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

更新时间:2022-04-18 浏览次数:1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2分)
  • 1.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分分合合继秦朝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之后,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的局面,再次实现大一统的是(    )
    A . 隋朝 B . 宋朝 C . 明朝 D . 清朝
  • 2.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
    A . 隋文帝时期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 B . 隋炀帝时期创立进士科 C . 唐太宗时期增加考试科目 D . 武则天时期创立殿试制度
  • 3. 隋炀帝在位约5000天,其中巡行和亲征占去了2050余天,在江都滞留了1100余天,在都城仅待了230余天。隋炀帝的这些行为(    )
    A . 有利于隋朝的统一 B . 促进运河的修建 C . 加强南北方的交通 D . 加速隋朝的灭亡
  • 4. 古代《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炀”是古代中国最差的谥号了。隋炀帝得到这个谥号主要是(    )
    A . 设置进士科 B . 不恤民力,奢侈无度 C .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D . 渡江灭陈,完成统一
  • 5. 唐朝建立的时间是(    )
    A . 公元前221年 B . 公元25年 C . 公元581年 D . 公元618年
  • 6.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统治者励精图治,出现了多个盛世时期。其中唐太宗开创的盛世是(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 7. 唐太宗对自己的功过评价,《资治通鉴》有这样的描述:“益多损少,故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下列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而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

    ①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②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③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⑤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⑤
  • 8. (2021七下·滨海期末)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说明他已经认识到(   )
    A . 选拔人才的重要 B . 社会危机的严重 C . 偏信则暗的危害 D . 人民群众的重要
  • 9. 有研究指出,隋炀帝为“富国强兵”而与民争利,造成“国富民穷:这最终导致王朝(    )
    A . 富国民安 B . 走向灭亡 C . 积贫积弱 D . 中兴之治
  • 10.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 . 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 . 是中国历史唯一一个女皇帝 C . 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 . 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
  • 11. 他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如图是他的作品《步辇图》。这位画家是(    )

    A . 张择端 B . 王羲之 C . 阎立本 D . 辛弃疾
  • 12. (2018七下·响水月考) 下面是唐朝时期的艺术作品,如果为这些作品命名为一个主题,合适的一项是(    )

    A . 开明的民族关系 B . 开放的社会风气 C . 繁荣的农业发展 D . 高超的艺术水平
  • 13. 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写道:“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激情飞扬 B . 该诗描绘了冶金矿场欢快劳动的生动场景 C . 该诗饱含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D . 李白诗歌成就辉煌,被称为“诗史”
  • 14. 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家百余里,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首诗主要反映(    )
    A . 宦官专权的严重 B . 安史之乱的影响 C . 黄巢起义的破坏 D . 五代十国的更迭
  • 15. 造成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根源是(    )
    A .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B . 民族政权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C . 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扩大 D . 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二、材料题(共3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10分)
  • 16. (2021七下·铜川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摘编自乌廷玉《隋唐史话》(上)
    材料二:唐朝有个有名望的和尚叫鉴真,本名叫淳于,是扬州江阳人,14岁出家为僧。……在天宝元年,接受日本普照和尚的邀请,东渡日本。但是东海风急浪高,有时翻船、有时缺少粮食、有时失去方向。经历了12年,5次渡海都没有成功。那时鉴真已经失明,只有志向始终没变。天宝十二年,终于到达日本,第二年在奈良东面建起了戒台,教授佛教的清规戒律。
    材料三:贞观元年,他从长安启程去天竺求法,途经今新疆及中亚各国,历经艰险到达今印度地区。他遍游五天竺,走访天竺名僧,潜心研究佛教经论,在佛学中心那烂陀寺(今印度伽雅城西北).师从戒贤研究佛学,以后代替戒贤为众僧讲经说法。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影响。
    2. (2) 材料二体现了鉴真的哪些优秀品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鉴真东渡日本的意义。
    3. (3) 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在促进唐朝与外国的友好交往中作出的贡献。
    4.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唐朝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特点。
  • 17.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它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唐朝时,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摘编自教科书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四:唐三彩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博得各国人民的赞美,一时之间群起仿制。朝鲜出现了以日常器皿为主的“新罗三彩”。日本出现的“奈良三彩”,深受皇室、贵族的喜爱。波斯出现蓝色调的“波斯三彩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等国都曾有唐三彩出土。

    -——《略探唐三彩的人文价值》

    请回答:

    1. (1) 材料一的诗句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他实行了哪些改革?(列出一方面即可)
    2. (2)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什么作用?
    3. (3) 材料三的唐诗体现了哪种选官制度?概括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所做的贡献。
    4. (4) 根据材料四,列举唐三彩被各国仿制的典型例子,并概括唐三彩的外传对亚欧各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 18. (2021七下·东昌府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初年,中央禁军仅12万人,而边境十个军镇拥兵49万……胡人出身的边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兵15万……唐玄宗自杨贵妃入宫之后沉湎于声色之中,出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现象。

    材料二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材料三  黄巢起义后,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的地方官吏处斩。

    材料四  (在五代十国时期)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各封建割据者为争权夺地长期混战,黄河流域尤其严重,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产生的影响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黄巢起义对唐朝社会产生的影响
    4. (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五代十国时期封建割据者的混战带来什么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