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书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19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词语描述的物体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 夸父逐日 B . 县花一现 C . 枯叶飘落 D . 波涛汹涌
  • 2. 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B . 打桩机的桩锤很重 C . 大货车的车轮很宽 D . 菜刀用久了以后要磨
  • 3. 如图所示的小实验或生活现象中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 橡皮膜外凸 B . “吞”鸡蛋的瓶子 C . U形管中液面相平 D . 水坝上窄下宽
  • 4. 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
    A . 在水中的桥墩 B . 在海面上航行的航母“山东号” C . 在海水中下潜的“奋斗者号” D . 在空气中 上升的热气球
  • 5. 某单位在一条平缓流动、流速恒定的河流上举行划船比赛,为此制定了一个规则:①将甲、乙两船队分别置于上、下游;②在两个船队之间的中点处放置一个插有红旗的小木箱,发令枪响时小木箱被释放且随河水流动;③甲、乙两船队听发令枪声同时从上游和下游向着小木箱出发,先到达小木箱的船队获胜。针对这个比赛规则,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比赛规则公平,因为木箱被释放且随河水流动时相对于水是运动的 B . 比赛规则公平,因为水流动对两船队比赛的影响效果是一样的 C . 比赛规则不公平,因为木箱顺水而下,所以对下游的船队有利 D . 比赛规则不公平,因上游的船顺水而下,所以对上游船队有利
  • 6. a、b两辆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出发,图甲是a车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b车运动的v.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第2s末,a、b两车相遇 B . 第5s末,a、b两车相距15m C . 4~6s内,a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若两车一起向南运动,在第5s时a车司机看到b车在向北运动
  • 7. 下列物理实验中,可以不需要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是(   )
    A .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B .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C .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D . 探究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
  • 8. 如图所示,各接触面均光滑, 则以下A、B两小球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 9. 下列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重心就是该物体受到重力最大的点 B . 用悬挂法求物体的重心时,细线不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 C . 任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都在其几何中心上 D . 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不在物体上
  • 10. 世界杯足球赛场上运动员的奋力拼搏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下列有关足球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 . 人踢球瞬间,脚先给球一个力,然后球给脚一个力,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 B . 头球破门时,头对足球的力是由于足球发生形变引起的 C . 草坪上静止的足球所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守门员抱住了飞向门框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11. 如图所示,P、Q两物体分别放在同一桌面上,分别在FP=5N、F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

    动,可以确定(   )

    A . 若mP=mQ , 则物体P一定比物体Q粗糙 B . 物体P的速度一定大于物体Q的速度 C . 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可能等于物体Q受到的摩擦力 D . 物体Q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于物体P对桌面的压力
  • 12. 如图所示,物体A、B在两个大小均为4N的拉力F1和F2同时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以下关于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面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4N B . 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0N C . 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4N D . 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4N
  • 13. 如图,长方体P和Q由同种材料制成且质地均匀,两长方体的高及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P的底面积小于Q的底面积。如果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水平地面,分别在水平推力F、F、F和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分别是p、p、p、p , 则下列关于推力和压强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F>F=F>F;p>p>p>p B . F<F<F<F;p<p<p=p C . F<F<F=F;p=p=p<p D . F<F<F=F丁;p>p=p>p
  • 14.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过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对照法 B . 交通管理部门通过限重来减少货车对路面的损伤,利用了乙、丙的实验结论义 C .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时,控制受力面积不变,这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D . 输液针通常又尖又细,利用了甲、乙的实验结论
  • 15. 在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会使测得的太气压数值变小的是(   )

    A . 将玻璃管稍微倾斜 B . 将玻璃管稍微上提 C . 用密度更小的液体替代水银 D . 玻璃管内混入空气
  • 16. 弧圈球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乒乓球技术。如图为弧圈球在空中高速旋转前进的示意图。此时球上方气体流速小于下方气体流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球在空中前进过程中受力平衡 B . 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由于球受惯性力的作用 C . 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 D . 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慢
  • 17. 2021年12月9日下午,“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如图是王亚平演示浮力消失的实验,将乒乓球没入水中一定深度后释放,乒乓球并没有上浮,而是悬停在水中,对于这个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   )

    A .   太空中失重状态下,水对乒乓球上下表面的压力都为零 B . 太空中失重状态下,乒乓球的重力为零,所以浮力为零 C . 乒乓球上表面所受的压力大于下表面所受的压力 D . 若此时向水中加入盐,乒乓球会上浮
  • 18. 活塞式抽水机模型,如图所示,当活塞不断上升时,拉力F的大小及水对活塞的压强p将( )

    A . F先增大后不变,p不变. B . F先减小后增大,p先减小后不变 C . F先增大后不变,p先减小后不变 D . F先减小后不变、p先增大后不变
  • 19. 如图所示,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它们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 , 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液体内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其压强分别为pA、pB。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ρ、pA<pB B . ρ、pA<pB C . ρ、pA=pB D . ρ、pA<pB
  • 20.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相同材料制成的质量不同的三个木块。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对接触面的压力成正比。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4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则(   )

