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防城港市某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2022-07-21 浏览次数: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题,每小题2分,共3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为了研发新冠病毒疫苗,“人民英雄”陈薇院士带领团队成员精诚合作、刻苦钻研,最终取得了成功。材料表明(    )
    A . 要善于在集体生活中关爱他人 B . 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到生命的美好 C .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D . 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 2. 青蒿素的研发是举国大协作创造的奇迹,既饱含着屠呦呦等一批科研工作者的心血汗水,也离不开全国上下一盘棋的协作支撑。作为这个科研团队的带头人,屠呦呦在各个场合反复表示,荣誉属于集体,青蒿素抗疟研究取得的成就是团队合作的结果。这启示我们(    )
    A . 在集体中,个人希望被认可和接纳 B . 集体就是所有的成员加在一起 C . 个人能力决定集体目标的实现 D . 集体的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
  • 3. “花有果的责任,云有雨的责任,太阳有光明的责任……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责任。”这句话说明,在集体中(    )

    ①每个人扮演着不同角色,承担着不同职责

    ②我们的责任是集体给我们的负担

    ③我们应该像世间的万事万物一样,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④一种事物只有一种责任,一个人也只有一种责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 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启示我们(    )
    A . 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 . 任何时候都要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 C . 从团队意识出发,反对集体主义,坚持小团体主义 D .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 5. 作为集体中的一员,下列想法中正确的是(    )

    ①我没有体育特长,运动会我参不参加都行

    ②虽然我没有比赛项目,但运动会上我可以为同学喝彩

    ③我不喜欢体育运动,运动会期间正好请假在家写作业

    ④我擅长写作,在运动会上我负责我们班的通讯稿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④
  • 6. (2020·海南) 班上有个出了名的“小帮派”。他们不遵守纪律,和老师、班干部对着干,并邀请小明加入。小明应该(    )
    A . 加入,在同学面前很威风 B . 拒绝,小团体主义危害集体利益 C . 加入,可以不受他人欺负 D . 拒绝,小群体都会危害集体利益
  • 7. 某中学举行校园义卖活动,七年级(8)班学生为了筹集善款,大家齐心协力:有的发动宣传,有的收集义卖品……该班在活动中表现优秀,受到学校表彰。这表明,美好集体(    )
    A . 是有共同愿景和善于团结协作的 B . 是不存在个性化要求的 C . 是不要合作、远离竞争的 D . 是互帮互助,没有矛盾的
  • 8. 班级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我们要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在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班级中(    )

    ①只有合作,没有竞争 

    ②同学们能够互助互爱

    ③同学之间不搬弄是非,创建健康的舆论环境 

    ④每个同学都为共同目标而积极奋斗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9. 南昌市“新时代好少年”胡宇潇,他尽责奉献,每次班级活动都积极组织、带头参加,脏活、累活自己带头干、抢着做。胡宇潇的行为启示我们建设美好集体(    )
    A . 应勇担责任,乐于奉献 B . 应和而不同,相互竞争 C . 应关爱他人,互相帮助 D . 应民主决策,协商管理
  • 10. 某校校园网站要设置法治教育主题板块,以下内容与主题一致的是(    )

    ①确定主题:法治伴我行

    ②知识竞赛:中学生守则知多少

    ③名言分享: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

    ④教育感悟:国家和社会治理只能靠法治发挥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下列选项能直接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A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生物安全法 B . 淮安市委市政府举办2021周恩来读书节活动 C . 教育部要求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 D . 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罪犯孙小果执行死刑
  • 12. 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各项会议、发表讲话时常常引经据典。关于法律,他曾引用王安石的话:“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现代国家要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 
    ②要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③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④要重视道德感化,以德治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这一规定(    )

    ①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②保护了未成年人的财产权不受侵犯

    ③表明学校对学生沉迷网络负全责   
    ④充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4. 那些真正能够留名千古的宏伟基业都有一个共同点:有令人振奋并可以帮助员工做重要决定的愿景。这是因为愿景(    )

    ①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   

    ②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③一定能保证集体成员共同进步  

    ④是建设美好集体的唯一途径

    A . ③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②③
  • 15. 佳佳是学校学生会负责卫生检查的执勤员。但是不管自己的班级实际卫生情况如何,她都会打出最高分。对此,你的认识是(    )

    ①这是热爱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表现   

    ②这是将局部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的行为

    ③这样做会损害其他班级乃至学校的利益 

    ④这是扩大了的个人主义,是错误的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6. 下列属于坚持集体主义的行为的是(    )

    ①小磊没穿校服被政教处主任逮个正着,他“灵机一动”,故意报错自己的班级

    ②篮球赛决赛在即,小勇牺牲周末休息时间来学校训练

    ③校运会开幕在即,七年级(1)班的同学积极报名为班级争荣誉

    ④小明将作业给其他同学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7. 小舟和班上几位好友创建了“经典阅读读书会”,还会不定期推出阅读海报和阅读心得。读书会不仅带领同学们求知识、明事理、学做人,更带动了班级的读书热情。对这一小群体评价正确的是(    )

    ①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 

    ②与班级的目标存在矛盾和冲突

    ③志趣相投彼此接纳,互学共进 

    ④能够融入集体促进集体和谐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 18.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学校安全的总体要求,推动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特制定《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
    1. (1) 制定这一专项督导办法,体现了对青少年的什么保护?
    2. (2) 目前,你身边存在哪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安全隐患?(举出两例)
    3. (3) 在以后的生活中,你将如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围绕“你憧憬的美好集体是怎样的?”这一话题,请同学们畅所欲言。龙龙说:“我希望我们班是一个永不服输的班集体,是一个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呜则已,一呜惊人的班集体。”岩岩说:“我希望同学们能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包容,团结友爱。”

    材料二:通过对全班同学的调查,得到如下数据:有56%的同学反映干部搞特权;有61%的同学反映班级中存在歧视、欺侮同学的现象;有76%的同学反映班上的互助组形同虚设,大家都各学各的,谁也顾不上谁。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描绘你憧憬的美好集体。
    2. (2) 材料二的调查数据反映了该班存在什么问题?
    3. (3) 针对材料二,请你对班级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4. (4) 作为班级的一员,你会通过哪些行动让班级变得更美好,让自己在担当中成长?
  • 20. 根据情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情境一:周五放学时,七年级(1)班的小利在学校旁边的巷子里被几个社会青年抢了钱。他们还抢走了小利的几本课本,并威胁小利,下周一要拿两百元来换回课本。

      如果你是小利的同学,正好在旁边悄悄地看到了这一幕,你会怎么做?

    2. (2) 情境二:小利被抢了钱,心里又急又气。回到家,他看到读警校的表哥正好来做客,非要让表哥去替自己出口气。

      如果你是小利的表哥,你会怎么做?

    3. (3) 情境三:在表哥的帮助下,小利去报了警。几天后,公安机关抓获了这个已有案底的青少年抢劫团伙,小利拿回了自己的钱和课本。回想这件事的整个过程,小利心里很感慨。

      你认为小利可能会得到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