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

更新时间:2022-07-25 浏览次数:81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语文知识积累(18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dì)   汗(kāi)     基(diàn)    级而上(shì) B . 育(bǔ)     怪(dàn)语(lán)    不容发(jiān) C . 对(jiào)    缩(quán)信(qiān)    群蚁排(yá) D . (huì)    门(kǎn) 船(xuán)    然入梦(hān)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诀别 和蔼 荒僻 花团锦簇    B . 书塾 赫然 慰籍 人声鼎沸 C . 企盼 绽开 抚弄 挺而走险    D . 奥密 拼凑 争执 遗笑大方
  • 3.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B . 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 C . 在新书签售会上,他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老作家,一时间竞激动得语无伦次。 D . “天舟一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霄,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国将采取多种节能减排,力争提前实现2060年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承诺。 B . 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 C . 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红星中学开设了陶艺、书法等超过30余门美育选修课。 D . 社区物业应增强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5. 将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精神的丰富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智力生活,落实到拥有自己喜欢做的事,自己真正的事业。

    ②智力是认识和思考能力,情感是感受能力。

    ③作为一个人,你不但要运用你的思考能力去做事。

    ④另一个就是情感生活。

    ⑤还要运用你的感受能力去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意义,那样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生活。

    ⑥这里说的情感是广义的,不只是爱情、亲情、友情这些具体的情感形态,而是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情感体验。

    A . ③⑤⑥②①④  B . ①⑥⑤②③④  C . ①④⑥②③⑤  D . ③①⑤④⑥②
  • 6.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木兰诗》是我国北宋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 B . 中国古代称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如“孤常读书”中的“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C .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表达了作者对阿长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D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 7. 根据提示填空。
    1. (1) 可怜夜半虚前席,。(《贾生》)
    2. (2)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
    3. (3) 杜甫《望岳》中的“”,表达了作者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英雄气概。
    4. (4) 《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诗句是: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分)
  • 8. 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关注睡眠”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 (1) 班长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请你从学校、社会、学生三方面概括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

      材料一:4月2日,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生发布了“睡眠令”。教育部要求合理安排学校作息时间,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明确提出要加强对线上培训网课平台、网络游戏的规范管理,采取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监管,确保线上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点,每日22点到次日8点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

      材料二:除了发通知保障中小学生睡眠时间,还应该用更加科学、多元的教育评价机制减轻社会的教育焦虑,进而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这样才能让人们避免牺牲健康追求分数的短视行为,让更多孩子安心睡觉,拥有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

      材料三:202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就显示,有近七成未成年人使用过短视频,更有超20%的受调查未成年人,习惯在睡前使用短视频。从游戏到短视频,网络娱乐对未成年人限时,不仅利于保证睡眠,也与对学生视力保护的要求一脉相承。

    2. (2) 在讨论过程中,小林同学给大家展示了右面这幅漫画,请你说说其画面内容和寓意。
  • 9. 名著阅读

    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功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界上的一切了。    ——《骆驼祥子》

    语段中祥子落泪的原因是什么?

  • 10. 书写与鉴赏

    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用墨丰腴,笔意恣意,起伏跌宕,气势奔放。下面几幅作品中哪幅是《寒食帖》?

            

    A               B                C                D

三、阅读(34分)
  • 1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1) 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2. (2)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 , 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 , 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注释】①商:“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的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案牍之劳形    案牍:

      谈笑有鸿儒     鸿儒:

      与贤己者处    好:

      与善人      居: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不知其人,视其友。

    3. (3) 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除“陋室”外也出现了两个“芝兰之室”,是哪两个?
    4. (4) 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乙段“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友的话题。你怎样看待他们这种交友方式? 
  • 13.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棵树的智慧

      ①我喜欢这片黑槐林。它就在我们学校四百米跑道内的操场绿地里。一棵连着一棵。排着有序的队列,像出操的莘莘学子。我更喜欢把它们比做宁静的港湾,它们随着跑道成弧形排列,真的很像静谧的怀抱。早晨或者傍晚,它们沐着阳光而肃立,我就静静地站在某棵树的下面,看它的绿意葱茏,看它的枝繁叶茂,看它的子女成群,看它的合家幸福,常常看得我满心欢喜。

      ②我最喜欢的是看黑槐树开花。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绚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不争艳,不媚俗,只开自己心喜之花,只做自己的白衣仙子。然后,会结子,名曰槐角。清清爽爽开花,利利落落做树,可以与他人无关,确实与他人无关。

