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2-03-02 浏览次数:1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面粉遇火发生爆炸 B . 酒精燃烧 C . 用氮气制硝酸 D . 胆矾的研碎
  • 2. 下列标志与安全无关的是(   )
    A . B . C . D .
  • 3. 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稀有气体—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B . 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5:1 C . 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其难溶于水的性质 D .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 4. 氯化铵(NH4Cl)是一种常用氮肥。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1 B . -3 C . +3 D . +4
  • 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B . 氧气用于气焊 C .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 . 天然气用于发电
  • 6. 下列区别各组物质的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A . 通过观察颜色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B . 用燃着的木条区别N2、O2、CO2 C . 用澄清石灰水区别CO和H2 D . 用蒸馏水区别碳酸钙粉末和氯化钙粉末
  • 7.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过滤 B . 加热液体 C . 连接导管 D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8.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B . 只有电解水的实验,才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 .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 9.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有白色固体生成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黄色火焰,有大量白雾生成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 . 把光亮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变红,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蓝色
  • 10.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氯酸钾 B . 氧气 C . 二氧化硅 D . 氢氧化钠
  • 11. (2019·泰州) 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C . 铷原子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D . 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
  •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工厂的锅炉用煤常加工成粉末状,目的是减少煤的浪费,节约能源 B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需要点燃,所以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反应 C . 潮汐能、氢能、天然气、核能均属新能源 D . 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发出爆鸣声,说明该气体是和氧气的混合气
  • 13. 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原子核由a和c构成 B . 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等 C . 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等 D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和b上
  • 14. 下列关于NaCl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组成:由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组成 B . 类别:属于化合物 C . 用途:根据氯化钠的组成,预测其有可能用作制取氢氧化钠的原料 D . 制得:金属钠与氯气反应
  •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外电子数 B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C .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其原子的核电荷数 D . 分子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
  • 16. 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只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B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其化学性质不同 C . 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D . 碳单质都是黑色固体
  • 1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和分子数目 B . 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和铜粉的质量相等 C .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D . 8g氢气和32g氧气反应,可生成40g水
  • 18. 如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 B . 在该结构示意图中n=6 C . X是非金属元素 D . X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X-
  • 19.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0. 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在灼热的的CuO中通入H2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H2具有还原性

    B

    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与H2O发生了反应

    C

    点燃酒精,将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小烧杯内壁有水珠

    酒精含有氧元素

    D

    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

    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生成

    硫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21.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用途,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 (1) 在干冰、石墨、活性炭、氢气等物质中,可用作固体润滑剂的是;可用作汽车燃料的是
    2. (2) 写出碳的一种用途及其对应性质:用途,性质
  • 22. 用化学用语表示。金属钾;4个镁离子;氧化铝;硝酸钡
  • 23.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1. (1) 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的产品之一是
    2. (2) 根据煤的组成元素可知,其燃烧时会排放出(填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也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3. (3) 煤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方法之一。先将煤制成焦炭,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碳中和”是指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中,有助于促进“碳中和”的是____(填标号)。
      A . 大力植树造林 B . 捕集、利用和封存CO2 C . 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D . 广泛使用太阳能、风能
  • 24. 认识物质的组成,并从微观角度来了解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都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 (1) 从宏观角度看,甲烷由组成;从微观角度看,甲烷由(填微粒名称)构成。
    2. (2) 从分子角度看,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是
    3. (3) 小明同学在课外活动中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在纸花上滴加酚酞溶液,再用一个玻璃杯将该纸花和装有浓氨水的敞口玻璃瓶罩住,观察。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从微观角度看,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②实验中,倒置的玻璃杯上方主要存在什么种类的微观粒子呢?请在图中补充完整(粒子数目不作要求)。

    4. (4) 下图表示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CO的微观过程。

      ①请在A、B中画出相应的微观粒子图

      ②保持CO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25. 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是工业上炼铜的主要原料。请计算:
    1. (1) CuFeS2中,铜、铁、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2. (2) CuFeS2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 (3) 千克CuFeS2中含有32kg硫元素?(写出计算过程)。
  • 26. 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 (1) 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以上示意图中,A池的作用是

    2. (2) 取2个烧杯,各盛半烧杯浑浊的天然水,向其中1个烧杯中加入3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观察。

      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对该现象的解释是

      ②实验结论是

    3. (3) 如图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

      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导管b较长,其作用是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将,用,若观察到,说明气密性良好。

  • 27. 为验证“氧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制氧气的速率,其本身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小红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①称取1.5g氧化铁装入试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②在上述试管中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③待实验②的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④待实验③的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新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⑤把实验④中的氧化铁过滤出来,洗净、干燥、称量。

    请回答:

    1. (1) 实验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①至⑤中,不必进行的一个实验是
    3. (3) 小明同学认为以上实验方案不完整,还需要补充实验。请你把需要补充的实验的有关内容填写在下面实验报告的空格内。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

三、综合题
  • 28. 碳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1. (1) 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 (2) 在下图所示实验中,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纸花变红,(填“能”或“不能”)因此得出“CO2能与H2O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3. (3) 根据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现“CO→CO2”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计算题
五、综合题
  • 30.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或装置。

    1. (1) 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利用以上仪器或装置制取CO2 , 需要的仪器或装置是(填标号)。
    2. (2)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要增加的仪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用F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3. (3) 一氧化氮(NO)气体在常温下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气体。实验室收集NO,可用的装置是(填标号)。
  • 31. 为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小明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并在实验中观察到:A中白磷燃烧,B中白磷不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1. (1) 白磷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写出三点)。
    2. (2) 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
    3. (3) A中,X是需在烧杯中加入的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B中的Y是(填物质名称)。
    5. (5) 实验后,若将A中试管倒置于水中,去掉橡胶塞,观察到的现象是,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