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海南省2021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更新时间:2021-07-07 浏览次数:154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 1. (2019七上·邵阳期中) 决定原始农耕时代形成农作物种植。南稻北粟”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 自然环境 B . 生产工具 C . 劳动技术 D . 生活习惯
  • 2. (2016七上·泰州期末)

    如图的人物被誉为“神医”,他(    )

    A . 改进造纸术 B . 制成“麻沸散” C . 传播佛教 D . 精于绘画
  • 3. (2018七上·郑州期末) 下列关于北魏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其先后顺序是(  )

    ①北魏建立

    ②迁都洛阳

    ③统一黄河流域

    ④北魏分裂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③④②① D . ②①③④
  • 4. 对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需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辩证地看待,不能过分夸大其历史影响。其实,有些没有出现过所谓“封建盛世”的朝代,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同样巨大,比如秦朝、元朝,在很多方面都带有开创性。下列各项不属于元朝贡献的是(    )
    A . 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B . 设安西都护府管理西藏 C . 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D . 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 5. (2020·内乡模拟)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商周时期高超的青铜工艺 B . 中外文明交融在河南 C . 河南经济繁盛人杰地灵 D . 河南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 6. (2017八上·固始期中) 下列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中国的社会性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B . 袁世凯复辟帝制是社会的倒退 C . 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D . 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7. (2019九下·邵阳模拟) 下图为遵义会议会址,1935年1月在这里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 )

    A . 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B . 纠正了“左”倾军事路线错误 C .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 8. (2019八上·攀枝花期末)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受阅部队与群众游行队伍从东交民巷旧使馆区穿过以宣誓主权,宣告旧时代的结束。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南京条约》、渡江战役 B . 《马关条约》、淮海战役 C . 《辛丑条约》、辽沈战役 D . 《辛丑条约》、平津战役
  • 9. (2019八下·郑州期末)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到发电设备生产厂。”以下属于那个年代成就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青藏铁路 B . 鞍山大型轧钢厂 C . 东方红一号 D . 大型客机C919
  • 10. 建国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下列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 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   ③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 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   ⑤ “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A . ⑤③④②①   B . ④③⑤①②  C . ③④⑤①② D . ④⑤②③①
  • 11. 十一长假,小聪实现了到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去参观的愿望。他参观的是(    )
    A . 云南省的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 C . 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遗址 D . 陕西省西安的半坡
  • 12. (2020九下·南充月考) 小超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 . 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 B .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C . 现代中国农村巨变 D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3. (2019九上·湛江月考) 公元前4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
    A . 罗马帝国 B . 阿拉伯帝国 C . 拜占庭帝国 D . 亚历山大帝国
  • 14. (2020·眉山) 在谈到中世纪留给当代的历史遗产时,有学者明确说:中世纪留给现代社会的最有价值和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大学,充满了现代精神。此处“现代精神”主要指大学(   )
    A . 建立教师行会 B . 实行精英教育 C . 获得教会支持 D . 具有自治地位
  • 15. (2020九下·辽阳月考) 19世纪后期,哪个国家的大部分人口已经生活在城市之中了?( )
    A . 德国 B . 法国 C . 英国 D . 美国
  • 16. (2017·太仓模拟) “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也是另一个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填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材料中的“他”应该是(    )

    A . 资产阶级民主的倡导者 B . 共产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 C . 法国巴黎公社的建立者 D . 英国宪章运动的领导者
  • 17. (2020·无锡) 一战后,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历史人物是(   )
    A . 章西女王 B . 玻利瓦尔 C . 圣马丁 D . 甘地
  • 18. (2019·日照) 二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B . 20世纪50年代,美国几次修订《社会保障法》,扩大受益群体 C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 D . 社会保障制度最终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 19. 玻利瓦尔率领起义解放的地区有(  )
    ①阿根廷②哥伦比亚③委内瑞拉④厄瓜多尔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0.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图4反映出二战后在世界工业生产中西欧、日本所占比重不断提升的变化趋势。该“变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是(   )

    ①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②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③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加剧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综合题(共3题;共60分)
  • 21. (2018·扬州) 品读经典,穿越时空,历代先贤的智慧和情怀会在你的心灵中慢慢沉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人通过著书立说实现了文化的薪火相传。据不完全统计,从西汉到清代,古代中国人留下的典籍有18万种,236.7万卷,涉及经学、史学、地理、法律、医药、诗歌、农学等丰富的门类。在文化传承中,中国人的“书”也从单调的竹木简演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图书。

    ——摘编自肖东发《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

    材料二: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中国人的文化风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

    ——摘编自《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

    材料三:《建国方略》是孙中山先生的《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本著作的合称。通过对一系列革命挫折的深刻反思,孙中山先生从思想、经济和政治层面对未来中国进行了系统化的设计,字里行间表达出他博大的革命胸襟和深沉的家国情怀。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带着理想未成的遗憾溘然长逝,弥留之际,口中仍念记着“和平、奋斗……拯救中国”。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中国人“文化的薪火相传”主要依靠什么途径?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的“书”从竹木简演化为图文并茂的图书,主要得益于哪些重要的发明?
    2. (2) 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材料二书目中①、②两处被隐去的信息。
    3. (3) 某位书友建议将(本草纲目)列入《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你觉得好不好?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4. (4) 依据材料三,我们阅读《建国方略》时,除了解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主张外,还应从他身上学习什么优秀品格?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 22. (2019·泰山模拟) 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材料一:“废井田,开阡陌”是中国土地史上的重大变革,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

    ﹣﹣2014年6月4日《大众日报》

    材料二:“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在赎地时农民必须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的75﹣80%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的四十九年内每年以“赎地费”形式偿还。……赎地费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材料三: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在克里姆林宫正式签署,23岁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

    ﹣﹣以上摘自《大国崛起》

    1. (1) 材料一反映的内容与战国时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关系密切?材料反映的是哪项改革的内容?
    2. (2) 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改革?你知道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吗?
    3. (3) 材料三与苏联实施的哪一政策有关?证据何在?
    4. (4)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 23. (2018八上·鱼台期中)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就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广东海面的炮声,打碎了大清王朝的“天朝关梦”

    ……——《复兴之路》

    材料二:见图

    材料三:“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让台湾。”

    ——梁启超

    材料四:见图

    1. (1) 请写出材料一中打碎了大清王朝的“天朝美梦”的事件的名称和起止时间,该事件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请写出图片中的2位历史人物的姓名,我们应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优秀的品质?
    3. (3) 材料三中的“割让台湾”与哪个条约有关?为实现“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于1898年开展了什么变法?
    4. (4) 材料四中的人物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他是谁?
    5. (5) 在中国近代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探索中,既有我们学习的经验,也有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请你说说这对我们实现中国梦有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