    A . 质量为m的木块受到轻绳的拉力为F B . 质量为m与4m的木块之间的摩推力为3F/8 C . 质量为4m的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4F/5 D . 质量为3m的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为为3F/7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 21. 如图所示是中国队在2022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赛中勇夺中国首金比赛时的情景。图中运动员所穿的冰刀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属于摩擦(选 填“滑动”或“滚动”);以冰刀为参照物,滑行中的运动员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 22. 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3s 内汽车行驶了75m的路程,6秒后,汽车距离计时者120m,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m/s,汽车在第6s末的速度为m/s。
  • 23. 如图所示,小华用不计重力的弹簧测力计拉着一物块以4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N;当速度增加到5m/s时,物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N。

  • 24. 长度均为20cm的相同均质木块A、B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从图示位置开始推木块。当F为3N时,木块静止;当F为6N时,木块A、B开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2 秒后木块A掉落;继续推木块B,使其仍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掉落。

    1. (1) 推力为3牛时,AB整体受到摩擦力为N;A掉落后,B受到的摩擦力为N。
    2. (2) 木块A在桌面上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m/s。
  • 25. 如图所示,一金属块受到的重力为28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金属块,使其一半没入水中,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3. 4N,那么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N。现将金属块全部浸没到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N。若此时金属块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为20牛,则此时水对金属块向上的压力为N。

  • 26. 如图所示,甲物重45N,乙物重25N,甲、乙均静止,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已知同一条绳子上的弹力处处相等,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如果甲物体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则此时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

  • 27.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浮力的方向。随着木板不断被抬高,在水不溢出烧杯的前提下,悬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将(选填“不断改变”或“保持不变”),剪断悬线,小气球将运动(填写方向)。

  • 28. 生活中有许多“吸”的现象。用吸管把玻璃杯中的饮料“吸”入嘴里,是利用的作用;龙卷风能把物体“吸”起卷入空中,是因为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填“大”或“小”)。

  • 29. 厚为10cm、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如图所示的斜面将物块切成完全相同的两块,把这两块水平分开后依然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600Pa和1800Pa,则未切割时此长方体物块对地面的压强为Pa,物块的密度为kg/m3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45分)
  • 32. 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他应在纸片处于时,观察两个测力计示数。将纸片从图中位置沿顺时针方向扭转一定角度, 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

  • 33.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给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的运动要雅力来维持。因为这个结论在地球上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直到一千多年后,才有伽利略等人对他的结论表示怀疑,并用实验来间接说明。某中学兴趣小组模拟伽利略的实验,如图所示,他们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的平面运动的情况。

    1. (1) 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 高度由静止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开始运动时获得相同的,小车在各种表面上最终能够停下来是由于力能改变物体的
    2. (2) 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直接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动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越小,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的越(选填“快”或“慢/ );并由此推理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将

    3. (3) 同学们进行实验时,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运动时每次都滑出表面,无法得出物体运动的距离,在器材不变的情况下,请你为他们改进一下实验,你的做法是:
    4. (4) 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的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所示)。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如图[ (选填“甲”、 “乙” 或“丙”)。

  • 34. 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容积为50cm3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各一只,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

    小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

    b.如图2所示,用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

    1. (1) 设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体积为V,则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 P大气=。(只用字母表示)。
    2. (2) F=18.8N,L=25cm,则所测大气压强的值为Pa。
    3. (3) 小组同学发现所测大气压值比标准大气压 (填“大”或“小”),你认为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4. (4) 另一个兴趣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也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如果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10cm2 , 他是否能够测出大气压的大小(设大气压约为1.0×105Pa),为什么?
五、分析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35小题各5分、第36小题10分,第37小题8分,共23分)
  • 35. 某中学进行体育健康测试50m跑,发令员在起点,计时员在终点,小明同学参加测试时,计时员听到枪声才计时,记录的成绩为7.95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请间小明同学的真实成绩是多少?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36.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扫地机器人,它清扫中利用软毛刷和吸气孔收集灰尘,遇到障碍物能够自动改变方向继续进行。某次机器人开始扫地1min后遇到障碍原地旋转18s,然后继续扫地2min,总行驶路程为 49.5m。已知机器人质量为1800g,行进中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恒为其对地面压力的0.2倍,忽略灰尘质量的影响,求:

    1. (1) 机器人自重;
    2. (2) 若机器人某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其所受牵引力大小;
    3. (3) 机器人在本次清扫工作中的平均速度?
  • 37. 一个质量为0.8kg且质地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底面是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

    1. (1) 用手缓慢下压物块,如图所示,当物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0.09m时,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2. (2) 继续用手缓慢压物块,当物块上表面与液面刚好相平时,手需要施加多大的压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