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2-06-01 浏览次数:10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雄蕊的组成部分包括( )
    A . 花药和花柱 B . 花药和花粉 C . 花药和花丝 D . 花药和花托
  • 2. (2021七下·秀洲月考) 一次野外活动中,假如你身旁的一位老人突然晕倒且呼吸和脉搏都已停止,此时你应采取的措施及原因是(   )
    A . 该老人心脏停止跳动,已经死亡,不需救治。 B . 该老人呼吸停止,已经死亡,不需救治。 C . 老人没有脉搏且呼吸停止,已经死亡,不需求救。 D . 虽然脉搏、呼吸已停止,但不能判断已经死亡,应立即呼救。
  • 3. 你到草莓园里摘过草莓吗?你注意过草莓是怎样繁殖的吗?如果将草莓直接种到土壤中,草莓是不能发育出幼苗。因此,人们常用草莓茎上长出的芽来培育幼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 . 营养繁殖 B . 分裂生殖 C . 出芽生殖 D . 种子繁殖
  • 4. 以下有关病毒、细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病毒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B . 大肠杆菌、酵母菌、食用菌都属于细菌 C . 细菌和真菌都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D . 酿酒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
  • 5. 下列的实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丙: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

    A . 甲、乙 B . 甲、丙 C . 乙、丙 D . 甲、乙、丙
  • 6. 下列新个体的产生过程,哪些属于无性生殖?( )

    ①多肉植物的叶片长出新植株;②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③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④种下玉米种子长出玉米幼苗;⑤水螅出芽生殖;⑥蚕蛾产下受精卵发育成蚕。

    A . ①③④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⑥ D . ②⑤⑥
  • 7. 流程图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下几幅流程图正确的是( )
    A . 人的生长过程:婴儿期→少年期→幼儿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B . 胎儿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路径: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C . 蝗虫的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成虫. D . 卵细胞排出体外的路径:卵巢→子宫→输卵管→阴道
  • 8. 若太空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绕月球飞行的宇航员不能听到撞击的爆炸声,是因为( )
    A . 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没有产生振动 B . 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振动微小,导致声音太小 C . 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真空不能传声 D . 以上原因均不是
  • 9. 玉米开花如果遇到连绵阴雨,果实的产量会降低.下列哪项解释可作为玉米产量下降的原因( )
    A . 风大,气温低,花粉不成熟 B . 风大,气温低,影响昆虫传粉 C . 阴雨,子房不能发育 D . 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风力传粉
  • 10. (2021七下·丽水月考) 昆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如图表示,其中 D 为受精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表示螳螂的发育,则起点是 D,过程为 D→A→B→C B . 若表示苍蝇的发育,则 B 为蛹期,C 为幼虫期 C . 若表示蝗虫的发育,则 C 对农作物的危害最严重 D . 若表示蚕的发育,则设法延长 C 期能提高蚕丝产量
  • 11. (2021七下·丽水月考) 鲟鱼是体型大、寿命长的一种淡水鱼(如图),开发利用价值极高。目前,人们已掌握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的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鲟鱼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B . 鲟鱼体型大,属于体内受精的胎生动物 C . 寿命长的原因是遗传物质不断发生变异 D . 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属于克隆技术
  • 12. 如图是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卵巢内进行的 B . 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子宫内完成的 C . ④是在子宫内进行的,发育所需的营养部分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 D . 胎儿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由母体排出体外
  • 13. 田农种植棉花时,要适时摘除主干上顶芽,采取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 . 使营养物质集中供给茎和叶 B . 控制植株高度,防止倒伏 C . 抑制侧芽的发育,多开花结果 D . 促进多生侧枝,多开花结果
  • 14. 下列选项中符合此图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1

