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3-18 浏览次数:6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夜幕降临,街道两旁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 B . “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 C . 青铜受热熔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D . 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
  • 2. 2006年11月25日13时50分,鸡西市恒山区远华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经初步调查分析,该起事故是由于违规、违法生产引起的.在煤矿的矿井里,为了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  )


    A . 进矿井时,先做灯火实验   B . 戴呼吸面具 C . 准备好灭火器材   D . 通风并严禁烟火
  • 3. (2016九上·赫章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4. 新电灯泡的玻璃上常有一点暗红物质以除去灯泡内残留的氧气,该物质是(   )
    A . Cu2O B . Fe2O3 C . 红磷 D . 铜粉
  • 5. (2016·深圳模拟) 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   )
    A . B . C . D .
  • 6. (2015九上·庆阳期中) 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A . B . C . D .
  • 7. 学习化学时会遇到很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B . 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质量一定相等 C .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相等
  • 8. 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的粒子可用2H2表示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20九上·砚山期末)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 . 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 . 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 . 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 D . 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
  • 10.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一种新型毒品K粉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氯胺酮,盐酸氯胺酮的化学式为C13H16ONCl,它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损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青少年应该远离毒品 B . K粉是纯净物 C . 盐酸氯胺酮由五种元素组成 D . 盐酸氯胺酮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 11. 在相同温度下,在盛有等质量饱和食盐水和不饱和食盐水的两只烧杯中,各放一个完全相同的乒乓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B . 两个乒乓球受到的浮力相同 C . 两个乒乓球高出液面的部分不相同 D . 两只烧杯中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 12. (2020九上·内乡期末) 臭氧(O3)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O3),即O2→O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O2和O3都是单质;②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③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④相同质量的O2和O3 , 所含分子的数目相同;⑤相同质量的O2和O3 , 所含原子的数目相同。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⑤ C . ②③⑤ D . ②③④
  • 13. 下列变化中一定有氧气参加的是(  )


    A . 爆炸 B . 化合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氢气的验纯
二、多选题
  • 14. 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氢氧化钠固体(   )
    A . 潮解 B . 风化 C . 与二氧化碳反应 D . 与氧气反应
  • 15. 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钾、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式样少许溶于水,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物质的组成中(   )
    A . 一定有K2SO4 B . 一定有NaCl C . 一定有Na2CO3 D . 可能有NaCl
三、填空题
  • 16. 在H、O、C、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 (1) 可作建筑材料的盐
    2. (2) 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
    3. (3) 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17. 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 (1) 铝是一种活泼金属,但铝制品却不易锈蚀,其原因是 ;
    2. (2) 在建筑工地上,我们常常看到:傍晚下班前,工人师傅通常在用剩的石灰浆上覆盖一层沙土,以便第二天再用,其原因是 .
  • 18. 为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我市部分县区将较分散的学校集中到县乡。为了使学生能合理的善食,学校食堂都尽力按营养标准配比。下表为某校食堂某天午餐部分食谱。

    主食

    荤菜

    素菜

    米饭

    红烧猪肉

    炒黄瓜、炒胡萝卜

    1. (1) 食谱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富含维生素的是(填一种),米饭中主要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
    2. (2) 食堂常使用铁强化酱油,酱油中加铁强化剂是为了防止
    3. (3) 大米如保存不当会发生霉变,霉变的大米____。
      A . 可以食用 B . 蒸煮后可以食用 C . 绝对不能食用
    4. (4) 同学给学校食堂的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____。
      A . 主食中补充粗粮 B . 多提供油炸食物 C . 适当提供水果
  • 19. 最近学校周围空气污染严重,逗逗同学想测定一下校园内雨水的酸碱度:
    1. (1) 正常的雨水显酸性,pH在以下的称为酸雨;
    2. (2) 用pH试纸测定雨水酸碱度的方法为
    3. (3) 请你对减少酸雨的危害提一点议
  • 20. 化学实验如果不按要求操作就会出现误差或事故,以下操作的目的是:
    1. (1)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中,红磷过量的原因是
    2. (2) 测定某酸溶液的酸碱度时,pH试纸不能润湿的原因是
    3. (3) 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金属表面必须打磨干净
四、简答题
  • 21. 金属铜和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工业上用铜屑和浓硝酸为原料制取硝酸铜,在实际生产中,需把浓硝酸用等体积水稀释.试简答:

