 . 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 (3) 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 (4) 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清水中加入消毒剂,其作用是
    5. (5) 净化后的水变为纯水的步骤是。如图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写出下列仪器名称b。在操作中经常需要在a中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

    6. (6) 某同学过滤两次后,发现滤液仍旧浑浊,造成浑浊的原因可能是(填一种):
    7. (7) 从现在起我们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刷洗碗碟的过程是,判断是否刷净的标准是
  • 24. 根据如图简易电解水的装置回答问题:

    1. (1) 与气体a相连的A极是电源的极(填“正”或“负”,下同),与气体b相连的B极是电源的极。
    2. (2)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火焰呈色。
    3. (3) 写出水通电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反应(填“化合”或“分解”);这个反应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4. (4)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25. 某同学为了研究蜡烛燃烧的产物,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在甲、乙两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瓶底分别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白色固体。(信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白色固体遇水则变成蓝色。)

    ①点燃集气瓶甲中的蜡烛,观察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点燃集气瓶乙中的蜡烛,发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无水硫酸铜白色固体变蓝。

    请回答:

    1. (1) 以上实验说明蜡烛的燃烧产物有
    2. (2)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过程是____;
      A . 物理变化 B . 化学变化 C .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3. (3) 小芳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a”、“b”或“c”)处最先碳化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