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1-12-22 浏览次数:8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棉纱、桑椹产品、珍珠琪、小磨香油为夏津特产,下列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把纱线织成布 B . 把桑椹酿成酒 C . 把面团压成片 D . 把芝麻磨成浆
  •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 红磷制成烟雾弹 B . 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 C . 酒精可作为燃料 D .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 3. 北京将举办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届时若降雪量不足,可以人工造雪,即先将水制成细小的冰片,储存于冷库;当需要雪花时,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就形成了晶莹剔透的雪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雪融化时,水分子间的空隙改变了 B . 水制成冰片后,其中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C . 人工造雪的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D . 高压风机将冰片吹成雪花时,水分子分解了
  • 4. 赵老师在做蜡烛燃烧实验的时候,将一张滤纸迅速插入火焰中,片刻后取出,发现滤纸上出现圆弧状黑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此实验说明蜡烛火焰分层,外焰温度最高 B . 此实验中,滤纸可以被一根小木条代替 C . 将滤纸换成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会有水雾生成 D . 酒精灯火焰与蜡烛火焰相似。用酒精灯加热药品时,试管底部可直接触及灯芯位置
  • 5.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氧气验满 B . 倾倒液体 C . 加入铁钉 D . 加热液体
  • 6.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通常状况下,O2是无色气体,液氧是淡蓝色的 B . 氧气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 . 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O2 D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 7. (2014·北海)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   )
    A . 红磷 B . 细铁丝 C . 木炭 D . 硫粉
  • 8. “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如图是几种分子的模型,请由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 B . 氢气由2个氢原子构成 C . 1个氨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 D . 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 9.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3Fe:表示3个铁元素 B . 2N2:表示2个氮气分子 C . H2O:“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元素 D . Cu+2:1个铜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 10. (2015九上·德州期末) 关于H2O2、SO2、O2、CO2这四种分子中都含有(  )
    A . 氧分子 B . 氧元素 C . 氧原子 D . 氧离子
  • 11. 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关于时针所对应的元素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12:00对应的元素为金属元素 B . 10:00对应的元素化学性质稳定 C . 9:00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F+ D . 该钟表的整点时间与原子结构中的质子数相等
  • 12. 在日常生活的下列做法中,没有利用过滤原理的是(   )
    A . 捞饺子 B . 做豆腐要用纱布 C . 高速路边的铁丝网 D . 沥茶水
  • 13. 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B . 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C . 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 . 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 14. 雷电交加的天空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可用如图模型图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B . 生成物属于氧化物 C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 15. 下列对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 . 单质 B . 化合物 C . 化合物 D . 混合物
  • 16.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 .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由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二、填空题
  • 17. 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 (1) 2个氦原子
    2. (2) 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粒子
    3.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 (4) 构成氯化钠的微粒
  • 18.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的元素都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 (2) 在周期表中查找硫元素,知道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是。你还可以获得它的信息有(写一条)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用符号表示)
    3. (3) 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请你在上图找出对应位置并仿照图中的元素写出氧元素的信息
    4. (4)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元素与14-16号元素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结构中的相同。

  • 1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矿泉水、海水、蒸馏水、雨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 (2) 为了净化河水,小明自制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该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可以用来检验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常采用的方法,这样做既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
    3. (3) 科学家发现在高温2600℃时,水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你将方框中的微观粒子补充完整:

  • 20. 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Ⅰ.下表为测量的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实验数据(通常状况)。

      物质

      吸入空气(体积分数/%)

      呼出气体(体积分数/%)

      X

      78

      75

      氧气

      21

      16

      Y

      0.03

      4

      水蒸气

      a

      b

      物质X为

    2. (2) 北京冬奥首次使用Y物质制冷系统,其原理是将Y加压变为固体,当压力撤销时迅速吸热升华变为气体,该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 (3) 呼吸时消耗O2 , 该过程能量(填“吸收”或“释放”)。呼吸前后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变化较大,实验中其体积分数ba(填“>”“=”或“<”)。
    4. (4) II.下表为某监测点监测到的空气质量。

      污染项目

      PM2.5

      PM10

      SO2

      CO

      NO2

      污染指数

      69

      95

      9

      0.8

      42

      首要污染物是,其中会形成酸雨的是。(填1种即可)

    5. (5) 环保部门有一种雾炮车可通过360°旋转的“大炮筒”向四周喷水,从而缓解极端恶劣天气给人带来的不适。请分析这款环保车喷水的作用是
  • 21. 物质分类观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2. (2) 根据
    3. (3) 金刚石组成的元素符号为
    4. (4) 下列容器中分别盛有不同的物质,请将容器中的物质分类(填序号):

      ①属于单质的是

      ②属于化合物的是

      ③属于纯净物的是

      ④属于混合物的是

      ⑤属于氧化物的是

三、综合题
  • 22. 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以及下列仪器(序号从左到右依次为①—⑧):

    1. (1) 请分别写出标号①③⑦的仪器名称
    2. (2) 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O2 , 你需要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
    3. (3) 按照第(2)题所选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如何判断氧气是否收集满。反应结束时,应先,再
    4. (4) 已知二氧化锰为黑色或黑棕色粉末,难溶于水,具有强氧化性,可在加热情况下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请写出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
  • 23.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法国科学家拉瓦锡进行的著名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某同学利用课本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得到氧气的含量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种即可)

      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实验装置内的氧气浓度。图1是实验装置,图2是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2. (2) 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为。红磷熄灭,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3. (3) 从a点到b点,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4. (4) 当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的氧气(填“有”或“没有”)。耗尽,此时发现红磷有剩余,你认为红磷不再继续燃烧的原因是
    5. (5) 与传统实验相比,你认为此实验的优点是
四、科普阅读题
  • 24.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不同时期科学家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不同。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1904年汤姆森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正电荷均匀分布,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结果大多数a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 (1) 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汤姆森发现了原子中的电子,这在当时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但由于受到那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理论中存在一些缺陷甚至不正确,按照目前初中阶段你学的原子结构的理论,你认为道尔顿的原子论存在的缺陷是。汤姆森原子结构模型的缺陷是
    2. (2) 根据卢瑟福的发现,请你画一画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3. (3) 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你对科学的发展有哪些感想,请你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4. (4) 很多炼金术师想把单纯的铜、铁、铅、锡等金属炼制为昂贵的黄金,基于你对原子的认识,从化学反应层面,你认为(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