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蚌埠市初中学校联盟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

更新时间:2021-08-13 浏览次数:1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
    A . 能否形成生殖细胞 B . 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C . 能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D . 能否利用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
  • 2. 枳是中国目前应用最多、最广的柑橘砧木,具有亲和力强、成活率高、早结丰产、适 应性强、抗寒、抗旱等优点。嫁接时接穗和砧木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部位是(  )
    A . 树皮 B . 筛管 C . 导管 D . 形成层
  • 3. 有关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蝉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其发育过程可表示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B . 蜜蜂是完全变态发育,其发育过程可表示为:受精卵→若虫→成虫 C . 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的时期是成虫期 D . 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家蚕的蛹期
  • 4. 夏季降雨量较大,地表积水较多,就会为蚊子滋生提供条件。下列关于蚊子生殖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蚊子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B . 蚊子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相同,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C . 蚊子的产卵量很大,可以保证后代较大的存活数量 D . 蚊子的幼虫与成虫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没有很大区别
  • 5. 为了观察蛙卵孵化成蝌蚪的过程,采集了一些蛙的受精卵,他应该把这些卵放在(   )
    A . 有一些小鱼的水中 B . 食物充足的水中 C . 有机物丰富的水中 D . 温暖、水质良好的水中
  • 6. 小湍蛙是我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海南等地。下列有关小湍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蝌蚪是小湍蛙的幼体,用鳃呼吸 B . 蛙肺的结构复杂,功能完善 C . 既可以无性生殖也可以有性生殖 D . 雌雄蛙的抱对与繁殖无关
  • 7. (2017·曲靖)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这句诗说的鸟正处于(   )

    A . 求偶期 B . 孵卵期 C . 筑巢期 D . 育雏期
  • 8. 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是(   )
    A .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B . 受精卵→幼蛙→成蛙 C . 蝌蚪→幼蛙→成蛙 D . 受精卵→蝌蚪→成蛙
  • 9. 与两栖类相比,鸟类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①卵生②生殖和发育不受水的限制③卵的数量巨大④有孵卵和育雏行为⑤卵有卵壳保护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②④⑤ C . ①②③ D . ③④⑤
  • 10. (2020·鸡西) 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生物的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
    A . 生物的性状控制基因 B .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C . 基因与生物的性状无关 D . 基因与生物的性状相互影响
  • 11. 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①人的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 ②猫的白毛与蓝眼 ③狐的长尾与短尾 ④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⑤豌豆的高茎与矮茎⑥番茄的黄果与牡丹的黄花

    A . ②③⑤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③⑤ D . ②③④⑥
  • 12. 如图为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中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②中不含有 B . 具有遗传效应的①的片段叫基因 C . 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 D . 人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46条
  • 13. 已知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有酒窝由显性基因D控制,无酒窝由隐性基因d控制。某男有酒窝,如果其基因组成是Dd,他的下列细胞中,可能不含有d基因的是(   )
    A . 神经细胞 B . 精子 C . 上皮细胞 D . 肌肉细胞
  • 14. 如图为人体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关于图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染色体上的B表示显性基因 B . 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C . 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 D . 基因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表现,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 15. 白化病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人类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表兄妹结为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针对这一现象,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 白化病属于人类隐性遗传病 B . 这对夫妇均属于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 .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是1/4 D . 近亲结婚会增加这类疾病出现的机会
  • 16. 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因R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r控制。现有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羊。则公羊、母羊、小羊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 . RR rr、Rr B . Rr、Rr、rr C . RR、RR、rr D . RR、Rr、rr
  • 17. (2020·鸡西) 一个男子把Y染色体上的某一致病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是(   )
    A . 12.5% B . 100% C . 25% D . 50%
  • 18. (2020·沈阳模拟) 下列生物变异现象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 一只体毛为白色的母猫生了一只花斑色的小猫 B . 两株同一品种的水稻在不同环境中结出的稻穗饱满程度不同 C . 无光的条件下,韭菜叶长成黄白色 D . 同卵双生的姐妹胖瘦不同
  • 19. 下列有关“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大花生和小花生果实长度不同,是由于品种不同 B . 大花生和小花生的果实长度也受环境影响 C . 大花生的果实一定大,小花生的果实一定小 D . 在探究过程中,应随机各选取30枚大小花生
  • 20. 原始生命最早出现于(   )
    A . 原始大气中 B . 原始海洋里 C . 火山的附近 D . 地球的岩层
  • 21. (2021·歙县模拟) 人们普遍认可的生命起源所经历的过程依次为(   )
    A . 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 B . 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 C . 原始生命→有机物→无机物 D . 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
  • 22. 科学家发现一块从未受到破坏的沉积岩层,岩层的顺序如图所示,其中一层含有物种A化石,而另一层含有物种B化石,由图可知(   )

