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初中科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09 浏览次数:291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l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下列关于健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让自己心情愉快的生活方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B . 高盐饮食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建议减少食盐的摄入量 C . 人的健康与遗传无关,只与生活方式有关 D . 为了提高体育比赛成绩,可以少量吸食毒品
  • 2. (2021·鹿城模拟) 体液的pH能够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下表是四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据表可知,体液在正常pH范围都呈碱性的是(    )

    体液

    唾液

    胃液

    血液

    尿液

    正常pH范围

    6.6~7.1

    0.8~1.5

    7.35~7.45

    4.6~8.0

    A . 唾液 B . 胃液 C . 血液 D . 尿液
  • 3. 如图是小肠内和植物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小肠绒毛和植物根毛的共同点有(   )

    A . 都增大了吸收面积 B . 都属于器官 C . 构成的细胞都有细胞壁 D . 都能吸收大分子有机物
  • 4. (2021·鹿城模拟) “碳中和"是指某区域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消耗总量相平衡。我国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倡导“碳中和”有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
    A . 水土流失 B . 臭氧空洞 C . 温室效应 D . 白色污染
  • 5. 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右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 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 D .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
  • 6. 如图所示,甲、乙两杯液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同一个鸡蛋分别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鸡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悬浮,此时两液面相平(注:甲乙两杯的液体均为食盐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B . 两杯液体的密度相等 C . 在甲杯液体中加入食盐溶解后,鸡蛋会下沉一些 D . 两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 7. (2019八下·温州期末) 如图两根形状相同的钢棒a、b,钢棒b用线悬挂,钢棒a的一端靠近b的一端时,b被推开,则可判断(    )

    A . a有磁性、b无磁性 B . a、b都无磁性 C . a无磁性、b有磁性 D . a、b都有磁性
  • 8. 如图所示,某矿石含六种元素。则该矿石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

    A . B . C . 金属氧化物 D . 非金属氧化物
  • 9. (2021·宁波模拟) 长江白鲟在自然界进化了两亿年之久,曾被誉为“中国淡水鱼之王”,如图所示。但在2020年科学家宣布中国特有长江白鲟已灭绝。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它是属于体外受精的脊椎动物 B . 它是用鳃呼吸体温恒定的卵生动物 C . 它的灭绝可能与过渡捕捞和环境改变有关 D . 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珍稀动物的一种有效措施
  • 10. (2020·绍兴) 下列有关电铃(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铃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B . 小锤击打到铃碗时,电磁铁仍具有磁性 C . 要使铃声响度大一些,可适当降低电压 D .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 11. (2018·嘉兴) 科学实验中,重力有时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会产生影响。下列实验中的做法不是为了减小或避免重力影响的是(    )
    A . 选用轻质泡沫塑料小球 B . 选用易形变的气球 C . 将集气瓶水平横放 D . 调节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 12.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给单摆小球施加一个力,小球将做圆周运动,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 小球做圆周运动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 . 当小球离开手指后,手指对小球施加的力继续对小球做功 D . 小球在转动的过程中只受到绳子对它的拉力作用
  • 13. 如图所示,宁波市东部新城生态走廊的向日葵盛开,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向日葵的花盘会向着太阳是由于生长素浓度分布不均匀 B . 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这是向日葵对阳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 C . 向日葵花可能由于缺乏含钾的无机盐造成茎秆软弱,容易倒伏 D . 花盘上的葵花籽由胚珠发育而来
  • 14. 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B . 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 . 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和Fe2 D . 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 , 则m1>m2
  • 15. 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先用拉力F1将物体从A拉到O,再改用拉力F2将物体从O拉到C,其中LAO=LOB , 用频闪相机每隔相同的时间拍下物体的位置(用虚线框表示),若拉力F1在AO段所做的功为W1 , 拉力F2在OB段所做的功为W2 , 物体在AO段受到的摩擦力为f1 , 在OC段受到的摩擦力为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W1>W2                       B . W1<W2                    C . f1>f2                 D . f1<f2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 16. 清晨的公园鸟语花香,露珠晶莹剔透。

