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知识...

更新时间:2022-07-28 浏览次数:144 类型:竞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今年5月15日至5月21日是第三十一届"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主题为"建设节水型城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 . 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B . 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 C . 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 D . 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 2. (2021七下·海曙期末) 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冰块 B . 面粉 C . 白糖 D . 食用油
  • 3. (2021七下·海曙期末) 以下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按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氧21%,含氮气78%,含其他气体约1% B . 除氮气和氧气外,空气中约1%体积的其他气体中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C . 汽车尾气排放形成的烟雾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 D . 空气除了供给人类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外,在实际生产中没有多大意义
  • 4. 为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行,需要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前方喷出“白雾”,在“白雾”下方沉积成一层“白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凝华    吸热 B . 凝固    放热 C . 凝华    放热 D . 凝固    吸热
  • 5. (2021七下·海曙期末) 公鸡具有鸡冠高大、羽毛鲜艳、好斗等第二性征,若将公鸡的睾丸切除,那么公鸡将( )
    A . 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失 B . 仍有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失 C . 丧失生殖能力,维持第二性征 D . 仍有生殖能力,维持第二性征
  • 6. (2021七下·海曙期末) 夏天,人在水中游泳上岸以后,觉得冷,这是因为 (     )
    A . 水中温度较高 B . 岸上温度比水的温度低 C . 人的错觉 D . 人身上的水蒸发要吸热
  • 7. (2021七下·海曙期末) 一种名为“落地生根”的植物,能在叶缘上生出“不定芽”和“不定根”,当叶片脱离母体落在潮湿的地面上以后,就可以发育成一株独立生活的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①无性生殖  ②有性生殖  ③营养繁殖  ④嫁接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8. (2021七下·海曙期末)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B . 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C . 鹰既是二级消费者,也是三级消费者 D . 能量沿着食物链(网)循环流动
  • 9. 疫情期间,口罩被人们称为“硬通货”,生产口罩的主要原料是棉花(网状叶脉)。下列关于棉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棉花属于双子叶植物 B . 棉花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照 C . 棉花属于被子植物 D . 棉花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 10. (2021七下·海曙期末) 全面开放三孩政策自2021年6月1日起执行。下列有关生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胎盘和脐带获得营养物质 B . 胎儿孕育的场所在图中①输卵管处 C . 自然情况下,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在图中②子宫处 D . 受精的实质是多个精子的细胞核和一个卵细胞的细胞核结合
  • 11. (2021七下·海曙期末)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 . 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12. (2021七下·海曙期末) 使4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升高温度至60℃;②降低温度;③加入4克硝酸钾;④加入4克水;⑤蒸发掉4克水,再恢复到40℃

    A . ②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⑤
  • 13. (2021七下·海曙期末) 白色的试卷上印着黑字,每个字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
    A . 白纸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 B . 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眼 C . 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的白光进入人眼,黑字不反射光 D . 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要强
  • 14. (2021七下·海曙期末)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各图中情景与客观实际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 15. (2021七下·海曙期末) 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如果遇到高层楼房的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上层的人逃生措施正确的是(   )

    ①坐电梯迅速下楼;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⑤迅速转移至阳台,用绳索下坠;⑥跳楼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③④⑤⑥ D . ①②④⑤
  • 16. (2021七下·海曙期末) 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到达子宫后,才开始进行细胞分裂 B . 苍蝇和蟋蟀的发育是不完全相同的 C . 真菌一般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 D . 嫁接和扦插能保持亲本植物的性状
  • 17. 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 . 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 . 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 . 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 . 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 18. (2021七下·海曙期末) 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发热剂的体积忽略不计) 。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 . 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 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 . 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 19. (2021七下·海曙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了生态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统一发展的自然系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习总书记提到的“山水林田湖草”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 B . 各种生态系统的总和是生物圈,它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 C . 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D . 我们应该科学统筹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湖和治草等
  • 20. (2021七下·海曙期末) 豌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豌豆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来 B . 种子萌发时的营养由土壤提供 C . 豌豆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条件 D . 种子萌发时胚先长出根
  • 21. (2021七下·海曙期末) 小科对有关“人的生殖”知识作了下图归纳。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与事实不一致的是(   )

    A . ①—精子 B . ②—卵巢 C . ③—受精卵 D . ④—分娩
  • 22. (2021七下·海曙期末) 关于青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雌雄成蛙抱对,是体内受精 B . 蝌蚪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变为成蛙 C . 青蛙是卵生动物,胚胎发育的营养由卵黄提供 D . 蛙的生殖发育都在水中进行,说明蛙是由水栖向陆栖过渡的
  • 23. (2021七下·海曙期末) 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B . 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C . 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D . 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 24. 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

