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2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10-18 浏览次数:4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2·克东模拟)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顶流”。“冰墩墩”的冰晶外壳由塑料制成,塑料属于(   )

    A . 金属材料 B . 天然材料 C . 合成材料 D . 复合材料
  • 2. 下列防疫措施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酒精消毒 B . 佩戴口罩 C . 开窗通风 D . 保持社交距离
  •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制取氢气 C . 连接仪器 D . 验满氧气
  • 4. 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 2Ca:“2”表示两个钙元素 B . 2NO3-:“2”表示两个硝酸根离子 C . SO2:“2”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D .  :“2”表示一个钡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 5.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 . 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氮肥 C . 铁制品表面刷漆可防止金属生锈 D . 青少年缺锌会引起人体骨质疏松
  • 6. 根据下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B . 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 . 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D . ②表示的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为-1价
  • 7.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观点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素观: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 B . 微粒观: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原子 C . 变化观: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 D . 守恒观:2g氢气和2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g水
  • 8. “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 . 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碱 C . 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则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D .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 9.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A . 分离MnO2和KCl两种固体:加水溶解、蒸发、结晶、烘干 B . 检验CH4中混有H2: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C . 鉴别NH4Cl和NH4NO3两种固体: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D . 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将洁净的铜丝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现象
  • 10. (2022·双流模拟) 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A . C →CO2 →CO B . Fe2O3 →Fe →Cu C . KClO3 →KCl →MgCl2 D . Ca(OH)2 →NaOH →Cu(OH)2
  • 11. 两种固体物质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1所示,现有40 gNaCl、40gKCl两份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各倒入100g60℃蒸馏水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下图2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甲中加入的固体是NaCl B . 60℃时,甲中溶液可能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 C . 60℃时,要使乙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可以采用加溶剂的方法 D . 分别将甲、乙中的溶液降温至10℃,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2. 物质甲、乙均可灭杀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下图1是其灭杀过程中的反应示意图,转化Ⅱ中溶液的pH变化如下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转化I属于复分解反应 B . 转化Ⅱ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 . 相同条件下乙的酸性比戊强 D . 物质丙和丁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二、填空题
  • 13. 2022年中国空间站建成,推动中国航天发展进入新高度。
    1. (1) 航天员通过航天食品摄取优质蛋白质、补充钙元素。

      ①下列航天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填“字母标号”)。

      a.鱼香肉丝             b.冻干草莓               c.脱水米饭

      ②在人体中,钙元素属于(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 (2) 火箭使用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3. (3) 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中有着重要应用。

      ①已知碳化硅(SiC)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碳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综合题
  • 14. 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并配制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指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b
    2. (2) 粗盐提纯实验主要操作顺序依次为上图的(填“字母标号”)。
    3. (3) 用上述实验所得到的NaCl配制8%NaCl溶液60.0g。

      ①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保留一位小数)。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填“字母标号”,下同)。

      a.增加适量的氯化钠                 b.减少适量的氯化钠                 c.移动游码

      ③下列操作,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称量氯化钠时,把氯化钠放在右边托盘上

      b.配制溶液时,烧杯未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4. (4) 写出实验室鉴别失去标签的食盐水和蒸馏水的实验方案(写一种方案即可)。
  • 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I.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下图是一种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

      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 (2) 反应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要在无氧气环境中进行,原因是(答出一种即可)。
    3. (3) 所得粗硅应充分洗涤,以除去表面可能含有的盐酸、(填“化学式”)。
    4. (4) 为了检验得到的粗硅是否洗涤干净,可以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的试剂是(填“字母标号”)。

      a.铜粉                  b.紫色石蕊试液                      c.硫酸钠溶液

    5. (5) 上述已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6. (6) Ⅱ.2060年前我国将实现“碳中和”,可以堪称全球应对环境变化进程的里程碑。“碳中和”的基本途径是“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汇”(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

      常用的“减排”措施有:植树造林、等(填一种即可)。

    7. (7)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可有效实现“增汇”,甲醇的产率与CuO的质量分数有关,根据下图1,说明在生产中为了提高甲醇的产率,常采用CuO的质量分数是%。

    8. (8) CO2与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CH4(反应过程如上图2所示,虚线处部分中间产物略去),可实现CO2的再利用。

      ①该反应中,除H2O外另一种生成物为(填“名称”)。

      ②理论上该反应过程中氧化镁不断补充(填“需要”或“不需要”)。

  • 16.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于碳酸亚铁的制取和相关性质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⑴溶液pH大于8.8时,Fe2+可完全转化为Fe(OH)2沉淀。

    ⑵FeCO3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遇氧气、水会发生反应,生成Fe(OH)3:遇酸也会发生反应。

    ⑶含Fe3+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会变为血红色;而含Fe2+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会变色。

    【进行实验】

    1. (1) 制取FeCO3

      ①将除尽铁锈后的铁钉再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黑色固体出现,说明除锈后的铁钉属于(填“纯金属”或“合金”)。

      ②用上述溶液和pH=11.9的Na2CO3溶液反应制取FeCO3时,最有可能制得FeCO3的操作是(填“字母标号”)。

      a.将少量的FeSO4溶液与大量的Na2CO3溶液同时加入到烧杯中,搅拌

      b.先将Na2CO3溶液加入烧杯中,再缓慢加入少量的FeSO4溶液,边加边搅拌

      c.先将FeSO4溶液加入烧杯中,再缓慢加入少量的Na2CO3溶液,边加边搅拌

      d.先将Na2CO3溶液加入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最后加FeSO4溶液,边加边搅拌

    2. (2) 探究久置于潮湿空气中FeCO3的成分。

      实验I:

      ①取少量久置于潮湿空气中的FeCO3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观察到试管内,说明该固体中含有FeCO3

      ②取少量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进行了下一步实验操作,该操作是,可观察到,说明久置于空气中的FeCO3固体中还含有Fe(OH)3

    3. (3) 实验Ⅱ:该兴趣小组为进一步确定固体中FeCO3的质量分数,称取10.0g固体做了如下图所示的补充实验。

      ①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溶液可以为(填“字母标号”,下同);装置C中盛放的溶液最合适的是

      a.浓盐酸               b.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钙溶液

      ②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C和D共增重0.44g,计算固体中FeCO3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保留一位小数)

      ③反应结束后,若没有继续通入一段时间N2 , 则测定结果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实验结论】碳酸亚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变质,故需要密封保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