    1. (1) 公园里鸟语花香的“花香”表明分子
    2. (2) 如右图所示,在水面上游动的鸭子以其倒影为参照物是的。(填“运动”或“静止”)
  • 17. 如图为小科在 2021年5月26日观测月全食时拍摄到的月亮。

    1. (1) 发生月全食当晚的月相是
    2. (2) 当天夜长时间(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12小时。
  • 18. 如图是一款带有放大镜的指甲刀。使用时。透镜到指甲的距离应一倍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剪指甲时,拇指按压的杠杆是杠杆。

  • 19. 2021年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肆虐,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保护全社会免受传染病危害的公共卫生措施之一。截至5月23日 , 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1085.8万剂次。

    1. (1) 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接种的新冠疫苗属于;对健康人群接种新冠疫苗,该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
    2. (2) 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后,过一个月要再接种第二剂新冠疫苗,结合上图分析原因
  • 20. 运用科学知识填空。
    1. (1) 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   
    2. (2) 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芋艿(俗称毛艿)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液汁,液汁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苷,沾上它会奇痒难忍,若在患处涂抹适量厨房中的(填物质名称),则通过中和反应从而达到较好的止痒效果。
  • 21.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其中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用细线拉着一个空心的铝球浸没在水中,已知三个容器中的水面一样高,ρ=0.6×103kg/m3 , ρ酒精=0.8×103kg/m3 , ρ=2.7×103kg/m3

    1. (1) 甲、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F;(填“>”或“=”或“<”)
    2. (2) 将拉着铝球的细线剪断后,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填“减小”或“增大”或“不变”)。
  • 22. 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铁、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铜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D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一次有效进攻。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 

    1. (1) 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则D位置“队员”代表的物质是
    2. (2) B位置“队员”所代表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3. (3) 写出连线④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 23.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测量消化液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其具体操作是
    2. (2) 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则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低的是
    3. (3) 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并说明理由?
  • 24. 小科对液体压强的变化很感兴趣,课后在家继续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1. (1) 家中没有压强计,聪明的小科这样做: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侧壁和底部扎几个小孔,用手将其压入水中,发现水从各个小孔涌入瓶中,说明
    2. (2) 实验中,小科观察到,从而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3. (3) 小科觉得以上实验并未完全验证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在不变动实验装置的前提下,他又进行了怎样的操作?
  • 25. 某兴趣小组用NaCl溶液、NaOH溶液和稀H2SO4三种试剂,将含有Cu2+、Ba2+、Ag+和NO3的混合溶液中的三种阳离子逐一除去。步骤如下(所加试剂均过量):

    步骤一:混合物中加入试剂A,过滤得到沉淀1和滤液1;

    步骤二:滤液1中加入试剂B,过滤得到沉淀2和滤液2;

    步骤三:滤液2中加入试剂C,过滤得到沉淀3和滤液3.

    1. (1) 按要求,A试剂应选择的是
    2. (2) 三种沉淀中,能溶于稀盐酸的是(填物质名称)。
    3. (3) 滤液3中,除NaNO3外还含有的盐是
  • 26. 为了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小明利用电压恒为3伏的电源、滑动变阻器、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等器材按图甲方式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并移动滑片P,获得相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电压/伏             

    电流/安        

    电功率/瓦        

    1           

    2.0               

    0.18                

    0.36      

    2            

    2.5           

                      

    0.50        

    3            

    3.0          

    0.22        

    0.66       

    1. (1) 完成实验2后,要想获得实验3的数据,则实验中滑片P的移动情况是。   
    2. (2) 请分析表中数据,确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并在图乙中画出此时电流表指针位置。
    3. (3) 在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小灯泡的功率随电流变化如图丙所示,请判断随电流增大,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大小变化是。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7、28、29各题每小题6分,第30小题4分,第31、32小题各7分,33小题9分,共45分)
  • 27. 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大幅度的减少白色污染。可降解吸管以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该类吸管用后经处理粉碎后撒入池塘,作为肥料,右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 

