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09-15 浏览次数:14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 1. 每年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下列属于我市频发需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
    A . 地震 B . 火山喷发 C . 台风 D . 海啸
  • 2. 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取少量氯化钠 B . 闻药品气味 C . 滴加液体 D . 给液体加热
  • 3. (2017七上·乐清期中) 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
    A . 火山湖 B . 海岸边的怪石 C . 喜马拉雅山 D . 沙漠中的石蘑菇
  • 4. (2021·龙港模拟) 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冷水浸泡 B . 加热煎制 C . 取液弃渣 D . 装袋保存
  • 5. 由于受气温的影响,今年桂花集体“失约”10月中旬才竞先开花(如图)。桂花树属于( )

    A . 裸子植物 B . 被子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苔藓植物
  • 6. 丽水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8年排名全省第一。丽水市及所辖县(市、区)是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最为重要的区域,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 .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 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C . 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 D . 建立濒危物种繁育中心
  • 7.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 . 冬天树叶上结霜 B . 夏天小草上凝露珠 C . 秋天树林中的雾 D . 初春冰雪消融
  • 8. 甲、乙两同学对相同的几种动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结果如表所示。他们的分类依据分别是( )

    类别

    动物名称

    1

    燕子、青蛙、野兔、鱼

    2

    蜜蜂、蚯蚓、蜘蛛

    类别

    动物名称

    1

    燕子、野兔

    2

    蜜蜂、青蛙、蚯蚓、蜘蛛、鱼

    A . 是否水生、有无脊椎骨 B . 有无脊椎骨、体温是否恒定 C . 是否胎生、体温是否恒定 D . 是否胎生、是否用肺呼吸
  • 9. 如图为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示意图, 细胞变化过程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 )

    A . 分裂  分化  生长 B . 分裂  生长  分化 C . 生长  分裂  分化 D . 生长  分化  分裂
  • 10. 小科从如图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得到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A . E处是山脊 B . A处比B处海拔高 C . CB坡度比DB坡度更陡 D . B,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 11. 对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学习科学基本技能之一,下列估计正确的是( )
    A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20℃ B . 科学书的面积约为450平方米 C .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克 D .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米
  • 12. 下列不属于有价值且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
    A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运载了几位航天员 B . 影响珠穆朗玛峰高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C .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D . 九龙湿地公园内雄性和雌性萤火虫的荧光是否一样亮
  • 13. 生物总是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下列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序正确的是( )

    A . A→B→C→D B . A→C→B→D C . B→C→D→A D . D→A→C→B
  • 14. 氧气瓶是储存和运输氧气的容器,氧气瓶抗压能力强,不易变形。若随着氧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直至耗尽,下列图像能表示瓶内氧气的质量或密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5.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实验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放大镜观察碾碎的蔗糖

    看到白色小颗粒

    分子体积很小

    B

    把踩瘪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放入装有热水的杯中

    乒乓球恢复了球形

    乒乓球内空气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

    将一根小木棒放到酒精灯焰心位置约3秒钟,然后迅速拿出

    小木棒与焰心接触的部分没有明显变化,与外焰接触的部分呈焦黑色

    温度最高的是外焰;温度最低的是焰心

    D

    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

    烧杯内璧出现小水珠

    蜡烛燃烧发生了物理变化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20空格,每空1分,共20分)
  • 16. 图甲中铅笔的长度为厘米:图乙中温度计的读数为 ℃;图丙中C点在地球上的具体位置为 (用经纬度表示) 。

  • 17. 2021年6月17日至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开启了三个月的天宫空间站之旅; 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托举着,在夜空壮美升空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进行为期6个月的探究实验,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太空探索时代。
    1. (1) 神舟十二号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返回舱外涂有一层烧蚀材料,当其进入大气层摩擦产生高温时,材料中部分物质会从液态变为气态而,防止返回舱温度过高(填“吸热”或“放热”)。
    2. (2) 若翟志刚出舱后,看到地球的形状是
  • 18. 2021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3周年纪念日,让大家铭记于心。试回答:
    1. (1) 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四川省位于板块的,容易发生地震;
    2. (2) 遇到紧急情况或发生灾害时需科学自救,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A . 地震发生时,室外同学应立即跑到楼内躲避 B . 实验室发生火灾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0,就地等待救援 C . 发现有泥石流迹象, 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脚或低处跑 D . 实验过程中被酒精灯火焰烧伤或烫伤时,用大量冷冷水冲洗受伤处
  • 19. 研究人员在野外高山上发现一块有海洋动物化石的岩石(如图),该岩石的类型是,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这是的有力证据。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类动物现还生存于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身体柔软,有贝壳,则该海洋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哪一类

