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铜仁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2-03-30 浏览次数:9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工农生产统计表(单位:亿元)

    项目

    1952年

    1956年

    1957年

    工业总产值

    343.3

    703.6

    783.9

    农业总产值

    483,9

    582.9

    604.0

    工农业总产值

    827.2

    1286.5

    1387.9

    ——商自《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

    1. (1) 依据材料中的表格内容,指出这一肘期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2. (2) 出现上述趋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 (3) 据所学知识判断,后来哪些运动打破了这一发展趋势?为什么?
  • 22. 以下材料是关于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的历程,是中国对外关系的的过去与未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42年,英国同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1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山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 (1) 材料一中,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2. (2) 20世纪50年代,中国率先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 (3)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际间的关系,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什么方针,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4. (4)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
    5. (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设立“经济特区”,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除深圳、珠海外还有哪两个?之后中国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 23. 中华民族在自主创新的旗帜下,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创造出无愧于历史的人间奇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这是中国人民在加强国防力量、反对美帝国主义核讹诈和核威胁政策的斗争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中国掌握了核武器,对于斗争中的各国革命人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对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材料二: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第一星的重量超过了苏、美、法、日四国首次发射的卫星的总和,充分证明了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的大运载能力。这次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把卫星发送上天的国家,中国从此进入了空间时代。

    ——《两弹一星秘史:大空高唱东方红》

    材料三:(2003年)中国作为第一个亚洲国家和第一个发展中国家究成载人航天,不仅显示了中国的国家实力,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证明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正确性,显现了中国领导人强有力的领导才能,美国政府应支持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等合作。中国的加入对国际空间站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美)约翰.派克

    1. (1) 根据材料一,简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历史意义。
    2. (2) 材料二中的“这颗卫星”指什么?
    3. (3)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是谁?
    4. (4)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例举两位为“两弹一星”的成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5. (5) 综合上述内容,谈谈新中国取得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共同原因。
三、简答题
  • 24.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此次会议提出了我国进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在这次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3) 中共十九大召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