    1. (1) 该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选“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 (2) 写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损失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3. (3) 该池塘生态系统比海洋生态系统更易受到毁灭性的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就越弱。
  • 28. 如图为河豚鱼,河豚鱼体内含有一种剧毒物质河豚毒素,人即使摄入极少量,也容易短时间内危及生命,但河豚鱼味道鲜美,因此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河豚毒素主要分布于河豚内脏中,肌肉中不含毒素,但河豚鱼死后内脏中的河豚毒素会渗入肌肉中。因此食用河豚鱼需非常谨慎,以免中毒。河豚毒素的化学式为C11H17O8N3。请回答:

    1. (1) 河豚毒素属于(填“无机物”或 “有机物”)
    2. (2) 河豚毒素的式量是
    3. (3) 自然死亡的河豚鱼能不能食用(填“能”或“不能”)。
  • 29. 某新冠肺炎患者因未佩戴口罩由飞沫传播患病,医生对其进行雾化治疗。雾化治疗是指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目的。
    1. (1) 药液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
    2. (2) 严重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急性肾损伤,某患者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可能是肾脏的发生了病变。
    3. (3) 新冠肺炎患者摄入的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之后,产生的含氮废物会随尿液排出体外。请写出食物变成含氮废物并排出体外要经过下图中各器官的顺序:D→→C(填字母,可重复填写)。

  • 30. 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供给情况、气孔开闭情况等有关。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所以在光照增强时,光合作用也随着加强。但是,当光照增强到一定限度,即达到光饱和后,光合作用就不再加强了。下面是某晴朗的夏日,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在白天的变化曲线图,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横坐标表示时刻。请解释出现如图变化的原因。

  • 31. 如图甲为一款太阳能汽车的概念车,它通过安装在车顶和前端的硅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驱动汽车前进;玻璃采用防太阳辐射的层压玻璃制作而成。

    1. (1) 若该车身的材料要求强度高且轻便,则表中最理想的材料是

      材料               

      锰钢          

      铝合金            

      钛合金        

      碳纤维         

      性能(强度)           

      强             

      较弱             

      较强             

      强              

      密度/kg•m-3                

      7.9×103                  

      3.0×103             

      4.5×103            

      1.6×103                

    2. (2) 若该车空载时质量是450千克,车上载有人和物品质量共为150千克,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0×10-22 , 该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3. (3) 若该汽车保持一定的输出功率在水平路面上行驶,运动过程的牵引力~速度关系图象如图乙,则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30分钟,发动机所做的功为多少?
  • 32. 在一烧杯中盛有 100 克 BaCl2和 HCl 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2CO3 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的 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1. (1)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先后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2. (2) 求原溶液中 Ba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 (3) 图中 CD 段的斜率比BC 段大,请你简要分析原因。
  • 33. (2021·嵊州模拟) 小明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汽车转向指示灯电路模型,接通相应指示灯后,指示灯会亮、暗(微弱发光)交替闪烁发光,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R0为定值电阻,指示灯规格均为“6V 3W”,电磁铁线圈和衔铁的电阻忽略不计,指示灯的电压与电流的变化规律如表所示:

    电压/V

    ……

    0.5

    1.2

    2.0

    3.0

    4.0

    5.0

    5.5

    ……

    电流/A

    ……

    0.08

    0.12

    0.18

    0.26

    0.34

    0.42

    0.46

    ……

    1. (1) 若让左转、右转指示灯同时工作,转向开关应与触点接通(选填“1和2”、“2和3”、“3和4”或“4和5”)。
    2. (2) 当转向开关与触点“2和3”接通时,右转指示灯两端实际电压U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①当右转指示灯微弱发光时,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为  ▲  安,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  ▲  欧。

      ②右转指示灯交替闪烁工作15s时,指示灯和R0消耗的电能分别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