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12 浏览次数:318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 . 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B . 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C . 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D . 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 2. 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大理石华表 B . 塑料水管 C . 陶瓷餐具 D . 黄金面具
  • 3. 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少年应关注营养与健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微量元素氟能防治龋齿,补充越多越好 B . 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取代水长期饮用 C . 油脂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可大量食用 D . 糖类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之一,每天应适量摄入
  • 4. 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下列有关正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无机物 B . 一个分子含12个原子 C . 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 .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
  • 5. 关于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素符号为N B . 属于金属元素 C .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 D .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
  • 6. 某同学用月季花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于检验白醋的酸碱性,部分操作如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 研磨花瓣 B . 浸取色素 C . 取用白醋 D . 检验白醋
  • 7. 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纯净物 B . 含氢、氧两种元素 C . 所含氢分子不运动 D . 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 8. 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
    A . 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 B . 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 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 9. 某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 . 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 B . 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 C .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 D . 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
  • 10. 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最终生成两种分子 B . 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C .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D . 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
  • 11. 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某化肥加熟石灰固体后研磨,有氨味

    该化肥是氯化铵

    B

    某金属与盐酸反应比铝与硫酸反应剧烈

    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铝的强

    C

    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

    该无色溶液显酸性

    D

    某水样中滴加肥皂水后振荡,产生大量泡沫

    该水样属于硬水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灯移至CuO处加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酒精灯加网罩是为了提高火焰温度 B . 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 . 反应过程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 D . 装置中发生反应:
二、填空题
  • 1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

    1. (1) 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从元素角度分析,氯化钠溶液中+1价的元素有(填元素符号)。
    2. (2) 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操作的名称是
    3. (3) 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358g氯化钠。10℃时最少需用g水溶解。

    4. (4) 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有(写出1点即可)。
三、综合题
  • 14. 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CO2 , 并模拟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3. (3) 为制得CO2的水溶液,CO2应从装置C的(填“m”或“n”)端通入。
    4. (4) 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 15. 某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

    1. (1) “酸浸”中使用的酸是(填字母序号)。

      AHCl BH2SO4 CNa2SO4

    2. (2) 流程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写出1种即可)。
    3. (3) “煅烧”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
    4. (4) 该工艺的价值在于
  • 16. 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 (1) (任务一)认识燃烧

      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填字母序号)。

      A发光        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放热         D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 (2) 写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3)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

      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1g。

      步骤2:将锥形瓶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K1 , 和K2 , 从K1处缓慢通入约50mL氧气,再关闭K1和K2 , 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2g。

      步骤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3g。

      ①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②m1、m2、m3的大小关系是

    4. (4) (任务三)调控燃烧

      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层自燃,请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

    5. (5) (任务四)再探铁的燃烧

      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

      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至少答出2点)。

      ②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若5.6g铁与氧气反应可得ag产物,且铁无剩余,则a的取值范围是

四、计算题
  • 17. 某简易制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其原理是通过撞击火帽触发启动装置产生热量,使产氧药块分解而持续释放氧气。

    1. (1) 装置中过滤层的作用是
    2. (2) 若产氧药块由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等组成,为得到一个人呼吸2小时所需氧气的量(折算后质量为48g),计算产氧药块中至少含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