    A . 物种A一定比物种B低等 B . 物种A一定比物种B简单 C . 物种B一定生活在水中 D . 物种A化石一定比物种B化石形成晚
  • 23. (2021八上·盐田期末) 脊椎动物可以分为鱼纲、鸟纲、爬行纲、哺乳纲和两栖纲,它们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    )
    A . 爬行纲、鱼纲、鸟纲、两栖纲、哺乳纲 B . 鸟纲、鱼纲、两栖纲、哺乳纲、爬行纲 C . 鱼纲、两栖纲、爬行纲、哺乳纲、鸟纲 D . 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 24. “生物进化树”可以简明地表示出生物进化的规律,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规律的是(   )
    A . 由大到小 B . 由低等到高等 C . 由水生到陆生 D . 由简单到复杂
  • 25. 某种植食昆虫(以植物为食)对绿化植被产生很大破坏,假如长期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来防治,效果就会表现的如图所示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 . 随着农药的持续使用,该种植食昆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B . 持续使用农药使植食昆虫产生了变异,使其抗药性增强 C . 该种植食昆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该种植食昆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D . 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二、综合题
  • 26. 如图为鸟卵的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2. (2) 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的有[]、[]
    3. (3) 图中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的是[]
    4. (4) 某同学用灯光照射鸡蛋,发现甲鸡蛋有不透光的黑斑,乙鸡蛋没有。你认为哪个鸡蛋能孵出小鸡?。为什么?
  • 27. 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设计的。
    2. (2) 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A装置里的气体中不含有。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原始地球上的
    3. (3) 实验后B装置可检验到其中含有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 (4) 此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 28. 如图表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进化历程的解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①表示的长颈鹿个体颈的长短不同,有的长,有的短,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这些变异是可的。
    2. (2) 在长颈鹿的进化中,颈长属于(填“有利”或“不利”)变异。
    3. (3) 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且不定向的。食物对长颈鹿颈部长短的各种变异进行了
    4. (4) 现代长颈鹿颈都很长,主要原因是在生存竞争中,古代颈短的个体,颈长的个体生存下来,这说明个体与环境的变化是相的。
    5. (5) 像这样,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三、实验探究题
  • 29. 某班同学分成8个小组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I.取两个硬纸盒,分别标为A、B,纸盒A装白色弹珠20粒,纸盒B装白色与黑色弹珠各10粒,混匀。

    II.每组由一名同学分别从两个纸盒中各取出一粒弹珠,记录下弹珠颜色的组合,然后将选取的弹珠放回原纸盒中,混匀。

    III.每组其他同学重复步骤II9次,最后每个小组统计组合出现的次数如下表所示。

    组次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白+白

    2

    6

    9

    5

    3

    6

    4

    5

    白+黑

    8

    4

    1

    5

    7

    4

    6

    5

    1. (1) 该实验中,纸盒A中20粒弹珠模拟的是(填生殖细胞);纸盒B中白色弹珠模拟的是含染色体的生殖细胞,黑色弹珠模拟的是含染色体的生殖细胞。
    2. (2) 统计各组的数据,“白+白”组合与“白+黑”组合的平均值比例是1:1,这意味着精子与卵细胞是随机结合的,后代为男孩或女孩的概率是的。在数据统计分析时,对表格中第3组的数据应该(填“保留”或“舍弃”)。
    3. (3) 从两个纸盒中各取一粒弹珠的步骤中,要求不能用眼看,而是随机抽取,这样做的目的是
    4. (4) “二孩”政策已经放开,小雅的父母准备生第二个小孩。则她父母所生的第二个小孩为男孩的可能性是(填百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