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2022年九年级4月综合测试(一模)化学试...

更新时间:2022-06-06 浏览次数:9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1九上·茂南期末)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火箭转运 B . 总装调试 C . 燃料注入 D . 点火发射
  • 2. 下列广东美食中富含淀粉的是(   )
    A . 客家豆腐 B . 广式腊肠 C . 岭南荔枝 D . 陈村米粉
  • 3.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中的成分以及对应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雨水的 pH<7,形成了酸雨 B . 空气中的氖气因为含量较低,所以没有什么用途 C . 空气中的氧气能助燃,可以做燃料 D . 空气中的氮气可以用作生产氮肥的原料
  • 4. 2022年3月23日,王亚平老师在《天宫课堂》(第二课)中做了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锆(Zr)是浅灰色的金属,抗压性和耐腐蚀性优越,含锆的钢材是制造国防武器的重要材料。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锆元素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锆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 锆的原子序数为40 C . 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22 D . 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4个电子形成锆离子;Zr4+
  • 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铝制易拉罐应投入贴有下列哪个图标的垃圾桶(   )
    A . B . C . D .
  • 6. 自来水是城市居民的主要饮用水,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滤可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离子 B . 投药消毒可以使用熟石灰 C . 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 D . 经该净水过程得到的不是纯水
  • 7. (2021·深圳) 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质量的21% B . 由乙图可知,磷燃烧需要和空气接触 C . 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冒出白烟 D . 点燃红磷后,要迅速放入集气瓶中
  • 8. 2020年9月,中国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科学家研究用Ni-CoS2催化剂,实现了CO2被H2O还原成CH4和O2 , 原理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上图反应的过程中,一个CO2分子被还原,理论上产生1个O2分子 C . 上述四种物质部是由分子构成的 D . 氢能源的利用可减少CO2排放,短时间内可用H2完全取代化石燃料
  • 9. 山西运城盐湖是我国三大盐湖之,该地区的人们可采用“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方法来获取食盐(NaCl)和纯碱(Na2CO3)。请结合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饱和Na2CO3溶液从60℃降到40℃时会析出晶体 B . 44℃时,Na2C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C . “夏天晒盐”的原理是让湖水蒸发结晶得到NaCl D . “冬天捞碱”的原理是让湖水降温结晶得到Na2CO3
  • 10.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疫苗,主要原料是胰蛋白酶,其中一种胰蛋白酶的化学式为C6H15O12P3 , 相对分子质量为372,对于该胰蛋白酶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胰蛋白酶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B . 该胰蛋白酶由36种元素组成 C . 该胰蛋白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8 D . 该胰蛋白酶一个分子的质量为372g
  • 11. (1)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通报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成果-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已出土500余件重要文物,其中文物中有巨青铜面具(如图)。

    1. (1) 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服所用的熔喷布是一种聚丙烯材料,该材料具有独特的毛细结构,对防止细菌、病毒以及血液渗透起到至关重要的过滤与阻隔作用,有关“巨青铜面具”及“熔喷布”材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们都属于合成材料 B . 它们都属于天然材料 C . “巨青面具”属于金属材料 D . “熔喷布”属于天然材料
  • 12. (2021·海珠模拟)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是因为其具有氧化性 B . 石墨有滑腻感、导电性、还原性和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等性质 C . 碳具有可燃性,碳燃烧时总是生成二氧化碳 D . 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13.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为了延长保质期,我们可以用甲醛浸泡海产品 B . 化肥NH4HCO3不能与熟石灰共同施用 C . 人体缺碘或摄入过量的碘都会引发甲状腺肿大 D . 减少白色污染能有效保护环境
  • 14. 下列实验目的、操作、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研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烧杯①中品红扩散速率比烧杯②中品红快

    温度越低,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B

    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

    分别取等量的a、b固体样品放入盛有等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搅拌,测量溶解前后液体温度

