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庆阳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2-06-12 浏览次数:7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14分)
  • 1. 【字词迷宫】下列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易错字] ①红(yān)               ②午(shǎng)                   ③可汗(kě)

    [形近字] ④书                               ⑤油                                ⑥和

    [多音字] ⑦锲而不(shè)           ⑧倔(qiáng)                     ⑨哺育(bǔ)

    [成  语] ⑩锋芒必露                           ⑪鞠躬尽瘁                           ⑫大庭广众

    A . ①⑤⑧⑩ B . ③④⑨⑫ C . ②⑥⑨⑪ D . ①④⑦⑪
  • 2.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办事不与人商量,喜欢鲜为人知 , 不考虑后果,常常妨害大家的利益。 B . 每次倒掉一个馒头、几口米饭、小撮青菜也是浪费,可是有的人不以为然 C . 身患重病的她,躺在病床上,面如土色 , 估计将不久于人世。 D . 新冠病毒肆虐全人类的,西方部分国家领导人经常做一些让人不可捉摸的事情。
  •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100多年前的1908年,当欧洲举办奥运会的消息传到中国,人们发出痛心疾首的“奥运三问”□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胜利的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胜利的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从“奥运三问”到“双奥之城”,本身就是百年沧桑巨变的缩影,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注脚□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

    A . :??。 B . 。??, C . 。,,。 D . :,,,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革命烈士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谁也不能否认他们没有为新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B . 紫禁城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C . 学校整理出来的“一至九年级家务劳动指南旨在继承与发扬劳动精神,引导同学们崇尚劳动、爱上劳动。 D . 为了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阅读,我校第五届读书节活动近日启动,其中亲子读书音频最受欢迎。
  •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乐府”本是官署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后来发展为一种诗歌体裁。 B . 《邓稼先》一文中,作者杨振宁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同窗五十载的友谊为情感积淀,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 C . 《老山界》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回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经过,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 . 《阿长与<山海经>》、《台阶》、《老王》的作者分别是鲁迅、李森祥、杨绛,文体都是散文,都是述说小人物的故事。
  • 6.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选项是(   )

    博览众书是读书的一大要诀。______,可以让我们知悉社会的变迁、民族的盛衰、政治的演变,更新自己的观念;______,可以让我们了解名人身处逆境奋发图强,振作自己的志气;______,可以让我们体验事物的因果、世道的崎岖、沧桑的演变,增加自己的阅历;______,可以让我们怡情养性;读歌赋,可以让我们高尚思想……

    ①读小说  ②读诗词  ③读历史  ④读传记

    A . ①③④② B . ③④①② C . ④①②③ D . ③①④②
  • 7.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中国也不例外,每当问起“中国最冷的城市是哪里”,大多数人可能会下意识提起中国纬度最高的城市——漠河。

    ②在北半球,每当人们谈论最冷的地方,总是习惯性地往最北方想。

    ③根河和漠河都属于高海拔山地地形,但地形的坡向差异导致两地气温高低有所不同。

    ④可实际上,中国真正的“冷极”并不在漠河,而恰恰是——根河。

    ⑤根河在大兴安岭北麓西坡,属迎风坡也是背阳坡;而漠河位于大兴安岭北麓东坡,属向阳坡也属于背风坡。

    A . ②①④③⑤ B . ②①④⑤③ C . ②④①③⑤ D . ②①③④⑤
二、诗歌默写(共10分)
  • 8. 古诗文默写。
    1. (1) 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
    2. (2)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3)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4. (4) 《孙权劝学》中表现吕蒙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句子是:,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 (5) 《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的句子是:
    6. (6) 岑参《逢入京使》中描绘诗人托友人捎口信向家人报平安的诗句是:
三、综合性学习(共7分)
  • 9. 综合性学习

    为培养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某校七年级(2)班准备开展“天下国家”主题班会,请你按照下面要求,完成相应任务。

    1. (1) 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爱国诗词名句。
    2. (2) 七年级下册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澜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热的爱国情怀;读 。(仿写,画线处填写本册所学课文以及对课文的品析)
    3. (3) 同学小明说:“作为中学生,我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国家大事与我无关。”显然,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请你对小明的错误思想进行正确教导。
四、名著阅读
  • 10. 人物语言鲜明独特是《骆驼祥子》一书的语言特色。话到人到,不同身份,韵味不同。阅读下面三个语段,回答问题。

    【语段一】

    a说:“我要这辆车!”卖车的铺主夸耀车好,希望加钱。他还是那句话:“我要这辆车,九十六!”只加了个钱数。这同他的坚实沉默的性格是一致的。

    【语段二】

    b一口吞了一杯茶,说:“后天正日子,谁也不准拉车。早八点半,先给你们摆,六大碗,俩七寸,四个便碟,一个锅子;对得起你们!都穿上大褂,谁短撅撅的进来把谁踢出去!吃完,都给我滚,我好招待亲友。”

    【语段三】

    c道:“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1. (1)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人名,正确的一项是(   )

