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

更新时间:2021-11-10 浏览次数:8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B . 化学只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C . 目前,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己有上亿种 D .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 2.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大米酿酒 B . 面包发霉 C . 蜡烛熔化 D . 钢铁生锈
  • 3. (2020·昆明)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气体是(   )
    A . N2 B . CO2 C . O2 D . 稀有气体
  • 4. (2018九上·郑州期中) 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 . 核外电子    B . 原子    C . 分子    D . 离子
  • 5. (2018·昆明) 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是(  )
    A . Fe    B . Si    C . O2    D . Al
  • 6.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洁净的空气 B . 冰水混合物 C . 矿泉水 D . 自来水
  • 7. 三氧化二铬(Cr2O3)可以用作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Cr2O3中Cr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3 C . +1 D . 0
  •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连接仪器 B . 验满氧气 C . 取用块状固体 D . 读液体体积
  • 9.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汽油挥发——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 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C .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一—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D . 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 10. (2021九下·普宁月考) 如图为钕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钕原子的质子数为60 B . 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4.2g C . 钕原子核外有84个电子 D . 钕属于非金属元素
  • 11.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
  • 12. 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油锅着火,用菜扑灭 B . 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 .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D . 发现火情,及时拨打120
  • 13. 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 为减少“白色污染”,自带购物布袋 B . 倡导“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车 C . 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源又减少环境污染 D . 化工厂的废水,不处理就直接排放
  • 14.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记载“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指硫酸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是物理变化 B . 曾青属于化合物 C . 由记载得出铜单质是赤色(红色)的 D . 该记载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15. 过氧乙酸(化学式CH3 COOOH)溶液是常用消毒剂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过氧乙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 D . 一个过氧乙酸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 16. 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X、Y表示转化中的另一种反应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 B . 反应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 C . Y可以是澄清石灰水 D . 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发生反应②
  • 17. 甲醇(CH3OH)制氢具有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其中一种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B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减少 D . 该反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 18.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14.0

    3.2

    1.0

    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

    10.0

    7.2

    x

    1.0

    A . x=2.3 B . a和b都是反应物 C . d一定是催化剂 D . 反应中a、b的质量变化比是9:17
  • 19.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点燃

    B

    鉴别红磷与白磷

    观察颜色

    C

    鉴别氧化铜和铁粉

    用磁铁吸引

    D

    除去氧化铜中少量的木炭粉

    空气中灼烧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门捷列夫提出了分子学说

    ②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

    ③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

    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⑤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A . 2种 B . 3种 C . 4种 D . 5种
二、填空题
  • 21.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根据表中信息填空:

    1. (1) 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填字母序号)

      A 、质子数不同B、 中子数不同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 (2) 氦、氖、氩等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其原因是
    3. (3) 表中9号和17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填“阳”或“阴”)离子。
    4. (4) 1个S2-中含有个电子。
    5. (5) 氧化钠的化学式为
    6. (6) 分析表中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所在周期数,发现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填“等于”或“不等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 22. 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将下列物质的标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A 干冰    B 医用酒精    C 一氧化碳    D 石墨    E 明矾    F 氮气

    1. (1) 可用作电极的是
    2. (2) 净水时可做絮凝剂的是
    3. (3) 可用于皮肤消毒的是
    4. (4)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5. (5) 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用于防腐的是
    6. (6) 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 23. 小艳同学从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
    1. (1) 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填序号)。

      ①用玻璃棒引流

      ②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③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④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⑤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2. (2) 除去难溶性杂质后,可利用活性炭(填“过滤”或“吸附”或“蒸馏”)水样中的异味和色素。
    3. (3) 在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填“硬水”或“软水”)。
    4. (4)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填“能”或“不能”)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方法是
    5. (5) 请列举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 24. 化学与生产、生活、能源、环境息息相关。
    1. (1) 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 (2) 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SO2、CO2、NO2、CO、可吸入颗粒物等,其中没有计入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随着化石燃料的日益减少,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请列举出一种新能源
    3. (3) 埋藏于海底,将来可能会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填序号)。

      A 氢气        B 汽油        C 乙醇        D 可燃冰

    4. (4) 要使甲烷燃烧,除了要与空气接触,还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综合题
  • 25. 工业上可用单质硫来制备硫酸,其工艺流程如下:

    1. (1) 上述流程所涉及到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2. (2) 请写出反应①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
  • 26.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装置C可制取的气体是,C装置中的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原因是,写出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不选择B装置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27.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下图)。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 (1) 请写出白色固体的化学式
    2. (2) 通过称量后,同学们发现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的同学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也有的同学认为这个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3. (3) 小刚按右上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会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②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氨气和氢氧化镁。

      ③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作出猜想)黄色固体是氮化镁。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收集产物中的黄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试纸

      黄色固体是氮化镁

    4. (4) (反思与交流)

      ①写出镁条与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空气中氮气的含量远大于氧气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氧化镁却多于氮化镁,你认为的原因是

四、计算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