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七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科学适应性考...

更新时间:2022-04-21 浏览次数:164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1-10题每题3分,11-15每题4分,共50分)。
  • 1. (2021·金华) 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21年中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主题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实行垃圾分类,节约使用资源 B .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C . 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D . 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 2. 定海七中组织了七、八年级篮球赛,在比赛中同学跃起投篮,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 他用力撞了一下对方的中锋,结果自己反而倒退了好几步,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 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往前飞行,是因为篮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C . 他在起跳后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 球撞击篮板后反弹,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 3. (2021·绍兴) 以可靠的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称为科学推理法。下列结论通过这种方法得出的是( )

    A . ①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 B . ②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 . ③叶片的下表面一般气孔数目较多 D . ④牛顿第一定律
  • 4. 为加强疫情监控,学校在校园入口处设立了红外人脸识别测温系统,若人脸识别通过,则会闭合开关S1 , 若红外测温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则会闭合S2;只有当人脸识别通过、体温在正常范围都满足时,系统才会启动电动机打开闸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 5. 据报道,科学家已在实验室利用催化剂,实现常温常压下将甲酸分解制出氢气。其变化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 . 甲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克 C . 丙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2:1 D . 由乙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单质
  • 6. (2019·衢州) 如图为小科与妈妈在牛排馆用餐的对话:

    小科叙述中的?”可能是(   )

    A . 加热还原氧化铜反应时通入足量氢气 B . 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C .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 D . 将氧化钙转化成氢氧化钙时要加入水
  • 7. 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地震中,某伤员上臂受伤出血,血色鲜红,血流速度快.你认为伤到的血管及正确的止血方法是( )
    A .   动脉、在伤口的远心端压迫止血 B . 静脉、在伤口的远心端压迫止血 C . 动脉、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 D . 静脉、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
  • 8. 如图是中国天眼的日常维护装备:“微重力蜘蛛人”,设备最主要部分是一个直径超7m的氮气球,下面悬吊着“蜘蛛人”,人靠浮力达到在“大锅内”“行走”的平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于氮气球受到了很大的浮力,所以减小了人的重力 B . 当人静止在反射面板上时,人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蜘蛛人的手脚上都有宽大的轻质板,这是为了减小人对反射面板的压强 D . 人手轻碰面板后,会往前运动,这是由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
  • 9. 下列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1g白磷、1g红磷分别放入两支带塞的试管中,再将试管同时浸入约80℃的热水里,只有白磷燃烧

    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B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

    二氧化碳是一种酸

    C

    在常温常压下,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该条件下,燃烧更剧烈

    氧气的浓度越大硫燃烧得越剧烈

    D

    将铁粉、硫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后,所得固体物质不能被磁铁吸引

    铁粉已跟硫粉发生了化学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在找到要观察的物象后,通过调节②来使物像更清晰 B . 乙图消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是② C . 丙图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D . 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
  • 11. 厨房里有一把多功能剪刀,右图中标注了该剪刀的相关用途,下列有关用途剪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 做启瓶器使用时,它是一个费力杠杆 B . 做剪刀使用时,物体越远离0点越省力 C . 做削皮刀使用时,刀刃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把果皮削掉 D . 做挤压钳使用时,挤压齿尖锐,是为了增大压力把果壳挤开
  • 12. 喷水鱼因特殊的捕食方式而得名,能喷出一股水柱,准确击落空中的昆虫作为食物。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喷水鱼看到昆虫像的光路图的是( )
    A . B . C . D .
  • 13. 如图是2020年4月10日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生产基地拍摄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样品。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对分离的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减毒灭活处理可用来生产疫苗 B . 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 C . 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 D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
  • 14.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列有关生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输精管 B . 自然的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的输卵管内 C . 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自己的器官进行呼吸 D . 试管婴儿技术进行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 15. 我们可通过建立图像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间的量的相互关系,图像是一种表示方法,也是了解化学反应的“窗口”。现一烧杯中含有HCl和CuCl2的混合液,现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混合液中直至过量(CuCl2 , 溶液看成中性),则反应中各个量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丁 B . 乙、丙、丁 C . 甲、丙 D .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 16. 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

