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暑期预习练习卷(3)(用分解反应氧气)

更新时间:2017-04-18 浏览次数:772 类型:复习试卷
一、<b >选择题</b><b></b>
  • 1. 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

    A . 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B . 只能用排水法 C . 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 D . 只能向下排空气法
  • 2. 小明在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中,忘记放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 . 反应不能发生 B . 产生的氧气减少 C . 产生的氧气不变,但反应速度减慢 D . 产生的氧气不变,但反应速度不变
  • 3. 实验室里常用某些受热时易分解放出氧气的含氧物质来制取氧气。例如,常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加热氯酸钾来制取氧气。较理想的催化剂一般要求开始反应和剧烈反应时的温度均较低。实验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催化剂

    氧化铁

    氧化铝

    氧化铜

    氧化镁

    开始反应温度/℃

    420

    515

    305

    490

    剧烈反应温度/℃

    490

    540

    350

    545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最好选用(  )

    A . 氧化铁 B . 氧化铝 C . 氧化铜 D . 氧化镁
  • 4.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B .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 .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D . 要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 5. 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原因可能有(  )

    ①没有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入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底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时,先撤走酒精灯,后移出导管⑦二氧化锰中混有可燃物

    A . 全部 B . 除④外 C . 除④⑦外 D . ①③⑤⑦
  • 6. 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 B . 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 . 只有二氧化锰能够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 D . 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 7.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其操作步骤有:

    ①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给试管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熄灭酒精灯; ⑤将导管移出水槽。那么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A . ③①②⑤④ B . ③②①④⑤ C . ③①②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 8.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图。正确的分析是(  )

    A . 反应结束时能收集到(a-b)g氧气 B . 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C . 在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 . 在0~t2时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含量的不断增大
  • 9.

    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 .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口冷凝水倒流导致试管炸裂 C . 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D . 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 10. 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二、<b ></b><b >填空题</b><b ></b>
  • 11.

    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

                   A                   B                      C

    1. (1) 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3. (3) 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12.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实验室里,常采取分解过氧化氢(H2O2)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请分析图回答问题:

    1. (1) MnO2在上述实验中所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

      A . 反应物 B . 生成物 C . 催化剂
    2. (2) 图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3. (3) 写出过氧化氢溶液快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13.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是 , 对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来说,二氧化锰是

  • 14.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氧气,并完成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但实验结果并没有出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经过分析,是因为收集的氧气不纯而引起的。请你猜测,该同学可能存在哪些操作上的错误,导致此结果。

    猜测一:

    猜测二:

  • 15. 有六种途径可以制得氧气,如图所示:

    1. (1) C,F两种途径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 (2) 途径A和F都会用到一种黑色的物质做催化剂,其作用是
    3. (3) (填字母)途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4. (4) 根据“绿色化学”理念, (填字母)途径是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方法。
  • 16. 实验是化学灵魂,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

    1. (1) 《燃烧的条件》实验中,分别取适量木屑和煤粉(同样大小),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如图甲所示,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实验说明
    2. (2) 装置乙、丙分别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夹持仪器略),两种发生装置比较(填编号)更好,原因是
  • 17. 现有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 (1) 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
    2. (2) 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和收集O2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号) , 写出用此装置制备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3. (3) 若选用A装置制备气体时应考滤的因素是
  • 18.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是;它们的反应类型是
    2. (2) 利用上面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你选择的装置按合理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为 , 若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进气口为 , 瓶内盛放的干燥剂为
    3. (3) 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理由;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 理由是
三、<b ></b><b >分析、探究题</b><b ></b>
  • 19.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要收集氧气,收集装置可选择上述装置中的(填写序号);
    3. (3) 用发生装置A或B制取氧气时,A与B相比,A的优点是
  • 20. 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1. (1) 写出仪器B的名称:
    2. (2) 应选取的试剂是MnO2 , MnO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作用;
    3. (3) 除用排水法外,还可选择法收集氧气;
    4. (4) 实验前,先用止水阀夹住橡胶管,再向仪器A中加入水,观察到 , 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 21. 小明是一名“小马虎”,他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时遇到了下列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1. (1) 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 , 你的改进措施是
    2. (2)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至少写两条)

    3. (3) 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