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1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2-04-18 浏览次数:5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初年实行(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2. 班固《汉书》卷九十六“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耆。”上述这段材料记述的是“丝绸之路”的(   )
    A . 产生背景 B . 主要行人 C . 路线走向 D . 开通前提
  • 3.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记述的“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借东风”等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 巨鹿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 4. 下列人物中与日本长屋王《绣袈裟衣缘》诗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相关的是(   )
    A . 张骞 B . 玄奘 C . 鉴真 D . 郑和
  • 5. 唐朝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名句,宋代却出现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推行的政策是(   )
    A . 重农抑商 B . 用人唯才 C . 以人为本 D . 重文轻武
  • 6. 从下图中能得到的信息是(   )

    A . 全面改革官制,强化皇权 B .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C . 设立厂卫机构,监视官民 D . 防御蒙古族袭扰,修筑长城
  • 7. (2021七下·江州期末) 2010 年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 被誉为“国剧”。明清时期,小说和戏剧深受人民喜爱,主要是因为( )
    A . 人民文化素质很高 B . 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C . 内容反映现实生活 D . 题材高雅不落俗套
  • 8. 下图所示内容的共同主题是(   )

    A . 清初西北边疆得到巩固 B . 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C . 欧洲殖民者的入侵被打败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 9. 下边《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口货物税率变化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 . 闭关锁国政策的延续 B . 鸦片走私的冲击 C . 《南京条约》的签订 D . 自然经济的解体
  • 10. “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到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文集》中这段话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 . 抨击封建旧道德 B . 提倡民主与科学 C . 宣传马克思主义 D . 主张文学革命
  • 11. 下列各项为配合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出的呼声是(   )
    A .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B . 打倒列强,除军阀 C .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 . 土地革命,分田地
  • 12. “当今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材料中的“真诚觉悟”实现的标志是(   )
    A . 九一八事变爆发 B . 卢沟桥事变爆发 C .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D . 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 13. 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与创办京师大学堂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五四运动
  • 14. 下列四幅形势图,反映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诗句的是(   )
    A . B . C . D .
  • 15.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投资比例为58%,交通运输为19.2%,水利农林为7.6%,文教卫生为7.4%,其他为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约为1:7.9。“一五计划”实施的重大意义在于(   )
    A . 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 . 保障了土地改革的完成 C . 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D . 标志着三大改造的结束
  • 16. “改革开放四十年,人民生活乐翻天。谁能忘记 78年,翻天覆地大事变?祸乱从此说别离,幸福由今渐欲显。……”上述歌谣中的“翻天覆地大事变”的起因是(   )
    A . “文化大革命”结束 B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 . 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的建立
  • 17. 下表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应该是(   )

    中共会议

    党的中心工作或主要任务

    中共“一大”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中共“二大”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七大”

    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中共“八大”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十六大”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共“十八大”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中共“十九大”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A .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B . 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发展经济 C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 D . 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
  • 18. “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说明中世纪的大学的兴起(   )
    A . 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B .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C . 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D . 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壮大
  • 19. 下侧漫画反映的是国王的权力受到了约束,约束国王权力的文献是(   )

    A . 《权利法案》 B . 《独立宣言》 C . 《人权宣言》 D . 《共产党宣言》
  • 20.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中说“在一战中,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加入战争,这使他们能够利用在战争中所熟习的军事装备和最新技术去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者;另一方面,由于战争供应的需要和忙于相互厮杀,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A . 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 B . 推动科技进步,战争装备更新 C . 产生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D . 对世界殖民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 21. (2020·岳阳) 2020年5月以来,非洲多国陆续在联合国等多个国际场合发声,力挺中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体现了中非兄弟般的深厚友谊。这种友谊开始于(   )
    A . 开罗会议 B . 雅尔塔会议 C . 万隆会议 D . 日内瓦会议
  • 22. 他(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定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毁灭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这段话说明,推行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
    A . 带领美国走出危机困境 B . 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C . 维护工人阶级某些利益 D . 加强政府对经济调控
  • 23. 下图为苏联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变化示意图,此示意图说明苏联(   )

    A . 商品经济繁荣 B . 工农业协调发展 C . 国际地位提高 D . 工业化成就突出
  • 24. 研究结果显示,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冲突减少40%。联合国的预防性外交和其他预防性行动,避免了许多将发生的战争;此外,联合国还对冲突后的地区采取和平建设的措施。材料强调(   )
    A . 联合国在维护全球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 .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 .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D . 联合国处理全球问题的权威已经无可撼动
  • 25. 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发表著作《寂静的春天》。她在书中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化学杀虫剂对人类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道路”。“另外道路”应该是(   )
    A . 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B . 反对战争,走和平发展道路 C . 发展经济,先发展后治理之路 D . 加强联系,构建命运共同体
二、填空题
三、综合题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都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某地方出了事,就由中央宰相府派一两个人去镇压,行省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 ……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 (1) 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并指出其渊源。
    2.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实施行省制度的原因,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党应经常不断地对工人及一般劳动民众解释中国人民要全面战胜帝国主义,只有推翻统治阶级,才能建立新的革命政权。

    ——1928年《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

    材料二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年春)

    1. (1) 由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本党”这一时期的中心工作是什么?要推翻的统治阶级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推翻它?
    2.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取得了哪些成果?
  •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兴建经济特区成为一个重大突破。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从只有“一条街道、一盏红绿灯、一个小公园”的小镇,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自1980年下半年开始,4个经济特区相继投入开发建设。短短几年时间,特区经济迅速崛起。仅以深圳特区为例,从开始兴建到1983年,就和外商签订了2500多个经济合作议项,成交额达18亿美元,引进了一批设备和技术成果。1983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1倍,财政收入增长10倍多,外汇收入增长2倍。

    ——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 (1) 我国兴建的第一批经济特区除深圳外,还有哪几个?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方式及其成效
  • 34.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是灾难,是创伤。每次战争之后,世界就会出现短暂的调整。请回答:
    1.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做了大量的工作,请将相关内容填入表格。

      会   议

      签订的和约

      作用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2.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形成了“两极”对峙局面。请将相关内容填入表格。

      两  极

      建立时间

      建立的组织

      影响

      以美国为首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以苏联为首

      1955

  • 3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7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表示:“我们一直没有同共产党中国贸易,或者准许同它进行文化上的交流。这些过去一直是,而且现在也是我们的政策。”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1. (1) 由材料一得出,当时美国对中国实行的什么政策?据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2. (2) 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尼克松说这段话的背景是什么?如何实现“关系正常化”的?
    3. (3) 分析上述两段材料并结合近两年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战,你认为美国随时调整对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