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宁夏银川市回民中学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6-27 浏览次数:3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实验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食醋清洗暖水瓶中的水垢 B . 用海水蒸发制取粗盐 C . 用赤铁矿石炼铁 D . 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 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铝的抗腐蚀性比铁强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B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中和反应的原理 C . 鉴别真假黄金可用高温灼烧,观察表面颜色变化的方法 D .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 3.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错误的是(   )
    A . 常见的合金:黄铜   生铁   钢 B . 常见的混合物:空气   溶液   合金 C . 常见的酸:盐酸   硫酸   碳酸氢钠 D .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 4. 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 .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碱的水溶液不一定呈碱性 D .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 5.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测量溶液的pH D . 称量NaCl固体
  • 6. (2021·铁锋模拟)

    下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和判断正确的是()

    A . 柠檬的酸性比橘子弱 B . 橘子汁显碱性 C . 草木灰水的碱性最强 D . 萝卜显中性
  • 7.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

    溶液变为浅绿色

    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仍然为无色

    该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C

    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

    瓶口有白雾出现

    盐酸易挥发

    D

    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观察小灯泡是否变亮

    小灯泡变亮

    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A . A   B . B   C . C   D . D
  • 8. 根据你的实验经验,下列几种等量的金属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
    A . Cu B . Zn C . Mg D . Fe
  • 9. 下列有关Fe+CuSO4=FeSO4+Cu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该反应说明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C . 该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有红色物质析出 D . 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
  • 10. 下列有关金属及其材料的知识错误的是(   )
    A .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 . 工业上利用高炉设备可以炼出纯铁 C . 可通过回收废旧金属来节约金属资源 D . 人类使用金属的先后顺序与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无关
  • 11. 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洗洁精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乳化的原理 B . 汽油可洗掉衣服上的油渍是利用溶解的原理 C . 水可洗去铁栅栏上的铁锈是利用溶解的原理 D . 食醋可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 12. 如图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两臂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左边的液面上升了些,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A . 氯化钠 B . 生石灰 C . 硝酸铵 D . 氢氧化钠
  • 13. 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配制该溶液的主要步骤有: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B . 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C .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可称量5.55g氯化钠 D . 为使食盐溶解的更快,尽可能使用较多的水溶解
  • 14. 大多数固体的溶液将其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①增加溶质   ②蒸发溶剂   ③加水   ④升高温度   ⑤降低温度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⑤ C . ②④ D . ①②④
  • 15. 下列因素不能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   )
    A . 溶质的种类 B . 溶剂的性质 C . 温度 D . 溶剂的量
  • 16. (2020九下·明山月考) 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也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 . CO2 B . CO C . SO2 D . NH3
  • 17.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大且无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浓盐酸 B . 浓硫酸 C . 烧碱溶液 D . 澄清石灰水
  • 18. 下列物质能够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的是(   )
    A . 石蕊溶液 B . 酚酞溶液 C . Fe D . CO2
  • 19. 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观察到滤液仍为蓝绿色,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 B . 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铁 C . 滤液中一定含有Cu2+和Fe2+ , 可能有Ag+ D . 滤液中只含有Fe2+
  • 2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
    A . 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继续加入硝酸钾晶体 B . 一定量的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充分反应 C . 足量的镁和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 D . 在一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红磷充分燃烧
二、填空题
  • 21.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1. (1) 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2. (2) 苛性钠溶液中的阴离子
    3. (3) 锌与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的溶质
    4. (4) 2Mg2+中前面2的含义
    5. (5) 铝丝放入硫酸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
  • 22. 化学与生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1. (1) 打开可乐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有关。
    2. (2) 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终将成为汽油和柴油的替代品。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3) “辽宁号”是我国第一艘航母,是我国海军的又一大利器,其船体制作材料有很大部分用到了钢铁,为了防止铁生锈请你提出一条建议:。请写出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综合题
  • 23. 如图是A、B、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点P的意义是
    2. (2) A物质中含有少量B物质,可用方法提纯A物质。
    3. (3) 在t3℃时,将A、B、C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
  • 24. 实验室里某小组正在探究一个问题。根据设计方案,小英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她又用滴管连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 (1) 他们探究的问题是(填Ⅰ或Ⅱ)

      Ⅰ.酚酞溶液遇酸、碱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吗?Ⅱ.酸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应吗?

    2. (2) 大家对小英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探究。

      小斌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小亮认为溶质有两种,它们是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小亮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设计一个方法证明小亮的观点,你的证明方法是

    3. (3) 小组同学邀请你一起探究:

      ①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请你写出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由此同学们联想的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②锌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请你写出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4. (4) 如图实验室可用B或C两种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装置C的优点是;如果用E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填①或②)端进入,若要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可将气体通入装有(填试剂名称)的D装置中。

  • 25. 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两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B实验装置中可能看到实验现象是,产生该实验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组同学通过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2. (2) 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理由是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排除该同学的质疑,你设计的实验是

    3. (3) 【拓展思考】小组同学通过该实验得出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因此要保存。
  • 26.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根据图示信息计算:

    1. (1) 实验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g。
    2. (2) 实验中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7. 学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同学们来到实验室进行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活动。实验桌上老师提供的药品有:锌片、铜片、银片、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稀硫酸。
    1. (1) 【制定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讨论,同学们设计出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铜片、硫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

      方案二:铜片、银片、硫酸锌溶液;

      方案三:锌片、铜片、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你认为哪个方案不合适,原因是:

    2. (2) 【进行实验】小华同学选用方案三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空白: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将打磨后的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金属活动性:CuAg(填“>”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锌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金属活动性:ZnCu(填“>”或“<”)。

      【解释与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小华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n>Cu>A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