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

更新时间:2021-10-14 浏览次数:1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重庆)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春风化雨    B . 火上浇油 C . 叶落知秋    D . 滴水成冰
  • 2.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B . 石油 C . 生铁 D . 蒸馏水
  • 3. (2019九上·龙湖期中) 下列图示中的“不符合题意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 液体喷出 B . 污染试剂 C . 酒精溅出 D . 读数偏大
  • 4. (2020·番禺模拟) 工厂储运白磷的容器上应贴的标识是(   )
    A . B . C . D .
  • 5. 21世纪目前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     )
    A . 一氧化碳 B . 甲烷 C . D . 氢气
  • 6.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
    A . H2 B . 2H C . 2H2 D .
  • 7. 下列关于“物质一用途一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干冰—一制冷剂——升华吸热 B . 氮气一一食品防腐—一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 . 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 D . 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 8. 下列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 . 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 .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 .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 .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 9.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
    A . 水通电能产生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氧分子 B . 气体可压缩存储于钢瓶中——说明分子压缩后体积变小 C . 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因为它们组成的元素不同
  • 10. 树木纤维素在制造业中用途广泛,反应 可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储能装置,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 N2 B . H2 C . C2H4 D . C2H2
  • 11. 除杂、检验或鉴别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所用试剂或操作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操作

    A

    除去甲醛,净化室内空气

    室内放活性炭

    B

    检验气体是氮气

    燃着的木条熄灭

    C

    除去KCl混有少量的KClO3

    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D

    除去CO2混有少量的CO

    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为了避免感染新冠病毒,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3COOOH)是一种杀菌能力较强的消毒剂,对生活场所能起到有效的消毒杀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 . 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气分子 C .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D . 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 13. 铁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而且应用广泛,下列有关金属铁冶炼说法错误的是(    )
    A . 冶炼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B . 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还原剂 C . 磁铁矿的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D . 炼铁所得生铁含碳量是0.03%~2%
  • 14.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B

    C

    D

    检验氢气纯度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证明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固体 B . 形状和质量相同的铁和锌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一种稀硫酸中 C . 电解水 D . 质量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一份加入MnO2
二、填空题
  • 16.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体现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法。如图是几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或元素的信息,请回答:

    1. (1) 图E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x=,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 (2) 氦-1、氦-2、氦-3,它们都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因是。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取回土壤含有丰富的氦-3,它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中。(选A、B、C、D中一项)
    3. (3) 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补全图2横线处相应微粒的图示

  • 17.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如表是某品牌500mL装矿泉水标签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天然矿物质含量:mg/L

    偏硅酸(H2SiO3

    25.0~70.0

    1.0~25.0

    0.1~15.0

    0.5~10.0

    2.0~35.0

    溶解性总固体

    50.0~250.0

    1. (1) 表中的钠、镁、钾、钙都是指。(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 (2) 偏硅酸(H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喝一瓶该矿泉水,最多摄入的偏硅酸的质量为mg。
    3. (3) 居民自行取用的泉水往往硬度较大。人们常用检验水的硬度;生活中通常使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 (4) 有些泉水含有硫酸铜而显蓝色,人们可以用铁丝除去少量的蓝色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基本反应类型是
  • 18. 二氧化碳在大气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图是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之一,其中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乙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丙的化学式为
    2. (2)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图中除 能互逆反应外,还有哪些能互逆反应?请你写出一组来
    3. (3) 列举甲的一种用途是
    4. (4) 二氧化碳过多会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5. (5)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简易CO2捕捉器流程图,图中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方法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捕捉CO2的原理;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三、综合题
  • 19.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

    1. (1) 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 (2) 请写用图A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收集装置为。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选填“a”或“b” )处。
    3. (3) 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可以是 (填序号)。选择气体收集方法,从气体性质的角度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填写一点)

    4. (4) 小明同学以废弃的“棒棒冰”塑料管为材料,制成的气体发生装置(各部分连接紧密后,如图G所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有:能节约药品和。(写一点即可)
  • 20. 化学小组围绕“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及产物”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究活动。
    1. (1) 活动1:“火星四射”的现象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

      实验所用仪器:集气瓶、、酒精灯和火柴等。实验前用砂纸将铁丝磨成光亮的银白色的目是,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零星火星

      “火星四射”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是

      实验2:取直径mm,含碳0.3%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较明显的火星四射

    2. (2) 活动2:铁在氧气中燃烧后所得固体成分的的探究

      (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是否含有铁?

      (资料)铁和铁的氧化物均能与稀溶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铁的化合物的液体。

      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证明了铁的存在。请补全下列空白: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放置一段时间。

      产生。

      黑色固体中含有铁。

    3. (3) (拓展延伸)

      ①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采取的措施。

      ②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往往在食品包装袋放一小包铁粉,因为铁与反应而生锈。

四、计算题
  • 21.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0.5g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 测得反应过程产生的气体质量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 (1) 从图中可知,反应过程产生的氧气质量g。
    2. (2) 求一定量的氯酸钾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 (3) 根据以上数据画出下图固体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 (标注必要的数值)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