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松江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1-02-22 浏览次数:2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综合题
  • 1.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人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看图回答问题。

    1. (1) 将上图所示文明成果与其在地图中的诞生地一一对应。

      ①:;②:D;③:;④:;⑤:C;⑥:

    2. (2) 根据提示,对以上六则史料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 分类结果
      文献或口述 材料:①
      实物 材料:B、D、②、③
      实物兼文献 材料:④
    3. (3) 图A所示材料对于研究古巴比伦王国有怎样的证史价值?
  • 2. 民族交往与交融

    民族团结,民心所向,国家统一,大势所趋。

    材料一:

     

    唐胡人俑

    材料二:

     

    唐蕃会盟碑及碑文

    材料三:

     

    连环画《文成公主入藏》

    材料四:“外甥是先皇帝的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摘自吐蕃赞普写给唐中宗的奏章

    1. (1) 将上述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代顺序排列。

    2. (2) 结合以上六幅图,归纳我国古代推动民族交融的不同方式。
    3. (3) 以“唐朝汉藏友好交往”为题进行研究,以上四则材料你将优先选择哪两则?分别说明理由。
  • 3.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中国,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自乾隆皇帝给英国女王的回信

    材料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民……,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摘自《南京条约》

    材料三:“为发展对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

    ——1980年8月26日《广东省经济特区条约》

    材料四:“《WTO协定》和本协定书的规定应适用于中国的全部关税领土,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其他……已建立特殊制度的地区。”

    ——2001年11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书》

    1. (1) 根据材料一统治者的态度来看,当时清朝实行的对外政策是;《南京条约》签订于战争之后。
    2. (2) 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内容,概括我国对外开放的变化。
    3. (3) 结合上述四则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历史进程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