    A . A处应是紫光 B . 只有AB之间有光 C . 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的外侧,底片会感光 D . 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的外侧温度不会升高
  • 25. (2021七下·海曙期末)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科学基础实验之一,现要配置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称量时,取出的过量氯化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内

    防止污染药品

    B

    用量筒量取水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

    使量取的水更准确

    C

    溶解过程,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增大食盐的溶解能力

    D

    称量时,在天平两托盘上各垫上一张相同的白纸

    防止腐蚀天平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本题共5题,每空2分,共24分)
  • 26. (2021七下·海曙期末)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以下选项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字母填空: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①可用来急救病人的气体是;②可用于填充霓虹灯的是

  • 27. 下图是三种土壤的模型,请指出保肥性能最强的是;通气性能最好的是;最适宜耕种的是。(填序号) 

  • 28. (2021七下·海曙期末) 小明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下表的实验记录: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30

    34

    38

    43

    48

    48

    48

    48

    48

    50

    55

    1. (1) 已知标准大气压下,煤油的沸点为120℃,水的沸点为100℃。如果在烧杯中倒入水,而在试管中倒入煤油(试管与烧杯不接触),煤油沸腾;如果试管中倒入的是水,水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2. (2) 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29. 塘栖枇杷是全国享有盛名的杭州特产,其果型美观,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口,风味较佳。为了获得优质果实,须用科学的繁殖和管理方法。请分析以下内容:

    ⑴我们喜欢食用的枇杷,吃剩后吐出来的种子是由发育而成。

  • 30. 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资料三:1823年,迈克尔·法拉第(M.Faraday)发现,加压可以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1835年,M.Thilorier制得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1. (1) 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 (2) 如图,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5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a缓慢通入30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毫升。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题,每空2分,共18分)
  • 31. 为探究某种种子萌发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

    小麦粒数

    提供条件(其他条件均相同)

    A

    100

    浸湿的滤纸、20℃

    B

    100

    浸湿的滤纸、-10℃

    C

    100

    干燥的滤纸、20℃

    D

    100

    水淹没种子、20℃

    1. (1) 用培养皿A与B进行对照实验,可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
    2. (2) 小明发现,农民伯伯播种小麦时,总是将小麦粒深埋在土壤中,而且还要压实。他猜想:光是不是会抑制种子的萌发呢?为探究光照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取等量的两份小麦种子分别放入两个培养皿中(温度控制在20℃);

      第二步:将一组培养皿置于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结果分析:如果两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则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填“没有”或“有”)影响。

  • 32. (2021七下·海曙期末) 某同学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50克,准备下列实验用品。请回答:

    1. (1) 正确配制该溶液应称量氯化钠固体克;
    2. (2) 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
    3. (3) 配制好溶液后,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①氯化钠晶体不纯;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称量氯化钠时所用的砝码生锈了;④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有部分洒出。
  • 33. 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圆柱形纸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

    1. (1) 验证猜想1时,应固定的位置,让光屏从图示位置沿纸筒慢慢远离小孔,在这过程中观察光屏上像的亮度。
    2. (2) 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3. (3) 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现象如下表

      圆孔的直径/mm

      小于1.0

      1.0

      1.5

      2.0

      2.5

      4.0

      像的清晰度

      清晰

      清晰

      清晰

      清晰

      较模糊

      模糊

      像的明亮程度

      ﹣﹣﹣﹣﹣逐渐变亮→

      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

四、解答题(共8分)
  • 3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我们既要研究水的组成,又要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1. (1) 如图甲是电解水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实验中A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B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B . A,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2:1 C . 水在通电时产生了氢气和氧气,因此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D . 该装置中通的是直流电
    2. (2) 如图乙中a、b、c表示电解水时反应实质的微观示意图,其正确顺序是
    3. (3) 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反应速度。若用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浓溶液配制80g质量分数为2%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则需要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多少克?
五、附加题(35、36每题4分,37题12分,共20分)
  • 35. 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 . 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C . 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 . 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 36. T℃时,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的斜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C . 图中m点表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D . 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 37. 小科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步骤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在广口瓶内加入少量水;

    步骤二:将             (选填“水面上方体积”或“广口瓶总体积”)分为5等分,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

    步骤三: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小科测得实验过程中广口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回答:

    1. (1) 将步骤二补充完整
    2. (2) 发生图乙中a﹣c段对应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 (3) 图乙中的e点对应的实验操作是
    4. (4) 实验结束后,如果广口瓶中的水位高于理论的水位高度,可能的

      原因是              (选填字母代号)。

      A . 步骤一中加入的水太多 B . 加入的红磷量不足 C . 当瓶内气压为图乙中的b点时就打开弹簧夹 D . 当瓶内气压为图乙中的d点时就打开弹簧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