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乐胜乡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2-01-31 浏览次数:5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描述的生活现象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 . 火上浇油 B . 燃放烟花 C . 花香四溢 D . 食物腐败
  • 2. (2019·北京期中)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 . 稀有气体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氧气
  • 3. (2021·永吉模拟) 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  )


    A . 煤    B . 汽油  C . 氢气  D . 天然气
  • 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澄清石灰水 B . 稀有气体 C . D . 过氧化氢溶液
  • 6.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 .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 . 磷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7. 下列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 . 加油站、面粉厂等地严禁烟火 B .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切断电源 C .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D .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 8.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B . CO2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C . CO有毒,它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D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9. (2018·吉林) 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 . 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 . 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 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10. 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 氯化钠 B . 蒸馏水 C . 金刚石 D . 二氧化碳
  • 11.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 氯酸钾 B . 二氧化碳 C . 空气 D . 二氧化硫
  • 12. 下列物质的用途,只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 氧气用于炼钢 C . 氮气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 D . 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
  • 13.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 质子数 B . 中子数 C . 最外层电子数 D . 电子层数
  • 14. 野炊时,小李发现煮饭的火焰很小,他就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 .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B . 升高木柴的温度 C . 使木材与空气充分接触 D . 方便加入木柴
  • 15. (2021九上·江都月考) 近几年“纸火锅”(如图)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 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 . 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C . 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 . 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二、填空题
  • 16. 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是
    2. (2)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 (3) 两个镁离子
    4. (4) 标出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17. 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 (2) 碘原子的质子数为
    3. (3) 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
  • 18. 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1. (1)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缉毒犬”能辨别气味,发现毒品的原因是
    2. (2)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的原理是
    3. (3) 检验澄清的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4. (4) 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活性炭的性除去异味和有色物质。
  • 19.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 (1) 上述过程中,共有种分子,属于单质的有(填字母)。
    2.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上述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20. 人类文明的每一步都和能源的利用息息相关。
    1. (1) 煤、石油、称为三大化石燃料,是(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 (2) 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1. 物质的性质决定着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木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下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2. (2) 图中酒精灯上加网罩的作用是
    3. (3) 刚开始预热时,试管②中立即有气泡冒出,但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原因是
    4. (4) 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试管①中黑色固体变红,该红色物质是
    5. (5) 在装置中,当观察到的现象时,证明木炭和氧化铜已完全反应。
  • 22.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将实验室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A、B、C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A中的现象是
    2. (2) 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装置C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蜡烛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三、实验题
  • 23. 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 (1) 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2) 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3. (3) 图一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4. (4) 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5. (5) 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队员通常用水来灭火,该方法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24. 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 (1) 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若要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端进入(填“b”或“c”) 。
    4. (4) 实验室若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改进后的优点是
    5. (5)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四、计算题
  • 25. 将220g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到盛有6g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后得到物质的总质量为222. 8g。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最简整数比)
    2. (2) 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3. (3) 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