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07-28 浏览次数:2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人体中含有30多种元素,由它们构成了人体的各种化合物,其中水分约占体重的60%一70%,由此判断人体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
    A . H B . C C . Fe D . O
  • 2. 科学家通常采用两种相对较“轻”的元素,让它们的原子核高速碰撞聚合为一个新的核,从而合成出新的元素,如原子序数为113、114、115等元素,这些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 . 中子数不同 B . 电子数不同 C . 质子数不同 D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 3. 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下图为显示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分布的实验是(   )
    A . B . C . D .
  • 4. “秸秆还田”是指在农田里将打碎的秸秆与土壤混合,有利于提高植物的产量。下列关于“秸秆还田”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 B . 可为植物提供无机盐 C . 可为植物提供有机物 D . 可使土壤疏松通气
  • 5. 为了进一步探索原子的结构,卢瑟福用粒子轰击金属箔。如图所示表示a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6. 事物总是在变与不变中相统一。如图表示的是水电解和甲烷燃烧的微观反应过程,下列有关化学变化中的变与不变,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B . 分子数量一定改变 C . 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D . 原子数量一定不变
  • 7. 树立科学基本观念是学习科学的重要目标。下列有关科学基本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微粒观:过氧化氢和水都含有氢分子 B . 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水 C . 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 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 8. 遵循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下列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 .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C . 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只涉及碳循环 D . 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不会破坏碳一氧平衡
  • 9. “纸火锅”是用纸张为容器盛放汤料,当点燃酒精加热纸锅时,纸锅不会燃烧。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纸张不是可燃物 B . 空气不充足 C . 浸湿的纸张着火点降低 D . 浸湿的纸张温度未能达到着火点
  • 10. 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物质,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制取:实验室制取可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做原料 B . 验满:把燃着的火柴放到集气瓶内,观察火柴是否熄灭 C . 性质:有毒,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 用途:可做气体肥料,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 11. 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自动开关。下列装置应用了电磁继电器的是(   )
    A . 直流电动机 B . 交流发电机 C . 断路器 D . 水位自动报警器
  • 12. 西瓜因水分多、糖分足,深受人们喜爱。西瓜植株的根吸收来的水分主要用于(   )
    A . 贮存在西瓜内 B . 增加土壤湿度 C . 蒸腾作用 D . 光合作用
  • 13. 人体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吸入的气体中只有氧气 B . 吸入的气体中不含二氧化碳 C . 呼出的气体中氮气含量最多 D .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氧气多
  • 14. 科学观点需要许多事实证据的支持,有时一个事实也可以作为多个观点的证据。如图所示实验不能支持的观点是(   )

    A . 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B .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D . 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可以发生力的作用
  • 15. 不同被子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形态不同,但它们的结构却基本相同。下列对于不同被子植物器官的共同特征(两椭圆交叉处),概括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 16. 用符号可以简单明了的表示物质或微粒,请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或微粒的符号:

    ①氯化钠;②2个氢氧根离子

  • 17. 我国用新技术提纯了稀有金属铼(Re),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制造提供了重要原料。如图所示为金属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 (2) 高铼酸钠(NaReO4)是制取铼的重要原料。高铼酸钠中铼的化合价是
  • 18.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小嘉同学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取(用字母表示,下同),要得到纯度较高的氧气,收集装置应选取

  • 19. 当一颗大质量恒星耗尽其自身内部燃料时,它将迎来死亡的时刻,在一次巨大的爆发之后形成每立方厘米的质量达一亿吨的黑洞或中子星。大恒星演变为中子星时,在巨大的压力下,电子会被压缩到原子核内,与(选填“质子或“中子”)电性中和,使原子变得仅由中子组成,原来的原子结构将不复存在,那么发生的这个变化(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学变化。
  • 20. 相对稳定的洁净空气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非常重要。当污染物进入空气中,超过了空气的能力,危害人体健康或危害环境时,就构成了空气污染。目前空气污染物有100多种,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有

    A.可吸入颗粒物          B.SO2               C.N2

  • 21.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获得的,它是在人体内进行的一种缓慢氧化反应。如图是表示呼吸作用的示意图,图中“?”代表
  • 22. 养花种草,可以怡情。小嘉同学在家里尝试培育天竺葵。
    1. (1) 天竺葵在生长的过程中,水和肥料是通过茎中木质部的运输到叶。
    2. (2) 小嘉初次培育时,为使天竺葵长得更好,一次性施加了大量氮肥,造成“烧苗”。出现“烧苗”现象的原因是: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使植物死亡。
    3. (3)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相统一,与环境相适应。天竺葵的叶片大,且叶表面粗糙无角质层。据此,在夏季正午时应将天竺葵放于(选填“阴暗潮湿”或“阳光直射”)的环境中,更有利于其生存。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 23. 小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快慢的影响。准备4套相同的装置,广口瓶内装有碳酸氢钠溶液以维持溶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在暗室中用等强度的绿光、黄光、红光和对照光源等距离地分别照射4套装置,一小时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毫升),重复上述实验,所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试回答:

    实验序号

    绿光

    黄光

    红光

    1

    1.8

    3.0

    9.0

    7.0

    2

    1.8

    3.3

    8.0

    7.1

    3

    2.0

    3.0

    8.0

    7.2

    平均值

    1.9

    3.1

    8.3

    7.1

    1. (1) 表格中“?”所用的对照光源是光。
    2. (2) 分析数据可知,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最有利的色光是
    3. (3) 为了研究光照强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快慢的影响,小嘉计划用三盏不同光照强度的红光台灯等距离分别照射三个相同的装置,可是当他开始做实验时发现只有一盏台灯能正常工作,请问他是否能完成研究任务,并说明理由。
  • 24. 早在1825年法拉第发现磁生电条件之前,瑞士科学家科拉顿也曾探究过磁生电的条件。如图,当科拉顿在B房间把磁铁插入线圈后,急忙跑到A房间观察,但他没有观察到小磁针出现偏转。哪怕他换上磁性更强的磁铁进行相同的操作,还是没有观察到小磁针偏转。

    1. (1) 科拉顿试图通过判断感应电流的产生。
    2. (2) 科拉顿没有把小磁针与磁铁放在同一个房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3. (3) 当科拉顿在B房间把磁性很强的磁铁插入线圈时,闭合电路中已产生较强的电流,但科拉顿依然没有观察到小磁针出现偏转,其原因是
  • 25. 小嘉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铁、氯化铁、二氧化锰等物质都可作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催化剂,为了比较氯化铁和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强弱,小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并正确连接装置;

    步骤2:按表所示实验药品及用量进行实验;

    组别

    5%的过氧化氢溶液/mL

    催化剂

    60s 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mL

    1

    20

     

    2

    20

    2g二氧化锰

     

    3

    20

    2g 氯化铁

     
    1. (1) 装置连接的正确顺序是(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2. (2) 此实验是依据的现象来比较氯化铁和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强弱。
    3. (3) 若小嘉同学还想同时比较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能力,请在答题卷上将小嘉同

      学设计的实验表格补充完整

四、解答题(本题有3小题,26题7分,27题6分,28题9分,共22分)
  • 26. 清明节吃“青团”是嘉兴人的一种传统习俗。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

    1. (1) 如图是野外挖出的艾草的根,从图中可以看出艾草的根属于系。
    2. (2) 侧柏莲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3. (3) 2.92克侧柏莲酮芳香油中氧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
  • 27. 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很多同学在同一题中出现了不同的错误,为帮助大家理清思路,老师将错误的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1. (1) 仔细观察:上述解题过程中的错误有(请写出一处)。
    2. (2) 纠正错误:请将正确的解题过程写在答题卷上。(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28. 居家防疫期间,小嘉同学在家中不小心碰到了家庭电路的火线,产生了剧烈的触电感觉,好在电路中的漏电断路器自动切断电路。小嘉在受惊之余产生了好奇:自己触碰火线,为什么漏电断路器会切断电路?爸爸告诉他:当人体接触火线,会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从而使漏电断路器自动切断电路。小嘉对此还不是很理解,又向科学老师请教。

    1. (1) 老师先让小嘉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分析计算,小嘉通过计算知道了爸爸的观点是错误的。请你写出小嘉的分析计算过程。(已知:某家庭电路正常工作时允许长时间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0安,某家用电器电阻R为44欧姆,人体电阻约为2000欧)。
    2. (2) 到底是什么使电路自动断开的?老师又给了小嘉图乙电路,并提供以下信息:在正常情况下I3为0,此时进户线中的电流I1=I2。当电路中某处发生漏电(指电流从墙体、人体、接地线等路径流向大地,即I3≠0)时,就会造成I1和I2不相等,当两者的差异达到一定值,漏电断路器就会迅速自动切断电路。分析图乙,当漏电时,I1、I2、I3三者的关系式为       
      A . I1=I2=I3 B . I1=I2+I3 C . I1<I2<I3 D . I1+I2=I3
    3. (3) 在如图丙A、B两种触电事故中,漏电断路器无法自动切断电路的是,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