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吉安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2-05-07 浏览次数:9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36分)
  • 1. (2020八下·渭滨期末)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初心与我国的宪法原则相对应。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
    A .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C .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 . 人民是生产资料所有者
  • 2. (2019八下·南昌期中)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这说明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具有(   )
    A . 一致性 B . 平等性 C . 广泛性 D . 真实性
  • 3.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很多国家机关、单位的名称中都有“人民”两字。这从侧面说明(    )
    A . 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B . 国家机关都是由人民领导的 C .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 . 人民领导一切
  • 4. 肖丽同学在一部法律中看到以下条文:“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部法律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5.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休健康放在第一位,依法履职,全面动员,科学防控,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这充分体现了(    )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们的坚强领导核心    

    ②我国政府坚持依法执政造福人民

    ③我国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④我国切实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 6.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问题座谈会时强调,各级政府要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这表明(    )
    A .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B . 党和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 C . 扶贫济困是最大的人权 D . 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 7.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说明(    )
    A . 国家权力来自人民 B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C . 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国家机构 D . 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
  • 8.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有利于(    )

    ①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②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③反对特权,防止权力滥用    

    ④杜绝一切腐败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 9. 网络直播带货逐渐成中国商品销售新风尚,销售成绩不断创新高。直播中主播散布谣言、传播迷信,兜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有人就直播带货提出将其写进宪法的建议。对于这一建议你的观点是(    )
    A . 不赞成,宪法作为母法,已经包含了有关网购的法律 B . 赞成,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可以严惩网购违法犯罪 C . 不赞成,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只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D . 赞成,宪法作为一切组织和团体的根本活动准则,应该有相关的规定
  • 10. 宪法的生命和权威都在于(    )
    A . 立法 B . 守法 C . 实施 D . 遵守
  • 11.   2021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宪法日”,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国家如此重视宪法,是因为(    )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④宪法是其他法律之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12.   2020年5月22日至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出了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这表明(    )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国人大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13. “宪法修正案顺应党心民心、符合时代需求”、“要更加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我们从网友的评论中懂得了(    )
    A .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一切权利和义务 B .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C .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 . 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 14.   2021年11月14日,山东广播电视台《问政山东》栏目曝光了泰安新泰市葛沟河村斑裂房屋补贴难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火速启动问责程序,对有关人员追责,落实管理责任,把各自工作做到位,让人民群众满意。由此可见(    )

    ①曝光是对行政权监督和制约的唯一途径

    ②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很难实现

    ③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政府要依法行政,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A . ③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④
  • 15. 习近平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维护宪法权威需要保障宪法实施。保障宪法实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加强宪法监督必须(    )

    ①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要相互监督,相互制衡

    ②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和法律的权力

    ③建立健全完备的制度措施,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④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6. (2022八下·滨海月考) 我国宪法规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国家机关是(    )
    A . 人民代表大会 B .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C . 人民政府 D . 监察委员会
  • 17. (2022八下·南宁月考)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申纪兰曾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说话的权利。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的利益,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③人大代表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④在我国,人大代表的地位最高,享有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所没有的特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8.   2020年“宪法宣传周”期间,岛城各学校持续开展“宪法晨读”“宪法进课堂”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上述活动有利于师生(    )

    ①增强宪法意识,养成尊法学法习惯    

    ②自觉践行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

    ③更好地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④认同宪法的价值,信服和尊崇宪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二、简要回答(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每小题6分,共12分)
  • 19.   2020年我们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历经8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个伟大成就,深刻地向世界展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中央坚持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比如深化创新“闽宁模式”东西扶贫协作焕发活力。除此之外,脱贫攻坚还必须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各贫困村两委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带领全群众多次召集村民协商发展出路,因地制宜,不等不靠、开拓创新、艰苦奋斗。

    1. (1) 2021年,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讲话,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一奇迹的实现体现了宪法的什么原则。
    2. (2) 结合材料,说明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至少二点)
  • 20.   2021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宪法日,主题为“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奋力书写法治新篇章”。
    1. (1) 美好生活始于宪法,请根据下面的漫画填空。

      漫画

      寓意

    2. (2) 身为青少年,我们将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三、概括与评析(结合材料,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评析。12分)
  • 21.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小明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以下是他的三则摘抄。

    摘抄一:2018年3月17日上午10点54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进行宪法宣誓,意义深远。

    摘抄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第一条:为了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加强对人民警察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人民警察队伍,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七条: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严禁滥用、超越权力。

    摘抄三:潘某就《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违反有关法律规定一事,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此进行调查研究,要求制定机关对条例规定进行修改。

    1. (1) 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

    2. (2) 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四、探究与实践(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实践。20分)
  • 22. 材料一:2018年3月1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结束后,举行了隆重的宪法宣誓仪式。这是自宪法宣誓制度施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的宪法宣誓活动。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 (1)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为什么要对宪法进行宣誓呢?(至少三点)
    2. (2) 习近平总书记要强调规范权力的运行的依据是什么?
    3. (3) 规范权力的运行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 23. 材料一: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材料二:宪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由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

    材料三:

    法律内容 法律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
    1. (1) 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 (2) 材料三中关于公民受教育的规定,两部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吗?为什么?
    3. (3) 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