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12-15 浏览次数:5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 B . 观察时要有明确的目的 C . 除用肉眼外,放大镜、显微镜、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都是观察的用具 D . 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不需要做记录
  • 2.  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池塘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A . 有细胞结构 B . 呈球形 C . 呈绿色 D . 体积微小
  • 3. (2021六上·东平月考) 蚯蚓一般营穴居生活,在夏季的雨后,蚯蚓会在地面上活动,原因是(  )
    A . 蚯蚓的生活需要阳光 B . 蚯蚓的生活需要温度 C . 蚯蚓的生活需要氧气 D . 蚯蚓承受不了土壤的压力
  • 4. (2021六上·东平月考) 某同学调查发现,鼠妇适于生活在20℃左右的阴暗环境中,为进一步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但有多处还不够严谨,同桌提出下列修改建议,你认为必须采纳的是(  )

    位置

    鼠妇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10只

    阴暗

    40℃

    适宜

    纸盒右半侧

    10只

    明亮

    40℃

    不适宜

    A .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阴暗 B . 挑选爬行较快的鼠妇作为实验对象 C .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40℃ D . 减少左侧土壤的湿度
  • 5. 许多蚂蚁一起将大片的树叶咬切下来,并把它搬运到巢穴中,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
    A . 合作 B . 竞争 C . 捕食 D . 寄生
  • 6. (2017·海南)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 .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 “草盛豆苗稀” C . “雨露滋润禾苗壮” D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7. (2015七上·普兰店期中)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与之相似的生理现象是(  )

    A . 人手被针刺后缩回 B . 母鸡下蛋 C . 鲸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雾 D . 西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8. 下列哪种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  )
    A . 向日葵 B . 青蛙 C . 新冠病毒 D . 蘑菇
  • 9. (2018六上·芝罘期末) 下列俗语与其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匹配的是

    选项

    俗语

    生物学知识

    A

    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生物具有遗传的现象

    B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C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朵朵葵花向太阳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  )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2018七上·湘桥月考) 下列叙述属于调查的是(    )

    ①我国的森林资源每年清查一次  

    ②我国进行的人口普查  

    ③医生对学生患龋齿情况的调查  

    ④对蛙卵发育过程的观察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1. 若要“调查本省初中生近视发病率”,最合理的方法是(    )
    A . 对省内所有初中生进行调查 B . 选取该省部分农村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 C . 选取该省部分城市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 D . 选取该省部分农村和城市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
  • 12. 下面关于调查的步骤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分组    ②选择调查范围    ③调查记录    ④归类    ⑤设计调查路线    ⑥整理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②①③⑥⑤④ C . ②①⑤③④⑥ D . ①②⑤③④⑥
  • 13. (2016八下·邹平月考) 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

    A . 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B . 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 .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 . 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 14. 鲫鱼生活在水中,影响鲫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 水、空气、小鱼 B . 水、水藻、饵料 C . 阳光、温度、水、空气 D . 阳光、温度、水及其他生物
  • 15. 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中得到所需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加速土壤的形成,因此被称为“拓荒先锋”。这一事实说明(    )
    A . 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B . 生物能够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造成影响 C .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或者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D . 生物既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够影响环境
二、综合题
  • 16.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朝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1. (1) 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青蛙通过求偶产生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成为蛙,说明生物能,长大后并不是所有的青蛙的样子都是一样的,这说明生物后代之间存在一定的
    2. (2) 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使水稻免受虫害,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青蛙只要看到活动的物体就能做出动作,这说明生物能,请你举出植物具有此项特征的一个实例:
    3. (3) 环境中影响水稻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而青蛙和害虫属于因素。
  • 17. 小明对校园的生物进行了调查,调查到的生物记录如下:①铁树、②枯枝落叶、③含羞草、④月季、⑤小鱼、⑥鼠妇、⑦蚯蚓、⑧人、⑨蘑菇、⑩竹子等。
    1. (1) 其中不属于生物的是(填序号),应在调查表中除去。所调查到的生物如果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划分,可以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它生物;如果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划分为等。
    2. (2) 在调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可多选)
      A . 老鼠、蟑螂等生物携带病菌,应马上打死,不需记录 B . 特别注意树皮、草丛和枯枝落叶中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 C . 发现几株不认识的植物,挖出来去问家长和老师 D . 天空中飞过一只麻雀,要马上记录下来
    3. (3) 竹子通过带走体内的废物,而人通过和呼出气体等方式将废物排出。
三、实验探究题
  • 18.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长椭圆形、灰褐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的探究活动过程写完整。
    1. (1) 作出假设:
    2. (2) 制定实施探究的方案:某同学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于光照不同而引起的,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不透光纸板,一侧盖透明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方放5只鼠妇,这样就形成了两种环境。如果在铁盘中央放1只鼠妇,能否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3. (3)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这样做的好处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4. (4) 如果继续探究“土壤的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认为该探究实验的变量应该是,铁盒两侧应该形成干燥和湿润两种不同的环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