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武汉市2022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10-13 浏览次数:57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北京冬奥会彰显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冬奥会采用氢能源保障车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 B . 速滑馆“冰丝带”用CO2做制冷剂制冰发生化学变化 C . 冬奥礼仪服装用到的石墨烯材料既能导热又能导电 D . 制作“飞扬”火炬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新型材料
  • 2. (2022·海淀模拟)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
    A . N2的结构式: B . 顺-2-丁烯的球棍模型: C . 的空间填充模型: D . 基态氮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 3. 下列变化或应用中,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 饱和(NH4)2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鸡蛋清变浑浊 B . 油酸甘油酯通过氢化反应变为硬脂酸甘油酯 C . 切开土豆、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色 D . 食用补铁剂(含琥珀酸亚铁)时常与维生素C同服
  • 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用过量NaOH溶液脱除烟气中的SO2:OH-+SO2= B . 向铁制器具上电镀铜,阴极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 C . 向含0.5mol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0.5mol氯气:2Fe2++Cl2=2Fe3++2Cl- D . 将少量SO2气体通入Ca(ClO)2溶液中:SO2+ClO-+H2O=+Cl-+2H+
  • 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5.6 gFe与4.8 g的S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 . 标准状况下,1.12 L苯含有C-H键的数目为0.3NA C . 1 L0.1 mol·L-1K2Cr2O7酸性溶液(pH=4)中,Cr2O的数目为0.1NA D . 11.2 LCH4和22.4 LCl2(均为标准状况)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1.5NA
  • 6. M是合成某具有药理作用的有机物的中间体,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中无手性碳原子 B . 分子中含有4种官能团 C . 1molM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 .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
  • 7. (2022·海淀模拟)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某补血口服液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

    酸性溶液紫色褪去

    该补血口服液中一定含有

    B

    用蒸馏水溶解固体,并继续加水稀释

    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蓝色

    正向移动

    C

    将25℃溶液加热到40℃,用传感器监测溶液pH变化

    溶液的pH逐渐减小

    温度升高,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D

    将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

    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A . A B . B C . C D . D
  • 8.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装置甲测定乙醇结构 B . 装置乙制取少量CO2 C . 装置丙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装置丁提纯乙酸乙酯
  •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石墨晶体中层内导电性强于层间导电性 B . 基态Cr3+的最高能层中成对电子与未成对电子的数目比为8∶3 C . (CH3COO)2Ni·4H2O的空间构型为八面体,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 D . N元素的电负性比P元素的大,可推断NCl3分子的极性比PCl3的大
  • 10. 某电池材料的结构如图,M、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主族元素,Y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是W的两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氢化物沸点:X>Y B . 第一电离能:M<W<Y<X<Z C . 元素X与Y原子轨道中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 D . 阴离子中不存在配位键
  • 11. 磷锡青铜合金广泛用于仪器仪表中的耐磨零件和抗磁元件等。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ap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磷锡青铜的化学式为 B . 该晶胞中与Cu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Sn原子有4个 C . 三种元素Cu、Sn、P在元素周期表中分别处于d区、p区、p区 D . Sn和P原子间的最短距离为pm
  • 12. 镓是化学史上第一个先从理论预言,后在自然界中被发现验证的化学元素,镓的活动性与锌相似。粉煤灰(主要成分为Ga2O3 , 含CaO、SiO2、Al2O3等杂质)中提取镓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溶浸”的目的是溶解两性氧化物,除去含钙、硅的杂质 B . 向“滤液1”中加入酸性物质使pH减小,“滤渣2”是Al(OH)3 C . 生成Ga(OH)3的化学方程式为:2NaGaO2+3H2O+CO2=Na2CO3+2Ga(OH)3 D . 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三氧化二镓的方法制备金属镓
  • 13. (2022·辽阳模拟) 氨是农业上“氮的固定”的必需原料,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氨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科研人员新发现以磷盐作质子(H+)传导体,以四氢呋喃(无色易挥发的液体)为电解剂,利用电化学法将氮气还原成氨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M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H2-2e-=2H+ B . (Ⅰ)→(Ⅱ)的变化中,磷原子的成键数目不发生变化 C . 图示中最后一步反应为3Li+N2+3H+=3Li++2NH3 D . 该方法制备氨气所需的温度低于传统工业合成氨的温度
  • 14. 甲池是一种常见的氢氧燃料电池,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乙池内,D中进入10mol混合气体其中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0%(杂质不参与反应),C出来的气体中含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0%的混合气体(不含H2 , 该条件下苯、环己烷都为气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池中A处通入O2 , E处有O2放出,且体积一样(标况下测定) B . 甲池中H+由G极移向F极,乙池中H+由多孔惰性电极移向惰性电极 C . 乙池中惰性电极上发生:+6H++6e- D . 导线中共传导12mol电子
  • 15. 磷酸是生产磷肥和饲料营养剂的原料,同时还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常温下H3PO4在水中各级电离的过程如图所示。已知:pK=-1gK。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H3PO4+23       pK=16 B . Na2HPO4溶液中:c()>2c(H3PO4)+ c() C . 用NaOH溶液滴定NaH2PO4溶液时宜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D . H3PO4和Na3PO4组成的混合溶液pH=6时,溶液中:c()>c()>c(H3PO4)
二、综合题
  • 16. 三氯化钒可用于制备二氯化钒,可用作检验鸦片的试剂,实验室可由在160-170℃分解制得。部分物质的性质如下:

    物质

    熔点/℃

    沸点/℃

    主要化学性质

    425

    /

    极易水解;约425℃以上歧化为

    148.5

    遇水发白烟,常温下缓慢反应生成

    306

    316

    /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可将下图装置进行组合由干燥纯净氯气与铁钒合金反应生成

      ①依据气流方向,各装置连接顺序为A→

      ②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为

      ③最后分离互溶的混合物的方法是(填“常压蒸馏”或“减压蒸馏”)。

    2. (2) 利用(1)制得的制备()的主要实验步骤和装置如下:

      Ⅰ.在仪器W中加入30mL 并连接好装置。

      Ⅱ.气密性检验后,逐次少量地通入稀有气体的同时加热到一定温度。

      Ⅲ.发现不再有氯气产生后,将烧瓶内产生的移入一端封闭的硼硅酸玻璃管内,连接用液氮冷却的捕集器,在用真空泵抽气的同时将物料加热至200℃。

      ①图中仪器W的名称是;冷凝管的进水口是(填“m”或“n”)。

      ②步骤Ⅱ逐次少量地通入稀有气体的目的是

      ③仪器W合适的加热方式为

      A.水浴加热                  B.油浴加热                      C.酒精灯加热                  D.酒精喷灯加热

      ④写出烧杯中尾气处理的离子方程式;,步骤Ⅲ最后将物料加热至200℃,可能的目的是

  • 17. 工业上以锌白矿(主要成分为ZnO,还含有PbO、FeO、Fe2O3、CuO、SiO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硫酸锌的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①某温度下,部分金属阳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值如图:

    ②硫酸锌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

    1. (1) “酸浸”时,需不断通入高温水蒸气,其目的是,用到的4.5mol·L-1的硫酸溶液需用18mol·L-1的浓硫酸配制。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填字母)。

    2. (2) 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调节pH时可使用物质B是(填化学式)。
    3. (3) 从滤液2经一系列操作可得产品级ZnSO4·7H2O,具体操作如图:

      滤液2调节pH值沉锌的范围是9.4~,简述从滤液3得到产品级ZnSO4·7H2O的操作:,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将硫酸锌与硫化钡混合可以得到很好的白色颜料——锌钡白(俗称:立德粉ZnS·ZnSO4)。由于锌钡白便宜可部分替代TiO2使用,稳定性:TiO2锌钡白(填“大于”或“小于”)。

    4. (4) 该工艺废水中含有Zn2+ , 排放前需处理。向废水中加入CH3COOH和CH3COONa组成的缓冲溶液调节pH,通入H2S发生反应:Zn2++H2SZnS(s)+2H+。处理后的废水中部分微粒浓度为:

      微粒

      H2S

      CH3COOH

      CH3COO-

      浓度/mol·L-1

      0.20

      0.10

      0.20

      则处理后的废水中c(Zn2+)=。(已知:Ksp(ZnS)=1.0×10-23 , Ka1(H2S)=1.0×10-7 , Ka2(H2S)=1.0×10-14 , Ka(CH3COOH)=2.0×10-5)

  • 18. 有机物M在有机化工生产中应用广泛,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M的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的名称为
    2. (2) B结构简式为;M中官能团名称为
    3. (3) C→D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E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下列条件的有种。

      ①苯环上含有3个取代基②遇溶液显紫色③能发生水解反应

    5. (5) 的反应中,使用浓能大大提高M的产率,请从原理角度分析原因
    6. (6) 以为起始原料合成的合成路线为。(其它无机试剂任选)
  • 19. (2021·青岛模拟) 汽车尾气是否为导致空气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由此引发的“汽车限行”争议,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社会性科学议题。
    1. (1) 反应 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经历三个基元反应阶段,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表示过渡态、 表示中间产物)。

      三个基元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填标号);图中

    2. (2) 探究温度、压强(2 、5 )对反应 的影响,如图所示,表示2 的是(填标号)。

    3. (3) 用 可以消除 污染:  

      ①某条件下该反应速率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则

      ②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4 和6 发生上述反应,测得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

      a点的正反应速率c点的逆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测得平衡时体系压强为 ),则该反应温度下 。(用含 的式子表示,只列式不用化简)。若在相同时间内测得 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400℃~900℃之间 的转化率下降由缓到急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