    1. (1) 乙中溶液(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
    2. (2) 若丙中无晶体析出,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0.1%)
  • 17.   2021年5月26日,迎来2021年度最盛大最奇美的天象!月全食+超级月亮+蓝月+血月--精彩叠加上演!杭州市民纷纷走到户外,观景赏月。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发生最奇美天象时,地球运行到“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的之间,此时杭州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2. (2) 当地球位于图一中C位置时,我国正处于(节气)
  • 18.   2021年4月19日,上海国际车展媒体日首日,特斯拉的展上出现一位穿着“刹车失灵”和特斯拉标识T恤的女士进行维权。当日,该女士站上特斯拉车顶,情绪十分激动,并做出敲打车顶的行为,喊着“特斯拉刹车失灵”。制动能量回收是特斯拉电动汽车的重要技术之一。
    1. (1) 电动汽车的可逆电机在汽车减速或制动时,电源自动停止供电,此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是:;电动汽车汽车行驶过程中,司机和乘客都需要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减小司机和乘客由于带来的危害。
    2. (2) 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是电动机,它利用的原理是: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 19. 凤尾鱼俗称“子鲚”(见图1),属名贵的经济鱼类,每年的5月至7月,凤尾鱼将聚集温州瓯江沿上游洄游繁殖。

    1. (1) 图2为脊椎动物的部分检索表,与凤尾鱼对应的是(填字母)。
    2. (2) 图3为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为生态系统的成分,则凤尾鱼属于图中的
    3. (3) 凤尾鱼和带鱼长的完全不同,这一性状是由控制的。
  • 20. (2020九下·瑞安月考) 老师用图1所示实验装置加热试管使水沸腾时,发现试管上方的小风车开始不停地转动;

    由此引出以下问题,请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 (1) 图1实验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2. (2) 图1实验中能量转化方式与图2中汽油机的哪个冲程相同?。(选填“甲”、“乙”、“丙”或“丁”)
  • 21.   2021舟山群岛马拉松在普陀大剧院鸣枪起跑。设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健身跑(约5km)、家庭跑(约2km)等四个项目,赛事规模16000人。

    1. (1) 选手在比赛中会出现气喘吁吁、全身冒汗现象,此时皮肤下的血管于图甲中的(选填“A”或“B”)状态。
    2. (2) 图中能表示选手在比赛中体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选填“a”或“b”)。
  • 22.   2021年3月26日,我国首次通过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到南、北半球火星侧身影像,化学材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1) 探测器天线骨架涂有一层聚酯纤维网,聚酯纤维属于(填“金属材料”、成材料”或“复合材料”)。
    2. (2) 天问一号在火星着陆后,将利用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作为其动力,制取砷化镓(GaAs)的化学原理为: 的化学式为.
  • 23.   2021年1月10日14时,山东烟台栖霞市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2名工人被困井下,截至25日,事故共有11名矿工获救。刚被救援出的工人,身体衰弱,各个脏器处在很衰竭的情况下,不能马上进食进行恢复,需借助输葡萄液进行进行早期康复.葡萄糖液中的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学式是C6H12O6 . 葡萄糖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量。试回答:
    1. (1) 葡萄糖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
    2. (2) 血浆中的葡萄糖叫血糖,右图是A、B两人在用餐后几小时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A、B两人中是正常的.
    3. (3) 若每克葡萄糖分解时产生的热量为17.15千焦.在静卧休息的情况下,某中等身材的男子一昼夜需要消耗约5858千焦的能量.若他由于某种疾病不能进食,只能靠输液维持,则一昼夜内至少需输入5%葡萄糖溶液      .
      A . 约13600mL B . 约6800mL C . 约3400mL D . 约1700mL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15空格,前5空每空2分;其余每空3分,共40分)
  • 24.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为探究“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某兴趣小组制作了如图甲所示装置:用干燥、透明的密闭容器模拟大棚,其内放有一株吊兰,传感器测定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在室温25℃时,将装置放在有阳光照射的窗台上,容器中二氧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ppm表示百万分之一)。请回答:

