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2-02-25 浏览次数:6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滴水成冰 B . 立竿见影 C . 云腾致雨 D . 腐草为萤
  • 2.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B . 天然气难溶于水,可用作燃料 C . 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使硬水软化
  • 3. (2021·陕西) 下列关于H2、H2O、H2O2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均含有1个氢分子 B . 均含有2个氢原子 C . 均含有氢元素 D . 均含有2个氢离子
  • 4. (2021·成都) 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是(   )

    物质

    分子个数

    体积

    0℃/101 kPa

    20 ℃/101 kPa

    0℃/202 kPa

    17 g 氨气

    约6.02×1023

    22.4L

    24.1L

    11.2L

    A . 氨分子质量很小 B . 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分子在运动 C . 温度升高,氨分子体积变大 D . 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 5. 对CO2、CO、H2CO3、NaHCO3、Na2CO3五种物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 CO2、CO都属于氧化物 B . H2CO3、NaHCO3都属于酸 C . NaHCO3、Na2CO3都属于盐 D . NaHCO3、Na2CO3溶液都显碱性
  • 6. 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 .    氧化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化合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 7. (2021·盐城) 两种固体物质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40gNaCl、40gKCl两份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各倒入100g50℃蒸馏水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甲中加入的固体是NaCl B . 乙中溶液的质量是140g C . 50℃时,甲中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D . 分别将甲、乙中的溶液降温至10℃,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8.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只需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是(   )
    A . BaCO3→Ba(OH)2 B . Na2SO4→NaCl C . Fe→Fe2(SO4)3 D . CuO→Cu(OH)2
  • 9.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物

    B

    除去KCl溶液中的MgCl2

    滴加适量Ba(OH)2溶液

    C

    鉴别固体NaOH与NH4NO3

    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

    D

    分离KNO3、NaCl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某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Na+、Cl、Ca2+、Ba2+、SO、CO , 现取两份等质量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⑴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⑵第二份加足量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 . 一定存在Na+ B . 一定存在CO , 可能存在Ba2+ C . 一定存在Cl D . 一定存在SO , 可能存在Ca2+
二、填空题
  • 11.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1. (1) 2个亚铁离子
    2. (2) +7价氯的氧化物
    3. (3) 2个碳六十分子
    4. (4) 硝酸钾溶液中的阴离子
  • 1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上图A中可知,NH3分子中质子数是
    2. (2) B~F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写字母序号,下同),B~F中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 13. 根据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 (1) 实验一:自制简易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
    2. (2) 实验二:

      ①两套装置中作用相当的仪器:漏斗与(填“b”“c”或“d”)。

      ②装置改进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同样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冰块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C.比原装置得到的蒸馏水更纯

      D.利用太阳光、塑料袋、矿泉水瓶等作替代品可在户外自制饮用水

三、综合题
  • 14. 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工业上常利用海水提取粗盐(含CaCl2、MgCl2等杂质)。然后进一步得到精制食盐,并广泛用于氯碱工业和侯氏制碱工业等。过程如图所示:

    1. (1) 母液为NaCl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 (2) 试剂X为____(填字母序号)。
      A . NaOH B . KOH C . NaNO3
    3. (3) 滤渣中的物质为(填写物质化学式)。
    4. (4) 加适量盐酸的作用是为了除去(填写物质化学式)。
  • 15. 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CuSO4、Na2CO3、Na2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1. (1) 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的水,过滤得到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
    2. (2) 向白色固体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气泡生成,则原固体中一定有;一定不含有
  • 16.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在实验室中,我们常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

      ①写出a仪器的名称:

      ②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若用装置D收集CO2 , 检验CO2是否集满的方法为

      ③经查阅资料,Na2O2(过氧化钠)通常情况下为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明在实验室用Na2O2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择了B而没有选择C,你认为他选择的理由是,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进气端应选择端(用“b”或“c”填空)。

    2. (2) 操作或保存药品不当,标签常常易损毁。小滨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损毁的无色液体(标签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该瓶液体可能是稀硫酸、Na2SO4溶液中的一种。小滨决定对这瓶液体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为了继续确定该瓶溶液的成分,小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该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许铁粉

      无明显现象

      该溶液不是

      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是Na2SO4溶液

      ③向实验②浊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振荡

      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实验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拓展提升)为防止标签受损,拿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
四、计算题
  • 17. 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物质,广泛存在于细胞核中,嘌呤的化学式为C5H4N4 , 在人体内会被氧化成尿酸,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容易引起痛风。
    1. (1) 嘌呤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2) 嘌呤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18. 小华同学为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烧杯里放入一定质量的大理石,然后分两次加入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大理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

    加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加盐酸的质量/g

    25

    25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g

    2.2

    1.1

    1. (1) 两次加稀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g。
    2. (2) 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