      ③所以,我一直在等黑槐林的黑槐开花。从第一片叶子,到叶满枝头,再到浓荫铺地,我天天都去观望。有布谷路过、鹊鸟登枝。却没有看到黑槐开花。走过春,走过夏,黑槐林一直沉默着,没有开花。如果不是因为太心伤,我相信它们是不会这样做的。它们在无声地抗议着什么。

      ④去年七月,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象。黑槐林里每一棵黑槐树都约好了似的憋满了槐米,串串蓬蓬,喜气洋洋。那真是个夏天的样子啊。再过些时日,就会有白色的小米粒样的花开放,然后那些叫槐角的娃娃们便会跑出来,吹着淡淡的药香,浸润着整个林子。

      ⑤那个时候学校已经放假,静寂的林子是鸟鹊们的天堂。清晨或者傍晚,我还是常常踱过去。享受清闲宁静。有一天,暮色四合时,我踱过去,突然发现一地残枝断叶,抬头望,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去,原来密不透风的叶盖已经稀稀疏疏、透天望月。

      ⑥枝折花去,满地凄凉。饱受磨难的它们抗议是应该的,就像那倔强骄傲的牡丹。

      ⑦三年前,有个女学生从自家牡丹园里移了一棵叫“洛阳红”的牡丹给我。欣喜之余。我忙买了一个超大号的白瓷花盆栽种。那“洛阳红”在田里已长多年,年年花开如酒,香醇香艳无比。学生送我时,它已有花蕾待放。我精心呵护。时时察看。期待它硕大的花朵开放。有个朋友对这棵“洛阳红”也垂涎得很,天天过来探望,并请求我分些给她。手起刀落,我在花盆里切了半株牡丹,连根带叶带花蕾送给了她。一个月后,朋友告诉我,那半

    株牡丹花没开便好端端地死去了。我的何尝不是?我留下的半株牡丹虽然成活,但自缩花蕾,不再开花。秋来时,它早早褪下叶子,关了家门。

      ⑧三年过去了,任我怎样浇水施肥,它也只是长些绿叶,不见开花。移了它的魂,切了它的骨,它变成了冷美人,不给花貌,不给笑容。它静默着抗议,用不开花的方式。

      ⑨所以,我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去年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议。

      ⑩又是暑假,学生离校,林子寂静。前两天清晨,我去黑槐林做瑜伽,猛抬头,看到有树头顶小小黄黄的花蕾,一锥锥,一蓬蓬。槐米!我惊呼。接下来的几天里,它们都次第捧出各自的花蕾,整个黑槐林黄绿绿地静默着。

      ⑪痛,谁也不会忘记。但黑槐们和牡丹不同,它们选择了继续开花,并且用开得更好更美的方式去抗议往年的不公。同是用静默抗议,牡丹贞洁,千年冷漠,誓死不理;黑槐智慧,漠视痛苦,淡泊宁静。它默默地活好在自己的季节里,尽职尽责,按时开花,活好在当下,用最自然最朴素的方式。

      ⑫我惊叹一棵树的智慧。

    1. (1) “我”推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的原因有哪些?
    2. (2)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前两天清晨,我去黑槐林做瑜伽,猛抬头,看到有树头顶小小黄黄的花蕾,一锥锥 , 一蓬蓬

    3. (3) 作者惊叹“一棵树的智慧”,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智慧”的内涵。
    4. (4) 第⑪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14.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风雪亥时归

      ①腊月廿八,风舞雪花。列车上,连过道里都塞满了人。陈星身穿旧棉袄,头戴针织帽,还是觉得有些发冷。他手里拿着一张“徐州——信阳”的火车票,满怀心事地在座位上发呆,他不知道自己是应该回家,还是不回家?