    加a的烧杯液体温度降低,加b的烧杯液体温度升高

    a是NH4NO3

    b是NaCl

    C

    验证硝酸钾溶液的导电性

    灯泡发亮

    硝酸钾溶液能导电

    D

    探究金属M生锈的条件

    试管①中金属M生锈,试管②中金属M不生锈

    金属M生锈只需要氧气和水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5.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让我们一起领略本届冬奥会背后的化学高科技。此次冬奥火矩“飞扬”一经亮相就吸睛无数,“飞扬”蕴含着很多“黑科技”,外壳采用了碳纤维材料,手感非常轻,而且避免了冬季传递火炬时冰凉的触感。“飞扬”采用氢燃料,不但保证了火炬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而且环保,为了使火焰的颜色更接近真实的火焰,采用焰色反应的原理给氢火炬着色。“飞扬”火炬所包合的高压储氢技术、大比例氢减压技术以及氢燃烧技术,完美地诠释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展现了中国的高端制造能力。

    1. (1) 冬奥火炬“飞扬”(如图)采用氢气作为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关闭燃气开关,使火炬熄灭,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2. (2) 冬奥场馆大多采用绿色能源供电,下列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太阳能 B . 风能 C . D . 石油
    3. (3) 冬奥速滑馆“冰丝带”采用CO2跨临界制冷制冰,碳排放趋于零,可减缓
  • 16. 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氯化氢气体也可溶于甲苯(一种有机溶剂)得到氯化氢的甲苯溶液。
    1. (1) 盐酸具有广泛的用途。实验室可用盐酸除铁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有下列事实: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观察到紫色纸花变为红色。通过导电性实验知道,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不导电,从微观角度分析,可推断出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不导电原因是;为证明推断成立,在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填化学式),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3. (3) 画出氯化氢的甲苯溶液和盐酸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水分子、甲苯分子不用画)。

  • 17. Goodenough等人因在锂离子电池及钴酸锂(LiCoO2)、磷酸铁锂(LiFePO4)等正极材料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回答下列问题:
    1. (1) 新能源电动大车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反应原理为 ,该反应充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2. (2) 以下分类对于预测该物质化学性质没有帮助的是     (填标号)。
      A . 磷酸铁锂属于磷酸盐 B . 锂属于“活泼金属” C . 钴酸锂属于白色固体 D . 磷酸铁属于铁盐
    3. (3) 依据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设计两种制备磷酸铁(FePO4)的方案(要求依据两种不同的反应规律)。

      已知:①磷酸铁(FePO4)的铁元素显正三价,是一种几乎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②磷酸(H3PO4)为可溶性酸。完成下表:

      方案

      原料

      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依据的反应规律

      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 18.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经说过:“粮食高产必须用化肥。”某农场有一袋标签脱落的化肥,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Ca3(PO4)2、NH4HCO3中的一种。
    1. (1) 上述化肥中含有的两种营养元素是
    2. (2) 下列关于化肥和农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化肥和农药对农业有重要作用 B . 残留农药会通过多种途径转移到人体中 C . 为提高作物的产量,施用化肥越多越好 D . 化肥和农药的过度施用会造成大气污染
    3. (3) 某同学通过以下实验确定它是哪种化肥。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观察颜色

      颜色是白色,证明化肥不是

      ②取少量化肥样品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稀盐酸

      ,该化肥不是

      ③在步骤2的试管中,滴入足量溶液

      ,该化肥是(NH4)2SO4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综合题
  • 19. 轻质氧化镁(MgO)在橡胶工业上有重要用途。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工业炉渣废料(主要成分是MgO、CaO,含少量杂质SiO2)来制取轻质氧化镁,实验流程如图: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①研磨的目的是
    2. (2) 写出粉末中加水时发生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 (3) 【查阅资料】

      ①Mg(OH)2、Mg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②Mg(OH)2的分解温度为340℃-380℃,MgCO3的分解温度为520℃。

      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aMg(OH)2·bMgCO3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AB、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段:;CD段:

    4. (4) BC段固体为
  • 20. 某同学进行H2O2溶液制备O2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向5mL5%的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 ,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①写出用H2O2溶液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②用上述反应原理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O2 , 从上述装置中选择并组装一套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填编号)。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选(填编号);若要制取88g的二氧化碳,需要10%的稀盐酸g。

    2. (2) 向5mL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探究哪种微粒对H2O2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实验

      H2O2溶液

      加入溶液

      实验现象

      5mL5%

      2滴NaCl溶液

      无明显变化

      5mL5%

      2滴Na2SO4溶液

      无明显变化

      5mL5%

      2滴Fe2(SO4)3溶液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从上述实验现象,得出对H2O2溶液分解起催化作用的微粒是(填离于符号)。从循环利用的角度分析,MnO2和FeCl3溶液两种催化剂,更适合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