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延庆区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4-22 浏览次数:6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21. 补齐连线。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

    A 物质—用途

    B 物质—主要成分

       干冰

       碳酸钙        

       熟石灰

    冷藏食品

    改良酸性土壤

    补钙剂

    天然气

    生石灰

    食盐

    甲烷

    氯化钠

    氧化钙

  • 22. 在抗击新冠肺炎中,75%的酒精和84消毒液在杀灭病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1) 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其中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ClO2属于(填序号)。

      A 化合物

      B 混合物

      C 氧化物

    2. (2) 乙醇,俗称酒精,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常用作消毒剂,里面的溶质是。在配制溶液时将75 mL酒精和25 mL水混合时,发现体积小于100 mL,这是因为
    3. (3) 如图为常温下,某科研小组测量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所需时间的实验结果。分析下图得到的结论是

       

    4. (4) 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态燃料乙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 乙醇由2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构成

      B 乙醇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C 若有44 g CO2反应,则生成O2 48 g

    5. (5) 酒精易燃,使用不当会引发火灾。实验时,不小心有一些酒精洒落在实验台上并且燃烧,正确的操作是用湿布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 23. (2020九上·海淀期末) 庆典中释放的气球,是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最终会慢慢分解,不会造成污染。
    1. (1) 气球降解的过程属于 (“化学”或“物理”)变化
    2. (2) 气球能够飞上天是因为其中填充了氦气,这里不用氢气的原因是
  • 24. (2020九上·燕山期末) 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A、B两个方案。

    方案A

    方案B

    1. (1) 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案是(填“A”或“B”)。
    2. (2) 写出你选的方案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5. 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锌板上写“明”“和”两个字,露出下面锌板。向“明”字上滴加CuSO4溶液,向“和”字上滴加盐酸。

     

    1. (1) “明”字上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颜色变浅,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 (2) “和”字上的现象是
    3. (3) 用黄铜片(铜锌的合金)可以在纯铜片上刻画,纯铜片上会留有明显的划痕,说明黄铜片比纯铜片大。
三、科普阅读题
  • 26. (2020九上·门头沟期末)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我们的胃液呈酸性,是因为胃腺壁细胞能分泌出盐酸。胃酸在人体的消化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其易于被消化吸收。

    你知道吗?深受人们喜欢的早餐食品燕麦中常添加颗粒极小的铁粉,它既可以作为双吸剂(起到干燥和减缓食品变质的作用),还可以作为人体补铁剂。要把铁粉变为人体需要的、能吸收的营养元素,就离不开胃酸的帮助。

    健康人胃液的pH在0.9~1.5,胃液的pH不仅影响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还对伴随食物进入胃内的各类病菌的繁殖有影响。某医院对99位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胃液的pH及胃液中的病菌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表:

    分组

    胃液的pH

    受检患者人数

    胃液中检出病菌的人数及比例

    A

    ≤2.0

    7

    0

    B

    2.0~4.0

    13

    3(23.1%)

    C

    4.0~6.0

    26

    17(65.4%)

    D

    >6.0

    53

    45(84.9%)

    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并使人感觉反酸或烧心。治疗胃酸过多的药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抑酸药,能抑制胃酸分泌,但本身不能和胃酸反应;二是抗酸药,能直接与胃酸反应,常见的抗酸药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等。