  • 20.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面是几种细胞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经观察发现,甲细胞中含有液泡、细胞壁和,因此该细胞是植物细胞:
    2. (2) 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将丙图转换成丁图,需要移动载玻片,则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的明暗变化情况分别是    
      A . 向左移动,视野变亮 B . 向左移动,视野变暗 C . 向右移动,视野变亮 D . 向右移动,视野变暗
    3. (3) 小科在做“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时,制作了临时装片,并在低倍镜下观察,观察到的物像如图戊所示,防止出现该现象的正确操作是
  • 21. 某沿海滩涂上有一种有趣的鱼——弹涂鱼(如图)。因其能在滩涂上跳跃,所以又叫“跳跳鱼"。它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在陆地上生活的时间比水中还长。

    1. (1) 分类学上把弹涂鱼归为鱼类,主要是因为它用呼吸,用鳍运动;
    2. (2) 大部分鱼类如果离开了水很快就会缺氧室息而死,而弹涂鱼却能较长时间在滩涂上生活。弹涂鱼的下列结构特征能支持其在滩涂上生活的是    
      A . 胸鳍发达,能支撑起身体,帮助爬行和跳跃 B . 鳃所在的鳃腔空间很大,能够储存水分和空'民 C . 皮肤极薄且布满血管,能直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 22.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记录: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30

    34

    38

    43

    48

    48

    48

    48

    48

    50

    55

    1. (1)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2. (2) 判断该物质是晶体的依据是
  • 23. (2020七上·温州期末) 如图是小军在做“测量玻璃杯中盐水的质量”实验,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测量玻璃杯中盐水的质量,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写字母)。

      a.用天平测出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b.用天平测空的玻璃杯的质量; c.算出杯中盐水的质量;d.把盐水倒入空的玻璃杯中。

    2. (2) 在称量过程中,当在右盘再放上质量最小砝码时,发现天平如图甲所示,接下来 他的操作应该是
    3. (3) 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 30 克,在称量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过程中,当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乙图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克。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24题3分,25、27、28 题4分,>26题5分,共20分)
  • 24. 在观察蜗牛实验时,小明进行了下列活动。
    1. (1) 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观察,我们需要借助(仪器名称)来观察蜗牛;
    2. (2) 在探究蜗牛是否有视觉时,小明先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再用书本遮在它上面,使其一半身体处于阴暗中,观察是否都爬向阴暗处。根据小明的实验操作,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A . B . C . D .
    3. (3) 为了进一步了解蜗牛的生存环境,小明调查并记录了发现蜗牛的各处环境和蜗牛的数量,如下表所示。

      地点

      蜗牛数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11

      潮湿的花盆底下

      21

      干草地中

      2

      根据调查结果,你可推测最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25. 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实验时,人们常用模型或模仿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分析下列模拟实验,回答问题:

    1. (1) 如图甲,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结合此模拟实验,请解释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的原因:
    2. (2) 如图乙,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在坡面上洒较多的水,泥沙将会从E处滑落,直至F处。此现象模拟的地质灾害是
    3. (3) 下列实验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甲:用两本书向中间移动探究板块碰撞

      乙:用芝麻和黄豆混合实验探究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丙:用空气和二氧化氮的扩散实验探究分子不停地运动

      丁:用两块木板拼合并在上面贴上一张纸探究板块张裂

  • 26. 皮肤是人体重要的防卫屏障,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1. (1) 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表皮主要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的组织构成的;
    2. (2) 很多同学的手指有被纸张割伤的经历,尽管伤口没有组织流血但感觉特别疼痛,对此你的解释是
    3. (3) 皮肤是人体的器官而不是其他的结构层次,原因是
  • 27. 小科同学发现,从超市配送到家里的一些速冻食品外面往往包裹一层泡沫。他认为这层泡沫可以起到类似棉袄隔热保温的作用。为比较泡沫与棉花隔热性能的强弱,王东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纸板箱、棉花和泡沫制作两个完全相同的保温装置,如图甲。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放入冰水混合物,分别放在两个装置中,测量并记录温度传感器数值的变化并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

