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

更新时间:2022-01-31 浏览次数:7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干冰用作制冷剂 B . 乙醇汽油用作燃料 C . 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 D . 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 2.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三个氮原子:3N B . 两个氧分子:O2 C . 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D . 表示微粒都带电荷
  • 3.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收集H2 B . 收集O2 C . 验证CO2的性质 D .  验证CH4的性质
  • 4. 燃料、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 B . 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C . 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 . 发现厨房燃气大量泄漏,应该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
  • 5. 下列图像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图①表示木炭和氧化铜混合物反应前后试管内固体的质量变化 B . 图②表示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产生氧气质量变化 C . 图③表示高锰酸钾加热过程中锰元素在剩余固体中的质量分数变化 D . 图④表示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在反应前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化
  • 6. 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分子种类均保持不变

    ②混合物可以由同种元素组成,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

    ③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一定是同种物质的分子

    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⑤同一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可以不同

    ⑥一化学反应不可能既为氧化反应又为化合反应

    A . ①③⑤ B . ①④⑥ C . ②③⑥ D . ②④⑤
  • 7. 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2、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①炽热的焦炭;②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可以吸收H2O和CO2) 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气体中一定含有N2和CO2 , 可能含有O2 B . b点气体可能由三种分子构成 C . b点气体中CO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2: 1 D . 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 8. 已知铁有三种氧化物,如FeO、Fe2O3、Fe3O4 , 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失去其中的氧,被还原为铁。现有仅含Fe、O两种元素的固体14.4g,为了探究其成分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充分反应后,称得装置C在反应前后质量增加了 8.8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通入A装置中的CO气体混有CO2和H2O,碱石灰能完全吸收CO2和H2O, 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CO2

    ①实验开始前应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②若无A装置,测定的原固体中铁元素质量分数将偏大。

    ③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确定原固体中铁和氧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

    ④B中反应停止时,为防止C中液体倒吸入B中,可以关闭K2

    ⑤原14. 4g固体的组成可能有7种情况。

    A . ③④⑤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⑤ D . ①②
二、填空题
  • 9. 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1. (1) 我们需要清新洁净的空气,为减少雾霾的吸入,人们出行经常带口罩, 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的性;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见图,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2. (2) 我们需要洁净的水源。含有杂质的天然水通过沉降、过滤、氧化等得到净化。生活中常用区分硬水和软水。
    3. (3) 我们需要洁净、高效的能源。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是(填物质名称)。
  • 10. 随着能源结构的改善,不同燃料的热水器已走进千家万户。
    1. (1) 将开采出来的化石燃料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制得常用生活燃料煤气。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的变化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 (2) 下表是1kg不同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两种气体的质量。结合数据分析,等质量的燃料燃烧。产生导致酸雨气体最多的燃料是:

      燃料(1kg)

      产生CO2气体的质量/g

      产生SO2气体的质量/g

      石油气

      2900

      5.0

      天然气

      2500

      0.1

      煤气

      2500

      11.0

    3. (3) 天然气最主要的成分是甲烷,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和水反应可以制得水煤气(混合气体),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综合题
  • 11. A~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不同物质,它们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其中 A、C的组成元素相同,E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常温下是一种气体。它们之间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岀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F
    2. (2) A物质在生活的一种用途是
    3. (3) C→A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B在常温常压下只能是气体或液体 B . 图中生成C的化学反应都可以是化合反应 C . 若B→C为分解反应,则这六种物质一定含有同一种元素 D . 六种物质中只有四种为氧化物 E . D→E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 12. 铜在空气中与O2、CO2、H2O发生反应会生锈,产生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 实验室现有一包生锈的铜粉样品,其成分是铜粉、碱式碳酸铜及少量水。为测定其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

    ①装置气密性良好,A、C、D、E中所装药品均足量,且每步中的反应均完全进行;

    ②浓硫酸有吸水性,是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固体NaOH和CaO的混合物,能吸收H2O和CO2

    ③碱式碳酸铜在加热到220℃时发生分解,化学方程式为Cu2(OH)2 CO32CuO+CO2↑+H2O;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I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玻璃管中,连接装置A、B,打开弹簧夹通空气一段时间;

    II称量反应前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1、m2 . 连接装置 A﹣B﹣C﹣D﹣E,关闭弹簧夹,加热;

    III待样品完全反应,停止加热,立即……(补充实验操作)

    IV实验完毕,测得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3、m4

    V根据实验所测数据计算该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A的作用是:
    2. (2) 步骤Ⅲ“……”处的操作是
    3. (3) 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该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5. (5) 以下情况会导致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
      A . 没有装置A B . 步骤I没有通空气一段时间 C . 没有装置E D . 停止加热后立即称量C、D的质量
四、计算题
  • 13.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如图1某品牌碳酸钙药片中碳酸钙的含量,他们取了4片药片,捣碎后,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设杂质不含钙元素也不参与反应).

    请回答:

    1. (1) 请列式计算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 (2) 该药品标签中钙元素含量是(选填“真实”或“虚假”)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