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等七校2021-2022...

更新时间:2022-06-27 浏览次数:10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 1. 为了纪念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杰出贡献,常用他们的名字命名一些物理量单位。在下图所示的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为电流单位是(   )
    A . 牛顿 B . 伽利略 C . 瓦特 D . 安培
  • 2. 如图所示的几种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水中“折筷” B . 树荫下的光斑 C . 水中倒影 D . 雨后彩虹
  • 3.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说明了声波具有能量 B . 通过观察音叉周围溅起的水花,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C . 人耳听到的音叉声音越来越小,由于声音的音调在不断降低   D . 将音叉放入水中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液体能够传声
  • 4. 宁波地处江南水乡,气候温和,宁波人喜食鱼虾,注重原汁原味,烹饪时轻油腻轻调料,口感鲜嫩,色、香、味俱全。人们在享用美味佳肴过程中,与色、香、味对应的感觉是(   )
    A . 视觉、嗅觉、味觉 B . 听觉、嗅觉、冷觉 C . 热觉、味觉、视觉 D . 触觉、听觉、味觉
  • 5. 小宁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6. 甲和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甲、乙和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A . 小球甲一定带正电 B . 小球乙一定带正电 C . 小球乙一定不带电 D . 小球甲和乙一定带异种电荷
  • 7.

    如图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这种要求的是 (     )

    A .   B .   C .   D .  
  • 8. 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都可以看到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 . 在马路两旁植树造林 C .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 . 在摩托车上上安装消声器
  • 9. 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竖直纸板可沿虚线折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A . 竖直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承接光线,显示光路 B . 若让光线沿着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 C . 要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应将左侧背景板向后折 D . 该实验没能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原因是错把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当成反射角
  • 1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L1L2两灯泡串联 B . 通过L1灯的电流大于L2灯的电流 C . L1L2两灯泡并联 D . L1灯丝烧断,L2灯仍能正常发光
  • 11. 如图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

    A . B . C . D .
  • 12. (2016·江东模拟)

    如图所示的两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都向右移动时,灯泡L1和L2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

    A . L1变暗,L2亮度不变 B . L1、L2都变亮 C . L1变亮,L2变暗 D . L1、L2都变暗
  • 13. 如下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B . 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C . 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D . 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 14. 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和L2都正常发光,一段时间后,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不变,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A . 灯L1短路 B . 灯L2短路 C . 灯L1开路 D . 灯L2开路
  • 15. 小科用透镜观察书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透过凸透镜看到的是虚像 B . 书本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 C . 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D . 图中的透镜制成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
  • 16.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R1=5Ω,R2最大阻值为2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为保护电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

    A . 0~2.5Ω B . 2.5~20Ω C . 7.5~10Ω D . 2.5~10Ω
  • 17. 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

    A . 保持在原来位置 B . 靠近透镜 C . 远离透镜 D .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 18. 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都是电压表时,示数之比U:U=3:2;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都是电流表时,则两表的示数之比I:I为(   )

    A . 2:1 B . 3:1 C . 2:3 D . 1:3
  • 19. 如图所示为在“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 “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 . 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D . 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
  • 20. 在图甲所示电路中,R0、R2为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都是理想电表。改变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位置,电压表V1、V2和电流表A的示数均要发生变化。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 V1示数变化图线为b B . 电阻R0的阻值为2Ω C . 电源电压为10V D . 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最大为9Ω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 21. 海豚发声频率范围非常大,当海豚发出了80000Hz的声音时,此声音属于(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声音人耳不能听到。如图所示,海豚会利用回声寻找沙丁鱼群,假如经1s后海豚听到回声(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则此时海豚与沙丁鱼群的距离为m。

  • 22. 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 (1) 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
    2. (2) 若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m;
    3. (3) 若光斑B向右移动,说明水位在(填“上升”或“下降”)。
  • 23. 如图所示,酸甜多汁的水果提供的电力足以点亮一排发光二极管,在此电路中水果扮演的角色是:它为发光二极管提供了,使自由电荷在电路中定向运动起来。

  • 24. 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则反射角等于 ,折射角等于 

  • 25. 某同学利用如图电路,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其横截面积的关系”,图中甲、乙、丙是镍铬合金丝,甲、乙长度相同,乙、丙粗细相同。实验中,根据判断接入M、N两点间电阻的大小,应选用的镍铬合金丝为(填“甲和乙”、“乙和丙”或“甲和丙”)。

  • 26. 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cm。

  • 27. 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R3。要使R2、R3并联,应闭合开关,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当R1、R2串联,开关S1、S2都断开时,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I1:I2

  • 28. 小科能够看清一辆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1中【】(填数字)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在【4】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 29. 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 Ω 1 A”,乙标有“15 Ω 0.6 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A,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V。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 30. 小宁发现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会发出悦耳的声音。为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5.00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1. (1) 三根管音调最低的是号(填编号)。
    2. (2) 根据表中的数据,(填“能”或“不能”)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
    3. (3) 完成上述探究后,小宁又进行了如图的探究,他将一端系有乒乓球的细绳栓在横杆上,当鼓槌敲击鼓面的力度越大时,鼓声越大且乒乓球跳动的高度越高。该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 3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科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了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它们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1. (1) 如图甲,当他将蜡烛、光屏位置固定后,左右移动透镜,发现透镜在①②两个位置时,屏上都能得到倒立的像,则凸透镜在位置时(填“①”或“②”),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较大。实验中若将蜡烛稍微上移,屏上的像将(填“上移”或“下移”)。
    2. (2) 如图乙,他把“上”形状的遮光板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则屏上观察到的形状是      
      A . B . C . D .
  • 32. 小宁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2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图乙中。

    1. (1)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丙中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2. (2) 实验中,她所选择的变阻器规格是      (填序号)。
      A . 10Ω 0.5A B . 20Ω 1A C . 50Ω 2A
    3. (3) 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
    4. (4) 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第33题4分,第34题3分,第35题6分,第36题7分,共20分)
  • 33.            
    1. (1) 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 (2) 如图为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进入水中,请完成光路。

  • 34. 小科发现油罐车的尾部总装有一根拖在地上的铁链(如图),请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 3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不变,电阻R2为10Ω,闭合开关S后,

    1. (1) 求通过R2的电流。
    2. (2) 再闭合开关S1后,电流表A1的示数变化了0.4A,求电阻R1的阻值和电流表A1的示数。
  • 36. 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进行的新型材料承受的撞击力测试,在测试时将材料样品(不计质量)平放在压力传感器上,闭合开关S,由静止自由释放重物,经撞击后样品材料仍完好无损。从重物开始下落到撞击样品的这个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随压力F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压为24V,定值电阻R0=10Ω。

    1. (1) 由图丙可知压力传感器的电阻随压力的增大而
    2. (2) 求在重物下落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的阻值。
    3. (3) 求在撞击过程中,样品受到的最大撞击力的大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