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

更新时间:2022-01-31 浏览次数:5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聊城)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车胎爆炸    B . 剪纸成花    C . 瓷碗破碎    D . 食物腐烂
  • 2. 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   )

    加热:使用后吹灭,并盖上灯帽

    吸取液体:滴管口向上防止液体流出

    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

     

    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置在天平上

    A

    B

    C

    D

    A . A   B . B   C . C   D . D
  •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 . 实验室常用酒精作燃料 C . 铜、铝用于制作导线 D . 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
  • 4. 下列排放或释放到空气中的物质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
    A . 汽车尾气形成的烟雾 B . 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C . 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D . 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 5. 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打开止水夹后,进入瓶内的水不足瓶内空间 。下列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 红磷过量 B . 装置漏气 C . 红磷不足 D . 装置未冷却
  • 6. (2020·锦州) 下列客现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金属很难被压缩——分子间没有间隔 C . 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 .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7. 下列记录的实验数据正确的是(   )
    A . 用托盘天平称得4.5 g的NaCl固体 B . 测得纯净的氧化铁中铁的含量为85% C . 用10 mL量筒量得8.75 mL的水 D . 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水温为20.65 ℃
  • 8. (2020九上·揭阳期末)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含有多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 .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 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所以由H、O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水 D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 9. “观音素麻花”是四川遂宁特产,因其“香酥、嘎嘣脆”深受八方游客们喜爱。主要采用优质面粉和小磨香油(含油酸,化学式为C18H34O2)等制成。下列关于油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油酸由3种元素组成 B . 油酸中含有氧分子 C . 油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1个油酸分子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 10. 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分别属于①②③的(   )

    A . 氯化氨  五氧化二磷  氢氧化钙 B . 氧化钙  洁净的空气  氮气 C . 液氮    氢氧化钠    干冰 D . 铜绿    酒精        水
  • 11. 那韦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下列有关达芦那韦(化学式为C27H37N3O7S)说法正确的是(   )
    A . 达芦那韦由五种元素组成 B . 达芦那韦由75个原子构成 C . 达芦那韦中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 达芦那韦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7∶37
  • 12. (2020九上·陇县期末) 2020年5月12日是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B . 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C . 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前行 D . 加油站内可拨打或接听电话
  • 13.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 .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C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 14. (2018九上·江宁月考) 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 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 . 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 表示 D .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1
  • 15. (2021·梅河口模拟) 我国颁布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严格规定了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的溴酸盐指标限量,过量添加溴酸钾(KBrO3)会致癌,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3 C . +5 D . +6
  • 16.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饮用水消毒剂。该物质跟水能发生歧化反应:2ClO2+H2O=X+HClO3 , 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 . HClO B . HClO2 C . HCl D . O2
  • 17. 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金属镁Mg B . 氧化铝AlO C . 干冰CO D . 碳酸钠NaCO3
  • 18. (2020九上·新民期中)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 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 B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 . 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D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 19.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A . 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 B . 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加热前没有将试管外壁擦干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 .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五分之一——红磷过量
  • 20.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元素观: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 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C . 变化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D . 守恒观:24g镁和32g氧气反应,生成56g氧化镁
二、填空题
  •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钙元素;②2个氯原子;③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④硫酸根离子

  • 22. 选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D.稀有气体

    1. (1) 可用于医疗急救供给呼吸的是
    2. (2) 可制成霓虹灯的是
    3. (3) 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的是
  • 23.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 H

    2 He

    3 Li

    4 Be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从1到18号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 (1) 11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该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 (2) 1号、6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某种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该物质与石油产品、煤相比属于更(填“清洁”或“不清洁”)能源。
    3. (3) 8号、16号元素形成的常见气态化合物是形成的主要物质。
三、综合题
  • 24. 如图是A、B、C、D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表示物质的转化关系,“-”表示相互反应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常温下A 、B、C为气体,D为黑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若常温下A为固体,B、C、D为氧化物;则C的用途是;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 (1) 写出上图装置中仪器的名称:甲;乙
    2. (2) 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可以选择(填装置编号)。
    3. (3) 实验室制取CO2通常选择下列药品中的(填药品序号)。通常检验CO2气体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a、稀盐酸      b.熟石灰      c.块状石灰石      d.稀硫酸

    4. (4) 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编号,下同);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可以是
    5. (5) 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 将烧杯换成水槽 B . 导管深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 . 将水换成冰水 D . 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四、计算题
  • 26. 将15克石灰石投入盛有100克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110.6克。试计算:
    1. (1)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 (2)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