    2

    3

    A

    细菌

    真菌

    酵母菌

    B

    卵胎生

    胎生

    卵生

    C

    生殖系统

    子宫

    卵巢

    D

    胚乳

    胚芽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厉害了我的科学家!世界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上海诞生。如图是克隆猴“中中”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克隆猴“中中”的长相最像甲猴 B . 克隆猴“中中”的生命起源千乙猴 C . 为移植后的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乙猴 D . 重组细胞的过程类似于自然状态下的受精过程
  • 16. 冬小麦必须经低温处理才能抽穗,科学研究表明:低温处理的感受部位必须是胚。取数十粒冬小麦种子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给予低温处理,乙组不处理.将每粒种子切为两半,按如图方式粘合(粘合后种子仍有活力),并置千相同且适直的环境中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②不能抽穗是因为没有完整的胚乳 B . 适直环境下,可能抽穗的是①③ C . 小麦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D . 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是子叶
  • 17. (2018·绍兴) 中国人精于饮食,喜食瓜子.图中的甲发育成一粒带壳葵花子,乙发育成一粒南瓜子。葵花子和南瓜子分别是(    )

    A . 果实,果实 B . 果实,种子 C . 种子,种子 D . 种子,果实
  • 18. (2021七下·拱墅期中)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研究人员发现有部分患者康复后会出现味觉和嗅觉消失。对此现象推理正确的是(   )
    A . 存在味觉和嗅觉感受器被破坏的可能性 B . 相应感觉消失主要是大脑中枢适应的缘故 C . 这部分患者嗅觉失调是因为年龄造成的 D . 可以排除因新冠病毒引起的神经损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2分,共56分)
  • 19. (2021七下·秀洲月考) 乌龟、蝮蛇、熊猫、金鱼和蝙蝠这五种动物中,胚胎发育属于卵生是,属于胎生的是,属于卵胎生的是
  • 20. 被世人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华兹荣获2010年诺贝尔生

    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称赞他“帮助全球10%的夫妇免受无法生育的困扰”。

    1. (1) “试管婴儿”胎儿通过胎盘和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
    2. (2) “试管婴儿”在子宫里经过9个多月的生长发育,形成成熟的胎儿。成熟的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
  • 21. 农业上果农经常采用营养繁殖的方式进行花卉和果树的栽培,嫁接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请回答:
    1. (1) 嫁接这种繁殖技术的关键步骤是要确保接穗和砧木两部分的紧密结合。

      如果将桂味荔枝的枝条嫁接到妃子笑的砧木上,那么长出的荔枝是。(填序号)。

      A.桂味荔枝

      B.妃子笑荔枝

      C.杂交品种

    2. (2) 果树通常采用营养繁殖栽培,请你写出一条该种繁殖方式的优点
  • 22. 如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

    1. (1)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填序号),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和雌性激素。
    2. (2) 精子与成熟的卵细胞的结合一般是在(填序号)。如果女性在此处施行结扎手术,就可以达到节育目的。
    3. (3) 胚胎的发育主要是在(填序号)中进行的。
  • 23.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属于(填真核或者原核) 生物。在制作馒头和酿酒的过程中,都需要的微生物是
  • 24.          
    1. (1) 用种植了数十年而一直表现为白色种皮的非甜玉米品种与具有黄色种皮的甜玉米新品种间行种植,若只进行如图甲所示的传粉后,黄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的种皮颜色应该是(选填 “全为黄色”“全为白色”或“黄色与白色各占一半”)
    2. (2) 图乙所示是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②、③、④、⑤组成的胚由胚珠发育而来 B . ⑤胚根在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 C . ③胚芽可发育成新植物体的茎和叶 D . ①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
  • 25. 如图是桃花发育成果实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 (1) 解剖一朵桃花,从外到内的结构依次萼片、、雌蕊(以上两空均填名称)
    2. (2) 图中②和④构成果实,其中②由(填名称)发育而来的。
    3. (3) 不是每一朵桃花都能结出桃子,能结出桃子的花一定     

