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1-08-08 浏览次数:13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AB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景观属于该线以北的是(   )
      A . 漫山遍野荔枝林 B . 甘蔗扯起青纱帐 C . 旱地麦浪大豆香 D . 椰林婆娑菠萝香
    2. (2) ②区域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
      A . 干旱 B . 湿热 C . 高寒 D . 酷寒
    3. (3) 《远方的家——30°N中国行》,向世界展现了北纬30°沿线神奇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下列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可能看到的是(   )
      A . 连绵的雪山 B . 窑洞 C . 干旱的沙漠 D . 蒙古包
    4. (4) 《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以下诗词以“春”为关键词,其中描述区域①景观的是(   )
      A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C .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D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2. 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典型景观,关于景观图中的农业类型正确的是(   )

    A . 甲—水田 B . 乙—河谷农业 C . 丙—灌溉农业 D . 丁—旱地
  • 3.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主席考察调研来到秦岭深山之中,春雨淅沥、云雾缭绕、森林莽莽苍苍。他拾级而上,步入茶园,同茶农们亲切交谈,询问茶叶收成、价格和土地流转情况。习主席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我国气候分布,下列省区不能发展茶叶产业帮助当地人们脱贫致富的是(   )
      A . 湖南省 B . 浙江省 C . 云南省 D . 青海省
    2. (2) 对习主席强调的“秦岭和合南北”,从地理角度理解最合理的是(   )
      A . 秦岭是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 B .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秦岭 C . 秦岭是南方和北方地区联系的必经之路 D . 秦岭是南方和北方地区最高的山峰
    3. (3) 保护秦岭的举措不合理的是(   )
      A . 倡导文明旅游,防止旅游中对环境的污染 B . 建立自然保护区,依法保护 C . 在秦岭山麓建别墅,满足人们提高生活水平 D . 发展生态农业,防止农业污染
    4. (4) 茶是中国人喜爱的饮品,南方地区出产的豫毛峰(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全国驰名。其信阳毛尖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县。下列描述名茶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正确的是(   )

      ①气候温暖  ②光照充足  ③空气湿度大  ④地形平坦  ⑤排水性好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 4.     “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周期。”这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黑龙江五常大米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的优势条件是(   )

      ①热量充足  ②生长周期长,有机质丰富  ③夏季光照充足  ④土壤肥沃,使用化肥少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 (2) 图中A地区主要农作物及其熟制,正确的是(   )
      A . 春小麦、玉米、大豆——一年一熟 B . 水稻、油菜、棉花——一年两熟 C . 冬小麦、水稻、花生——两年三熟 D . 玉米、油菜、甜菜——一年一熟
  • 5.     苹果原产于欧洲中部、东南部以及中亚、西亚和中国的新疆地区。下图为我国主要苹果分布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对苹果优势产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三级阶梯看,分布在第三级阶梯 B . 从温度带上看,主要位于暖温带 C . 从干湿区看,主要位于湿润区 D . 从四大地理区域看,位于西北地区
    2. (2) 据图推测,苹果的生长习性是(   )
      A . 喜高温 B . 喜湿耐涝 C . 喜凉爽 D . 喜阴
    3. (3) 与甲产区相比,阿克苏种植苹果的有利条件有(   )
      A . 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B . 土壤深厚肥沃 C .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 . 靠近市场
  • 6.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区域协同发展三大战略之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该战略的基本思路。长江上游河段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 . 洪涝灾害 B . 水土流失 C . 水污染 D . 土地盐碱化
  • 7.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表现为(   )

    ①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产业可以沿长江向中上游地区转移

    ②西部地区的产品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③“长三角”地区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可以支持中上游地区

    ④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建设可以改善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西气东输二线干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也是迄今国内最长的一条天然气输气管道,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东达上海,南抵广州、香港。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深圳、珠海等特区相比,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是(   )
      A . 毗邻中亚,利于边境贸易 B . 工农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 C . 房价便宜,土地资源丰富 D . 河流众多,海陆交通便利
    2. (2) 该工程贯通后对珠江三角洲的有利影响是(   )

      ①改善空气质量  ②优化能源结构  ③缓解能源短缺  ④加重环境污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大型西藏人文纪录片《极地》在CCTV-10《探索·发现》栏目连续播出。纪录片真实、有温度的展现了西藏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况,深度挖掘了藏族同胞探索出的和谐生存之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藏地区南部地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 纬度低,太阳辐射弱 B . 降水少,气候干燥 C . 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D . 海拔高气候寒冷
    2. (2) 图中农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的主要原因是(   )
      A . 河流众多,降水丰富 B . 海拔高,光照充足 C .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D . 海拔较低,热量较充足
二、解答题
  • 10. 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陕西省分为陆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区。引汉济渭工程从陕南的汉江引水,穿越秦岭向北调入关中的渭河,有望2020年通水。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下表为关中、陕南两地区相关统计资料。

    地区

    人口占全省%

    耕地面积占全省%

    水资源占全省%

    关中

    63.1

    53

    19.4

    陕南

    22.1

    20

    71.1

    1. (1) 读图,关中地区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
    2. (2) 由表可知,是制约关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3. (3) 关于引汉济渭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单选)
      A . 穿越秦岭施工难度较大 B . 沟通了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C . 水源地位于半干旱地区 D . 彻底解决关中地区环境问题
    4. (4) 陕北地区所在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5. (5) 该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其主要人为原因是。(答出2点即可)
  • 11. 读沿江通道示意图,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印发了《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沿江高铁全线为设计时速350千米高速铁路。贯穿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长江横向经济带将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新支撑带,同时维续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将形成开放新局面。

    1. (1) 规划中的沿江通道经过的城市A是市,位于(四大地理区域)地区。
    2. (2) 图中山脉①是;山脉①以西是盆地,以东是平原。
    3. (3) 列车沿长江通道运行,成都到上海比上海到成都所需能源更少,是因为
    4. (4) 沿江高铁通道沿线地形复杂,地势总体为(填西高东低或东高西低)。
    5. (5) 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地理条件是(_____)
      A . 长江巨大的内河航运 B . 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 C . 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D . 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
  • 12.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年来,河南省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引领,形成了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协同并进的开放新格局。新时代的河南借助新的丝绸之路重新崛起,古老的中原大地生机勃发、商机无限。

    1. (1) 河南劳动力丰富,在发展中借助陆空“丝路”的优势可发展的对外贸易是(   )
      A . 新鲜海产品出口 B . 精密仪器进口 C . 煤炭进口 D . 服装加工出口
    2. (2) 河南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大粮仓,农垦历史悠久。但随着人口的增加,生态环境的压力也逐渐加大。读图,完成下面“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示意图”。(提示:在横线上填写文字,小方框中填入字母选项)

      A.开垦荒地、破坏植被         B.人口大幅度增长          C.农作物产量下降

  • 13. 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位于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地区作为“中国棉都”,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我国援疆项目“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正式成立,吸引大批浙江棉纺、印染、服装企业进驻,建设成为国家西部面向中亚的重要纺织品出口基地。

    1. (1) 分析阿克苏地区成为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答出2点即可)
    2. (2) 分析阿克苏地区吸引浙江棉纺织企业入驻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答出2点即可)。
    3. (3) 分析阿克苏地区发展棉纺织产业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答出2点即可)
    4. (4) 长江流域的江汉平原棉花,一成熟就要采摘,而阿克苏棉花成熟后可集中采摘,其主要原因是阿克苏(答出2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