      ②几个月前,一个哥们儿出狱时,把在信阳的住址告诉了他。哥们儿说:“外面不好混,需要帮忙的话,就来这里找我。”陈星没有作声。哥们儿拍了拍他的肩膀,很诚恳地说:“我是说真的。我们这些人,出去就比人

    低一等。但在我那儿,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不会有人看不起你。”陈星听了有些心酸,默默地把地址背了下来。

      ③昨天,他去劳务市场打探行情,立刻明白了那哥们儿所言非虚。周围的人用异样的眼光盯着他发亮的光头和额头上的刀疤,他被盯得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从那里出来后,他直奔火车站买了车票,又在边上的小商场买了顶帽子,把刀疤遮了起来。

      ④火车在漫天风雪中慢吞吞地行进。邻座是一对带着小男孩的年轻夫妇,那孩子十岁光景, 一会儿玩小火车,一会儿玩纸飞机,一刻也闲不下来。

      ⑤“嗖”的一声,纸飞机越过陈星的头顶飞上了行李架,小男孩向他投来了求助的目光。他起身站到座位上,从行李的缝隙中找出纸飞机递给小男孩。

      ⑥“谢谢叔叔。”小男孩说。

      ⑦“叔叔,你要去哪里?”小男孩问。“信阳。”他迟疑了一下说。

      ⑧“我们也去信阳。你家是在信阳吗?”“不是。”

      ⑨“那你为什么要去信阳?你过年不回家吗?”小男孩抛出来一连串问题。他有点心烦,没有回答,闭上了眼睛。

      ⑩“叔叔,你是哪里人?”小男孩继续问。“别吵叔叔了,人家要休息。”孩子母亲说。小男孩很不情愿地抿住了嘴巴。不一会儿,他又自顾自玩起了溜溜球。

      ⑪陈星继续想着心事。信阳,那个他从未去过的地方,却将成为他的归宿。他曾听哥们儿讲起过在信阳的经历。他们有很多人住在一起,通过内部渠道获得一些重要的投资信息,因此想多拉一些人入股。凭着过去混江湖的经验,他觉得多半是非法的传销。但他还是打算去看一下,万一不是呢?眼下,他太需要一个容身的地方了,否则自己就要在大年三十晚上流落街头了。

      ⑫当然,现在还来得及补票,直接回到在孝感的老家。但是,他不确定父亲是否会接纳自己,毕竟他犯事进了牢房,给当村支书的父亲丢了脸。这么多年来,都是姐姐陪着母亲去徐州看他,父亲一次也没去过。虽然他洗心革面,在狱中通过自学还获得了中文本科文凭,但昨天的经历让他认清了现实。

      ⑬“叔叔,能帮我捡一下溜溜球吗?”小男孩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沉思。他弯腰去座位底下查看。就在这时,“咣当”一声,一股温热的液体从头顶沿着帽子流了下来。是牛奶打翻了!孩子母亲连忙递过来一叠纸巾,陈星本

    能地摘下帽子去接。照面的那一瞬间,他看到她愣了一下,手有点发抖。他垂了眼接过纸巾,默默地擦着头。气氛一下子变得很尴尬……

      ⑭“咦,叔叔,你头上怎么有个疤?是不是小时候打架把头打破了?”小男孩指着他的额头问,“上学期我和班上的小虎打架,还把手臂抓破了,也有个疤。不过现在快好了。”小男孩捋了一下袖子,露出淡淡的疤痕。“后来我们被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说同学之间不要打这么凶。”陈星想起那个被自己一时冲动伤害了的年轻人,下意识地摸了下额头上的刀疤。

      ⑮“后来我们就不打架了。老师说,知错能改,还是好学生。”“是啊,知错能改就好了。”他喃喃地说。

      ⑯“叔叔,对不起,我把你的帽子打湿了,天气那么冷,你会着凉的。”他突然有些感动,安慰小男孩说不要紧的。

      ⑰“妈妈,我们还有帽子吗?”小男孩转过头去问母亲。小男孩的母亲连忙从包里拿出了一顶深灰色的针织帽。

      ⑱“这、不、不,没事,不用在意。”他结结巴巴地说。小男孩拿起帽子塞到他怀里。孩子父亲笑着对他说:“拿着吧,这个是新的。我们是做小商品批发的,成本价拿的。外面很冷,真感冒了,我们会过意不去的。”

      ⑲他揉了揉眼睛,把新帽子戴到头上。

      ⑳火车继续行驶着,前面就将到信阳站了。他看着窗外飞舞的雪花,觉得身上开始暖和起来了。

      ㉑他想,等会儿就去找乘务员,补个票到孝感。辰时出门亥时归,刚刚好。

    1. (1)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和提示,完成下列情节梳理。

      求职受阻,投奔狱友→→牛奶湿帽,获赠新帽→

    2. (2) 指出文章②③段的记叙顺序,并说说其在文中的作用。
    3. (3) 从全文看,陈星最后决定补票回孝感老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4)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星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写作(40分)
  • 15. 请以“谢谢你,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