      ①长有雌蕊;②长有雌蕊和雄蕊;③经历了自花传粉:④经历了传粉:⑤经历了受精

      A . ①④⑤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⑤ D . ②③⑤
  • 26. 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 (1)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兵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乒乓球在试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2. (2)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3. (3) 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选填“甲”或“乙”)实验乒乓球会弹起。
    4. (4) 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选填字母)法。
      A . 推理 B . 类比 C . 控制变量 D . 转换
  • 27.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介质

    声速v (米/秒)

    介质

    声速v (米/秒)

    空气(0℃)

    331

    蒸馏水(25℃)

    1497

    空气(15℃)

    340

    铝(25℃)

    5000

    空气(25℃)

    346

    铁(25℃)

    5200

    煤油(25℃)

    1324

    铜(25℃)

    3750

    1. (1) 指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有的规律:(写出一条即可) 。
    2. (2) 某测量员在空气温度是15℃的环境中利用回声测距离: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秒钟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秒钟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已知声速为340米/秒,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44分)
  • 28. 春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在雨后或浇地后,先给地松土,然后进行播种。某生物学习小组针对这一生活常识设计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以大豆种子为材料),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 (1) 当选择2、5两个编号的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时,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几天后,2号种子萌发了,5号种子没有萌发。根据这一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2. (2) 如果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应选择编号和2的种子做对照实验。
    3. (3) 3号种子没有萌发的环境原因是
    4. (4) 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 29. 柴胡是常用中药材,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但种子萌发难、发芽率低。为了了解柴胡种子萌发与外界因素的关系,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探究不同温度条件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温度(℃)

    种子数(粒)

    萌发数(粒)

    A

    15

    1000

    286

    B

    20

    1000

    536

    C

    25

    1000

    373

    D

    30

    1000

    83

    实验二:探究不同浓度聚乙二醇(浸泡24小时)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实验一中选取种子的方式是     
      A . 随机选取种子 B . 挑选饱满完整的种子
    2. (2) C组中种子的萌发率是%。
    3. (3) 综合以上实验可知:在温度为℃条件下,用浓度为%的聚乙二醇进行浸种处理,柴胡种子萌发率最高。
    4. (4) 柴胡种子萌发难、发芽率低与种皮有关,种皮是细胞经过生长、分裂和形成的保护组织。
  • 30. (2017七下·海宁月考)

    小明家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 (1) 根据生活经验,你的假设是

    2. (2) 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

    3. (3)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

      的距离(cm)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来反映的。

    4. (4)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1. 桑树果实是鸟类的食物之一。科学家对鸟类取食桑树果实、传播桑树种子的行为进行观察,发现含有桑树种子的鸟类粪便几乎遍布整个试验区,且64%着陆在适宜桑树种子萌发和桑树定居的区域,而自然环境中桑树的果实基本散落在树冠直径5米的范围内。

    科学家对三种状态的桑树种子进行萌发实验:带有完整果皮的原始种子(A组)、从鸟类粪便中收集的种子(B组)经过水洗揉搓去除果皮的种子(C组)。具体方法是:三类桑树种子各取25粒粪便均匀置于垫有培养皿中,保持湿润,在恒温培养室中萌发,每组4个重复,以长出2毫米胚根作为种子萌发标志每天统计种子萌发数量的平均值,绘制曲线如图。

    1. (1) 每组各取25粒,并做4个重复的目的是
    2. (2) 每天统计种子萌发数量平均值的目的是
    3. (3) 比较A和C两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
    4. (4) 科学家根据A曲线和C曲线推测,桑树果皮中可能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B、C两条曲线比较接近,可推测
  • 32. 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材料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

    检测环境:手和教室的空气

    实验设计:

    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并盖好密封),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1、2、3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 (1) 设计3号的目的是,它最适合与号实验组合成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2. (2) 科学地讲,3号是否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并说明理由
四、说理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 33. 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至少需要0.1s。现在有一根足够长的铁管,里面装满水。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另一人敲击铁管的另-端,请问你能够听到几次敲打声?请说明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