    1. (1) 在实验过程中,除了要保持环境温度相同外,还需要控制相同。
    2. (2) 通过乙图发现,实验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两烧杯中的物质温度都没有升高,你认为原因
    3. (3)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证据是 。
  • 28. 夏天我们经常使用电风扇,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对此小明提了两个猜想,并利用玩具电风扇来进行探究。

    猜想一: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与距离电风扇的远近有关;

    猜想二: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与扇叶的转速有关;

    为证实上述猜想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装置:将纸板B固定在支架上,纸板A与轻杆固定后悬挂在纸板B上的转轴0处,纸板A和轻杆可绕转轴0自由摆动,将电风扇放在左侧正对纸板A。图中s是纸板A自然下垂时(虚线)到电风扇的水平距离,0 是纸板A向右摆动稳定后轻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越大,说用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越强。

    1. (1) 探究猜想一:保持电风扇的转速不变,移动电风扇,使s分别等于0.3厘米、0.5厘米、0.7厘米、0.9厘米,在纸板B上分别标下纸板A稳定时轻轩的位置a、b、c、d,如图乙所示,可知猜想一是(选“正确”或“错误”)的:
    2. (2) 探究猜想二:小明同学通过调节电风扇上的风速档位改变扇叶的,在探究过程中,还要保持不变。
    3. (3) 你认为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还可能与什么有关。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29、 31题4分,30题6分,32、33 题8分,共30分)
  • 29. 秋冬季节,人们常常把鳗鱼剖肚挖去内脏后,挂在通风处晾干,制成鳗鲞[xiǎng]。鳗鲞是沿海地区过年的重要干货和备菜。

    1. (1) 根据图甲鳗鱼特征,找到鳗鱼在图乙检索表中的位置为(选填“A”、“B"、“C”、“D”或“E”)。
    2. (2) 下列动物中,根据有无脊椎骨可分成两组,与鳗鱼同组的有。(填序号)

      ①蝴蝶②蝙蝠③蝮蛇④水母⑤鲨鱼

  • 30. 小科为了能让远方来的客人熟悉校园分布图,画了如图所示的地图,仔细观察该学校地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此地图是用 来判断方向的。
    2. (2) 综合楼在体育馆的方向。
    3. (3) 如果按照地图三要素来看,此地图少了什么?、图例。
    4. (4) 该学校的经纬度大约是(31°N,120°E),由此判定它位于半球和半球及(填“高”“中”“低”)纬度地带。
  • 31. 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对应数据表,其中所指的脚长和脚围如图所示。

    鞋码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脚长L(mm)

    220

    225

    230

    235

    240

    245

    250

    255

    260

    脚围C(mm)

    205

    210

    215

    220

    225

    230

    235

    240

    245

    1. (1) 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脚围C与脚长L的关系:C=
    2. (2) 现有一根足够长的棉线和一把木质米尺,写出测量脚围的方法:
  • 32. 平日留心观察事物的小科发现利用电热水器洗热水澡时,冷水管上布满水珠(不是溅上去的),而热水管上却完全干燥;当洗澡结束后,在浴室吊顶暖风机的作用下,冷水管上的水珠很快不见了。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 33. 某同学学习了“物质的密度”后,设计了以下实验:将染成红色的水和酒精先后倒入量筒中,并密封。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整个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体积和所需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酒精与水的温度/℃

    酒精

    水(红色)

    混合液呈均匀红色的总体积

    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所需的时间

    体积/mL

    质量/m

    体积/mL

    质量/m

    A

    10

    62.5

    50

    50

    50

    110

     

    B

    40

    62.5

    50

    50

    50

    110

    较短

    1. (1) 水和酒精都是由极微小的微粒构成,构成水的微粒是
    2. (2) 根据表中的数据,当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请计算此时该液体的密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 (3)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实验中出现的混合液体积变小及两组实验时间上有差异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