      备选人物:1小福子 ②虎妞 ③女仆高妈 ④刘四爷 ⑤曹先生 ⑥祥子

      A . ⑤③② B . ⑥④② C . ⑥②③ D . ⑥④①
    2. (2) 语段三中的“c”是小说的重要人物,这段文字刻画了她 的性格特点。
    3. (3) “c”死后祥子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五、(共18分)现代文阅读
  • 1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品斋

    孙方友

    ①陈州是古城,饭庄自然不少,但最负盛名的,是十字街口处的一品斋。一品斋诞生于民国初年,盛极一时。只可惜,在陈州沦陷那一年,不幸遭日机轰炸而破产。

    ②一品斋的老板姓金,叫金聚泰,原籍河北德州人,十二岁时,父母双亡,被亲朋送入保定一家赫赫有名的高级饭店当学徒。出师后,曾给清末某王爷当厨师,后随厘税局袁世凯的后裔袁文焕辗转来豫。不久,人家告老还乡回了项城,他却携眷流落陈州。在邻人的热情帮助下,请人集资,开设了小小的一品斋饭庄。

    ③不久,金聚泰就发了财。

    ④发了财的金聚泰仍是很简朴,为人敦厚谦逊,而且爱做善事。每日歇业之时,他均要拿厨房里当天的剩余食材再掺些米饭加以调和烩煮,热腾腾、香喷喷地供给数十名乞讨者,让他们也暖暖饥腹。

    ⑤所以,每天夜晚,一品斋的周围经常聚集着一些蓬头垢面的乞丐。这些乞丐也讲义气,喝了金老板的热汤,从不得便宜就走,而是自动轮班为一品斋护夜。

    ⑥话说一品斋为顾客送佳肴上门,有时候也是万般无奈的事情。一般要求送佳肴上门者,多是豪门权贵。这些人吃了喝了,并不当即给钱,而是记账。老账摞新账,时间一长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要账是很难堪的事情,越难要累计越多,慢慢就成了恶性循环。金聚泰是外地人,又不敢得罪权贵。这样赊来欠去,本来极红火的买卖,资金周转艰难,慢慢竟有垮台之趋势。万般无奈之下,金老板只得亲自去讨账。

    ⑦这一天,金老板去一家豪门讨账,因主人外出赴宴了,他等了许久才见到主人,回来时天色已晚。没想到还未走进一品斋,一群乞丐却像见到救星一般迎了上去。原来饭店正准备打烊,金老板不回来,店里是不会有人把剩菜残饭给他们烩汤喝的。一个年老的乞丐望着金聚泰,动情地说:“金老板,这大冷的天,若没你施舍,我们怕是连命都难保呀。”

    ⑧金聚泰等了一下午没要到分文,想想给人家讨账时的心情与这些乞丐没有什么两样,禁不住长叹一声,对众乞丐说:“不瞒诸位,饭店外欠账若是要不回来,怕是这碗残羹剩菜汤你们也难以喝到了。”

    ⑨众乞丐一听,都禁不住呆了,因为那位老乞丐刚才已说出了大伙的心里话。时至寒冬,又遇荒年,若每天没晚上这顿热汤垫底,怕是连生命都难以保障!乞丐们说:“金先生,若饭店一倒,我们就没了活路;你平时常救济我们,眼下你有了难处,只要有用得着俺们的地方你就说一声。”金聚泰听了这话,眼睛顿然一亮 , 对乞丐们说:“诸位若能帮我讨回欠账,这饭店就不会倒闭,就怕你们不愿与我合作。”

    ⑩“哪里话?”众乞丐激动地齐声说道:“你平日待我们恁好,怎能忘恩负义,只要能帮你讨回欠账,就等于俺们各人捡了一条活命,岂有不干之理?”

    ⑪金聚泰一听,禁不住击了一下掌,说:“先吃饱再说。”说完走进店里,把剩菜残饭集在一起,又特意多掺了些米,烩了一大锅,对众乞丐说:“今儿个管大伙吃饱,一锅不够再来一锅。”

    ⑫饥饿的乞丐早就没吃过饱饭,逢此良机,怎能错过。直直吃了个天昏地暗。由于乞丐们长期饥饿,肠子薄如纸,如此暴食,没等天明,竟撑死了两个。一品斋门前挨着停放两具尸体,上面覆盖着破草苫,样子很凄惨。

    ⑬金聚泰一见此状,痛呼苍天,他说原想请乞丐们饱餐一顿帮他讨账,没想到竟发生如此惨状,这真是好心办了坏事。那老乞丐一改面孔,六亲不认,恩将仇报地带领无数名乞丐坐在一品斋门前闹事,要求金老板厚葬死者,包赔大洋多少多少,数目很吓人,如若不给,那就告官,消息很快传遍了陈州城。

    ⑭万般无奈,金聚泰只得求助于债户。听说出了人命,各债户再不好意思赖账,不到一天,一品斋的外欠账就基本还清了。

    ⑮这时候,金聚泰笑了,朝那老乞丐与装死的两个乞儿拱手施礼,感激万分地说:“感谢诸位让一品斋绝处逢生。”

