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1-03-09 浏览次数:8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歌词中的“东方”是指(   )
    A . 太平洋东岸 B . 亚欧大陆东部 C . 印度洋东岸 D . 大西洋西岸
  • 2. 我国东临的海洋中,由北向南依次是(   )
    A . 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 . 南海、东海、黄海、南海 C .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D . 南海、黄海、东海、南海
  • 3. “浅浅的海峡,浓浓的乡愁”,海峡两岸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是(   )
    A . 福建省、台湾省 B . 广东省 、台湾省 C . 海南省、台湾省 D . 浙江省、台湾省
  • 4. 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完成第下列小题。

    “湿透全身,幸福终生”,这是傣族泼水节上最美好和最特别的祝福(如下图)。傣族人主要聚居的省区是上图中的

    A . ①省区 B . ②省区 C . ③省区 D . ④省区
  • 5. 如图是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一组漫画。读图完成下题。

    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   )

    A . a-c-b-d B . b-c-a-d C . c-a-b-d D . c-b-d-a
  • 6. (2019八上·北京期末) 中央气象台 2017 年 11 月 16 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三天我国中东部地区将自北向南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

    读图,完成下列题。

    1. (1) 寒潮来袭期间,我国北方地区(    )
      A . 刮起强劲的西北风 B . 吹来湿润的东南风 C . 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D . 农田开始播种
    2. (2) “不穿秋裤则 die”的城市有(    )
      A . 哈尔滨 B . 北京 C . 上海 D . 拉萨
    3. (3) 与图中秋裤分割线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    )

      ①1 月 0℃等温线②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③人口地理界线④南方和北方分界线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④
    4. (4) “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    )
      A . 冬季南北温差大 B . 气温从北向南递减 C . 夏季东西温差大 D . 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5. (5) 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却“不带走一条秋裤”,主要是因为其(    )
      A . 身居内陆 B . 海拔低 C . 四周环山 D . 多大风
  • 7. (2019八上·潮阳期末) 下图是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该漫画反应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 水土流失 B . 旱涝灾害 C . 土壤盐碱化 D . 土壤荒漠化
    2. (2) 该漫画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围湖造田 B . 滥砍滥伐 C . 过度放牧 D . 不合理灌溉
  • 8. 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多峡谷,水流急 B . 多洼地,降水少 C . 多瀑布,河道深 D . “地上河”,少支流
  • 9. 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是(   )
    A . 华北地区 B . 西南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东南地区
  • 10. (2017八下·滨海开学考) 下列自然灾害中,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 . 台风 B . 泥石流      C . 滑坡 D . 地震
  • 11. 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我国重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据此完成下题。

    读上图,分析该地区由甲到丙出现的土地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正确措施是(   )

    A . 退耕还林、还草 B . 限制放牧牲畜数量 C . 砍伐森林,扩大耕地面积 D . 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12.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亿亩——这既是中国耕地面积的底线,也是不能突破的政策“红线”。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是(   )
    A . 大力发开垦荒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 . 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 C . 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D . 发展城镇建设占用大量耕地
  • 1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列农业生产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 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B . 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C . 云贵高原陡坡开荒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 14. 读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对比南北方地区的耕地、水资源的对比配置比例,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B . 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 C . 我国北方地区人口众多,水资源丰富 D . 我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区
    2. (2) 黄河:“大哥,帮帮忙吧,我已经入不敷出了……”长江:“弟弟别急,我来了。”解决黄河入不敷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A . 南水北调 B . 退耕还草 C . 退田还湖 D . 修建水库
  • 15. (2019七下·黄石期中) “花开人来,花落人走”,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需要灵活、频繁的迁徙放蜂。“追花夺蜜”应选择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 航空运输 B . 内河运输 C . 铁路运输 D . 公路运输
  • 16. 一位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乘火车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伟大!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最可能的月份是(   )
      A . 1月 B . 5月 C . 7月 D . 9月
    2. (2) 这位游客乘坐的火车最有可能途径的铁路干线是(   )
      A . 陇海—兰新线 B . 京哈—京九线 C . 宝成—成昆线 D . 浙赣—湘黔线
    3. (3)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逐渐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技术与人才 B . 资源与土地 C . 市场与交通 D . 气候与地形
二、综合题
  • 17. 读“中国地形图”回答。

    1. (1) 山脉①是,南侧的地形区E是盆地。
    2. (2) 山脉②是,它与东侧的淮河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与我国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及1月℃等温线大致一致。
    3. (3) 地形区D是,它是我国重要淡水鱼养殖基地和水稻产区,因此有之称。
    4. (4) 唐朝诗人李煜曾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造成我国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
  • 18.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读“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分布图(图一)”,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读图一,我国农业东部和西部的差异,大致以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以、林业、渔业等为主。
    2. (2) 读图一,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填干湿地区)的草原地区,我国的四大牧区 中,①牧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牧民们聚集在草原上, 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赛,以表达丰收的喜悦;②是牧区;③、④牧区主要位 于地区(填四大地理区域)。
    3. (3) 读图一,A 地区农作物的熟制主要为,而 D 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三熟,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选填“海陆因素”、“纬度因素”或“地形因素”)。
    4. (4) 李某承包了12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如图二所示。据图判断,李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图一 A,B,C,D 四地中的地,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19. 读“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甲、乙、丙、丁代表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它们集中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上,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填代码)。
    2. (2) 乙工业基地是,丁工业基地是,连接乙、丁两大工业基地的两条铁路干是。(填名称)
    3. (3) 连线题,将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对应的地位相连。

  • 20. 共享单车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已相当普及,某公司绘制了相关示意图做市场分析。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的虚线是地理界线,图中显示投放了共享单车的城市皆位于这条地理界线的以地区。
    2. (2) 共享单车投放市场份额最大的城市是,它的简称是
    3. (3) 共享单车解决了城市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问题,应该加大投放力度,你认为这样做是否合理,理由
    4. (4) 该公司经过实地考察发现东北地区和重庆城区不宜投放共享单车,为什么?请你从自然地理条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考虑,并分别作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