    1. (1) 实验中发现容器内壁附有较多水球,这些水珠主要通过吊兰的作用产生;
    2. (2) 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3. (3) 要提高大棚内作物产量,可适当增加大棚中CO2含量,写出一种具体方法
  • 25.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某次实验过程中,小敏移动光屏直到出现清晰的像,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2. (2) 实验一段时间后,原为成在光屏中央的像,“跑“到图甲所示的位置。下列操作可以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的有

      ①光屏上移一段距离      ②蜡烛下移一段距离      ③透镜下移一段距离

    3. (3) 研究好成像规律后,小敏模拟了近视和远视的矫正,图乙中,小敏给透镜A戴上“眼镜“(凸透镜B),光屏上刚好出现清晰的像,摘下”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如图丙所示,若要通过移动蜡烛使像再次清晰,应将蜡烛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 26. 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提供给各小组的实验器材如下:规格为“3.8V的小灯泡、学生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20Ω1A”)、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1. (1) 小戴同学连接的实物如右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都不发光。经甲(检查,发现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这根错误连接的导线上打“x”并补画一根导线,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
    2. (2) 小柴按图甲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伏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3. (3) 小郁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正准备拆除电路结束实验时,同组的小吴提出,在调节变阻器滑片使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很难准确指示,由此可能造成一定的测量误差,她认为只要对电路稍作改动,就能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度。请你帮小红阐述她的修改方案:

      反思:实验原理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途径来完成实验。

  • 27. 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某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在研究了气体检验专题内容后,认为气体检验的关键是干扰气体的界定,判断标准是对后续实验是否会产生干扰。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解决“气体检验”类问题建构了如下思维模型:

    【模型应用】同学们为检验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产物成分,应用思维模型设计了如图甲实验方案(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该方案进行实验。

    1. (1)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B、F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
    2. (2) 图甲实验方案中,装置C和D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环节;

    3. (3) 【改进创新】小金同学认为,原气体产物中的CO2对CO的检验不会产生干扰,于是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对图甲方案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去掉B、C、D装置,替换F、G装置,改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对该气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在实验中,小金先从A处通一段时间混合气体,再点燃E处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也实现了气体产物成分的检验。实验中,小金在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其目的是
  • 28. (2018·南湖模拟) 某同学在学习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后,想对“研究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进行改进,重点研究植物呼吸作用中物质和能量转化的特点,于是与同桌小明一起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设计,回答相应问题。

    实验步骤: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将萌发的种子放在甲装置中,煮熟的种子放在乙装置中,记录温度计的初始温度,将装置放在暗处几小时。

    c.在两试管中倒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将装置上的导管插入石灰水中,在分液漏斗中注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不与二氧化碳反应)。

    d.观察甲、乙两装置的温度计的读数变化。

    e.分别打开分液漏斗上的活塞,然后打开止水夹,观察两试管中石灰水的变化。

    f.实验完毕后,整理器材。

    1. (1) 请你预测甲、乙装置中温度计示数如何变化
    2. (2) e步骤中的“分别打开分液漏斗上的活塞,然后打开止水夹”,目的是
    3. (3) 实验时,若在d步骤后,打开瓶塞,立刻将点燃的火柴分别放入甲、乙装置中,观察到甲装置中火柴立刻熄灭,乙装置中火柴继续燃烧,这说明
四、计算分析题(本题有6小题,共50分)
  • 29. 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经常可以做很多有趣的实验,图中是王老师利用塑料丝、干燥餐巾纸和PVC塑料管做的“静电章鱼”实验,具体做法如下:

    ①在桌面铺一张白纸,将塑料丝放在纸上,用餐巾纸压上,从根部向前摩擦几次;②用餐巾纸裹住塑料管反复摩擦十几次;