    1. (1) 用稀硝酸而不用浓硝酸的原因:
    2. (2) 从经济效益和环保角度考虑、设计制取硝酸铜的最适宜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22. 某化学反应可用以下漫画图示表示,请根据图示回答:

    1. (1)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反应。
    2. (2) 该反应生成的物质属于。(填物质分类)
    3. (3) 分析以上漫画图示,你还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 23. 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进行了以下实验:

    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1

    镁粉和铁粉分别与5%盐酸反应

    镁粉产生气体快

    2

    铁粉和铁粉分别与10%盐酸反应

    铁粉产生气体快

    3

    铁片分别与5%盐酸和10%盐酸反应

    10%盐酸产生气体快

    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有:

    因素一:

    因素二:

    因素三:

  • 24. 夏天来临,同学们又可以畅饮汽水了。请回答如下问题

    1. (1) 汽水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使更多的二氧化碳溶解?
    2. (2) 在贮存玻璃瓶汽水时,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的原因是什么?
    3. (3) 家庭中自制汽水,除了选择食醋、糖、等原料外,还必须加入少量小苏打。加入小苏打的目的是什么?
  • 25.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将一根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在一起,接通电源后,灯泡是否发亮?这个实验能证明石墨的哪项物理性质?此性质还有哪些用途?

  • 26. 向盛有一种固态物质的试管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有气泡产生。试推测固态物质可能是哪几种?相应加入的无色溶液分别是什么?(答出三种反应物类别不同的推测)

  • 27.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历史上罕见的气象事件,其发生概率通常小极小,可以分为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干旱、极端降水等几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发生变化,呈现出增多增强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遏制它的发展?

五、综合题
  • 28. 已知A、B、C、D是四种化合物,甲、乙、丙是三种单质;A是含碳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0,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1. (1) 写出A、C、甲、乙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AC

    2. (2) 写出物质D与甲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 29. 下列实验仪器可供实验室设计制取气体时选用,其中铁架台、铁夹和胶塞等已经省去。

    1. (1) 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H的作用是
    2. (2) 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请利用以上仪器,设计一套制取和收集纯净的O2的装置,其仪器组合是(填字母);
    4. (4) 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时开始收集氧气。
  • 30. 以下为实验室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

    1. (1) 试管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2. (2) 试管2中的植物油的作用是什么?
    3. (3) 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 31. 某实验小组探究碱和盐的反应,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 (1) 加入碳酸钠后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如果未出现预期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3. (3) 实验达到了预期效果后,同学们对试管内剩余溶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①: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②: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你认为还有什么可能

    4. (4) 【设计实验】

      甲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猜想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猜想①成立

      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观察到

      猜想①成立

      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

    5. (5) 请你根据你的猜想完成实验设计:

      猜想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六、计算题
  • 32. 酒楼的食品在制作时常加入味精,味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一谷氨酸钠,其化学式为C5H8NO4Na,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9。右表为某酒楼常见食品中味精的含量,根据题中的信息计算:

    食品名称

    500g食品的味精含量/mg

    春卷

    400

    排骨

    240

    水饺

    130

    1. (1) 谷氨酸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钠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元素,在人体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液(填“内”或 “外”)。
    2. (2) 若某同学一次吃了200g春卷,则他会食用mg味精,其中含钠元素的质量为m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33. 将10g碳酸钠溶液与29.1g氯化钡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的质量为29.25g.试计算:
    1. (1) 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是g.
    2. (2) 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