    ⑯街人这时才明白,金聚泰原来是演了一出讨账戏。后来有人也想试一回,没想到乞丐们要价极高,那人不解地问:“金老板只管了你们一顿饱饭,你们为何如此卖力?”乞丐们说:“金老板行善一生,并没什么目的,这是用钱买不到的。”

    ⑰据传金聚泰死于1934年。埋葬金老板时,光送葬的乞丐就有几百人。

    (选自《小小说精品·老店铺传奇》,有改动)

    1. (1) 请概括金聚泰能与乞丐合作讨回欠账的三条原因。
    2. (2) 阅读全文,分析金聚泰的人物形象。
    3. (3) 请结合画线部分的前后内容,写出金聚泰此刻的心理活动。
    4. (4) 根据你的理解,说说本文的现实意义。
  • 1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隆平改稿

    ①民谚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当年80多岁的邓小平夹着一支烟,摇摇头,抿着嘴说,中国农村改革,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第一次见到袁隆平,是他75岁的时候,我说了这句大实话,袁隆平也夹着一支烟,也摇摇头,也抿着嘴说,我只是做了一点点工作,一点点。

    ②再一次见到袁隆平,是8年之后的2013年1月。依然是大家熟悉的宽额头,小平头,古钢色的脸;依然是红格子棉布衬衫,一条深色休闲裤;依然是率真爽朗,睿智遇人,举手投足一点都不像个80多岁的老人。

    ③一见面,老人同几年前一样,顺手从茶几拿起一包烟。我们带着清样 , 这次来是请袁隆平审定他的一篇文稿。记得就是这篇文章里提到,他戒烟了。未必又“复辟”了?我说出自己的疑问,袁老乐呵呵笑着,打开烟盒,抽出一支烟:告诉大家,我已经正式戒烟64天了。这个是给客人抽的。

    ④举着烟,每个人问个遍抽不抽。而后才坐下来,聚精会神看稿,竟不戴老花镜。少顷,听他说,“错了一个字,这是'身价’,不是'身家’”,便拿起笔改正了;一会儿又听他自言自语,“我梦见的是谷粒像花生米那样大,不是花生那样大,哪有那么大,这个'米’丢不得”,边说边拿起笔在“花生”后工工整整加了一个“米”字;“这个字也不确切”,一直低头看稿的袁隆平抬起头,“我梦见的是自己躺在稻穗下乘凉,说躺在'水稻’下面不准确”。

    ⑤一般情况下,名家领导的文稿大都经过层层把关,字斟句酌;审看大样,不过走一个程序,签字画圈甚而点头即可。袁隆平却没有这样。他看稿时,竟像小学生对自己的功课一样严谨认真,改正的这几个字无论语义还是修辞都恰到好处。我心头悄然一颤。不觉赧颜,随又分明感到有一种常人很难有的精神从袁隆平改稿时那雕塑般的身体溢出,充盈在我的面前和四周。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是科学家对待事业才有的一丝不苟,是圣教徒对待经典才有的敬畏虔诚。

    ⑥看完稿,袁隆平欣然应邀为我们题词:办出湖南特色,办出国家水平。他说,我就喜欢这条,要有湖南特色,要有国家水平。我说,你是我们的榜样,是世界水平。大家大笑。我还记得上次袁老题写“党的喉舌,读者知音”的一个细节,他一笔一画写着,老人是读老书的,不习惯简化字,当写到“读者”的“读”字时,看他停笔思索,我们提醒是言字旁加“卖”,他将信将疑,硬要查字典看简化了的这个字到底是怎么个写法:写到“知音”两字时,他又停笔翻字典。旁边有人说是知道的“知”。他说:“知音我知道。”坚持翻开字典查证。

    论名气,袁隆平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名动天下;论学问,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满腹才学,建树丰硕;论经历、意志和信念,可谓风霜雨雪,九死而不悔,硬是从一条坎坷的泥巴路,一直走到脚下铺满红地毯;论贡献,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成绩功劳响当当。这样的一个人,已经功成名就,是大科学家名册排得上号的人物:然而也就是这样的一个世界名人,阅改一份不满3000字的文稿,题写几个字,正襟危坐,竟如此仔细到近乎苛刻,一点都不含糊。

    ⑧细节其实不细。大凡世界上的事太普通了倒反而很难,所以芸芸众生不拘小节,难成大事:而纯粹到不计任何功利,能把普通事做好了的,终成伟人。他们重细节,现于言表,见于行动,处处留痕。

    【注释】①〔清样〕从最后校改的印刷版上打下来的校样,有时也指最后一次校定的校样。②〔赧(nǎn)〕因羞愧而脸红。

    1. (1) 分析第②段画线句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2. (2) 概括第⑥段的主要内容。
    3. (3)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 (4) 结合事例,分析文中“我”对袁隆平怀有怎样的感情。
六、(共9分)文言文阅读
  • 1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公亦以此自矜  之久而不去

      ③但手熟   ④康肃笑而

    2.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3. (3) 《卖油翁》和链接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节选自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有删改)

七、(共6分)诗歌鉴赏
  • 14.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1) 试分析“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妙处。
    2. (2) 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八、作文(共50分)
  • 1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     ▲      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不能抄袭材料;②表达真情实感;③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④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现;⑤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⑥不得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