    胃溃疡患者若服用不合适的抗酸药,会因胃内气体压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患者如长期使用抗酸药,很可能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因此,应遵医嘱合理使用抗酸类和抑酸类药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燕麦中的铁粉遇胃酸发生的反应:
    2. (2) 铁粉可以减缓食物变质,是因为铁可以和反应。
    3. (3) 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的抗酸药是
    4. (4) 关于文中提到的几种抗酸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均属于盐类或碱类 B . 在使用抗酸药时不是用量越多越好 C . 适量使用碳酸钙可治疗胃酸过多,同时还可为人体补钙
    5. (5) 下列关于胃液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 胃酸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所以胃液pH越小越利于人体健康 B . 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所以胃液pH越大越利于人体健康 C . 胃液pH越大越有利于病菌生存
四、流程题
  • 27. 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1. (1) 反应①的另一种产物是配制石灰乳的主要原料之一,配制石灰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整个生产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3. (3) 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 为保护绿水青山,可将工业残留的钡渣[主要成分为碳酸钡(BaCO3)]进行无害化处理,制取化工原料硫酸钡(BaSO4)。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BaSO4难溶于水,氯化钡(BaCl2)可溶于水。

    1. (1) 粉碎钡渣的目的是
    2. (2) 反应釜1中的气体X为
    3. (3) 反应釜2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从反应釜2到产品还要经过一步必要的操作,应该是
五、实验题
  • 29.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用该装置收集氧气的原理是。 收集满氧气后,将集气瓶(填:“正”或“倒”)立在实验台上。
    2. (2) 用连接好的E、F、G装置做实验,若F中的蜡烛燃烧更旺,则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F中的蜡烛燃烧熄灭,则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0. 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

    1. (1) 实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会 (填“上升”或“下降”)下降,是因为铁粉与水、氧气发生了反应;
    2. (2) 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

      A NaCl

      B NaOH

      C CaO

    3. (3) 实验2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左边边乒乓球 (填“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杠杆重新平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1. 如图所示,在一只烧杯中进行实验。

     

    请补全实验方案

    序号

    目的

    步骤

    A

    检验NaCl中混有Na2CO3

    ①加入少量样品;②加入适量水至全部溶解;

    ③加入

    B

    验证NaCl不能无限溶解

    20℃时①加入100g水;②加入10gNaCl;

    ③加入(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C

    配制

    加入5gNaCl;②加入95g水;③搅拌至全部溶解

  • 32. (2020九上·西城期末) 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1,管②收集到的气体是。检验管①中气体的操作是
    2. (2) 实验2,倒入紫色石蕊溶液,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3. 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1. (1) 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该实验是将甲溶液滴入乙溶液中,乙溶液为
    3. (3) 60 s时,溶液中溶质为。若最初向烧杯中滴加了几滴酚酞,此时溶液显 色。
六、科学探究题
  • 34. 化学小组用下图所示自制装置进行“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

     

    (提出假设)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吸入气体。

    (进行实验)

    实验1

    步骤

    操作

    现象

    ①   

    气密性检验:在饮料瓶中装水至没过长吸管底端, _____

    水从长吸管端快速

    流出

    ②   

    将饮料瓶中装满水,对着短管吹气,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将燃着的木条快速伸入饮料瓶中。

    饮料瓶中木条熄灭

    ③   

    将水倒掉,向饮料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至没过长吸管底,从短吸管端吸气30 秒,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再从长吸管端吹气30秒,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

    1. (1) 步骤①进行的操作为,说明自制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 (2) 步骤②中的现象(填“能”或“不能”)证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原因是
    3. (3) 若假设成立,步骤③中,预期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4. (4) 实验2

      实验1中有同学发现,吹气一段时间后发现,浑浊的石灰水重新变得澄清。他用上述装置加入与实验1等体积的石灰水,做下列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实验编号

      石灰水浓度

      持续吹气时间

      瓶底现象

      2-1

      0.16%

      30秒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2

      0.16%

      2分钟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得澄清

      2-3

      0.08%

      30秒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得澄清

      2-4

      0.08%

      2分钟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得澄清

      (反思与评价)

      能说明石灰水重新变澄清与石灰水浓度有关的实验是(填实验编号)。

    5. (5) 经查阅资料,石灰水重新变澄清是因为生成了碳酸氢钙 [Ca(HCO3)2] (20℃时碳酸氢钙的溶解度为16.6g) 。请写出由浑浊变澄清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