    ③将摩擦过的塑料丝拿着根部向上抛起,塑料管在其下方靠近塑料丝,塑料丝像“章鱼张开爪”一样散开并漂浮在空中。

    1. (1)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在物体之间发生转移(选填“质子”、“中子”或“电子”)。
    2. (2) 摩擦过的塑料丝像“章鱼张开爪”一样散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理是
    3. (3) 某段时间塑料丝静止漂浮在空中分析其原因是                 
      A . 塑料丝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塑料丝静止漂浮 B . 塑料丝的重力和同种电荷间的斥力是一对平衡力,塑料丝静止漂浮 C . 塑料丝的重力大小等于浮力和同种电荷间的斥力大小之后,塑料丝静止漂浮 D . 由于大气压的作用,使塑料丝静止漂浮
  • 30. 在实验室加热32.5g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 (1) 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 (2) 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是(填化学式)。
    3. (3) 完全反应后,把剩余固体倒入100g蒸馏水中,充分溶解,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0.1%)。
  • 31.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我国成为首次火星探测即实现着陆的国家。已知祝融号火星车机身是可升降的主动悬架结构,能自由转向,六个轮子均能独立驱动,火星车的质量为240kg每个轮子与火星的接触面积约为0.2㎡,火星上的吸引力约为地球的1/3,  求:

    1. (1) 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少?
    2. (2) 距离火星10千米的高空巨大的降落伞在火星上空打开,速度骤降,直至安全着陆,在此过程中祝融号火星车重力对它做了多功?
    3. (3) 安全着落后火星车的能量是由4块)每块输出电压为150伏,容量为5000mAh)的电太阳能光电板提供,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太阳能光电板平均每小时每平方米面积吸收太阳能3x105焦,每天能光照10小时,它吸收的太阳能最终有40%能转化为电能,若将其充满电,太阳能光电板的总面积至少为多少平方米?
  • 32. 市场上常见的苏打水有苏打气泡水和无汽苏打水两种。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具有以下性质。

    性质一:2NaHCO3=Na2CO3+CO2↑+H20,(NaHCO3在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

    性质二:NaHCO3+HCl=NaCl+H20+CO2

    1. (1) 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打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无汽苏打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认为他喝人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性质(选填“一”或“二”),理由是

    2. (2) 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想自制苏打水,于是购买了一袋小苏打,包装袋上标注的碳酸氢钠含量是99%。真的有这么高吗?小明取了10克小苏打样品放入装置,逐次加入稀硫酸进行实验,得到相关数据。请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包装袋上的标注是否标准。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序号 反应前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克   10 10 10 10 10
      C装置中溶液总质量/克 100.0 101.1 102.2 103.3 104.4 105.0
    3. (3) 如果去掉装置B,测量结果将会(选填“偏大”或“偏小”)。
  • 33. 空气炸锅,因其烹制食物脂肪含量低,美味酥脆,无油烟为,深受广大市民脊睐。如图甲所示为某品牌空气炸锅,其发热元件为两个电阻,R1=50Ω,R2=220Ω,额定工作电压为220V,发热部分内部电路可简化为图乙所示电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当开关S(选填“断开)”或“闭合”),开关S接(选填“a”或“b”)端时为低温档.
    2. (2) 中温档正常工作时,求流过电阻R2的电流。
    3. (3) 若用此空气炸锅加工薯条,原料薯条温度为20℃,炸熟至少需要达到170℃,一次炸熟200g薯条,加热效率为75%,求烹制一次薯条需要的时间[c薯条=3.63x103J/(kg·℃)] 
  • 34. 疫苗接种被认为是医学科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疫苗研发的主要阶段包括:分离获得毒株→制成疫苗→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审批上市。那么如何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呢?

    【探究目的】探究疫苗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动物实验】

    1. (1) 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中,B组注射的是
    2. (2) 实验结果:仅A组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两组小鼠的其余生理和生化指标说明疫苗X对小鼠是安全有效的。
    3. (3) 交流反思;有研究者认为,通过小鼠实验筛选出的疫苗,还需要用灵长类动物(如猴)实验评估疫苗,进一确认安全有效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从进化角度分析,支持用灵长类动物实验评估疫苗的理由是
    4. (4) 【临床试验】疫苗X的生产上市还需要经过三期的临床试验:

      分组

      志愿者

      患病数

      疫苗组

      10000人

      8人

      安慰剂组

      10000人

      160

      结果分析:III期临床试验在疫区招募了20000名志愿者,试验结果如表所示,则该疫苗保护率是

      注:疫苗保护率=(安慰剂组患病率一疫苗组患病率)÷安慰剂组患病率。

      【社会参与】接种疫苗是对抗新冠疫情最有效的防范措施。当接种疫苗达到一定比率后就可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疫情蔓延,因此接种疫苗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健康,更是为了全社会的健康。我们每个公民都应尽打快打疫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