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昌吉市教育共同体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

更新时间:2021-03-09 浏览次数:8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7·江西) 我国某地流传的“骨笛”是用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制成的乐器.你认为下列动物的骨骼中最适合做“骨笛”的是(   )

    A . 青蛙 B . 老鹰 C . D . 乌龟
  • 2. (2019七上·湖北期中)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 . 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B . 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C . 生物数量的多少 D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3. (2016八上·海南期中) 炎热的夏天,非凡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即“浮头”),严重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即“泛塘”)。这是由于(    )
    A . 水中缺二氧化碳 B . 水中缺氧 C . 缺乏饵料 D . 池塘缺水
  • 4. (2018·绥化模拟) 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
    A . 恒温动物耗氧少 B . 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 . 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D . 恒温动物所需的能量少
  • 5. 下列是狼在分类学上的一些等级名称,请你将它们由大到小进行排列(  )

    ①犬科 ②犬属 ③脊索动物门 ④食肉目 ⑤脊椎动物亚门 ⑥哺乳纲

    A . ②①⑥③⑤④ B . ⑤③⑥④②① C . ③⑤④⑥②① D . ③⑤⑥④①②
  • 6. (2019八上·中牟期末) 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哺乳为幼崽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B . 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崽的死亡率 C . 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D .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 7. (2019八上·中牟期末) 朱龙翔同学养了许多家鸽,他发现家鸽排粪频繁,通过学习明白了其原因是(    )
    A . 口腔内没有牙齿,食物消化不全 B . 体温高而恒定 C . 直肠短,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D . 缺乏控制排便的完善结构
  • 8. (2019八上·中牟期末) 周六上午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鱼,发现卖鱼的阿姨不断向鱼池里通入气体,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使鱼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 B . 提高水温,使鱼生活的时间长一些 C . 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获得足够的氧气 D . 减少水的阻力,促进鱼的运动
  • 9. (2018·东营模拟) 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两者的共同特征是(   )
    A . 背腹扁平 B . 身体辐射对称 C . 有口无肛门 D . 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 10. (2015八上·滦县期末) 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种多样,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一组是真正的鱼类(  )

    ①娃娃鱼  ②鲍鱼  ③海马  ④章鱼  ⑤河豚  ⑥中华鲟  ⑦鲸鱼  ⑧带鱼.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⑦⑧ C . ③⑤⑥⑧ D . ②④⑥⑧
  • 11. 人们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常常要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 . 玉米和大豆均为单子叶植物 B .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均为孢子植物 C . 鳄鱼和海龟均为爬行动物 D . 腔肠、环节、节肢动物均为无脊椎动物
  • 12. 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其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   )
    A . 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 . 有利于蚯蚓的穴居生活 C . 有利于蚯蚓的呼吸 D . 有利于蚯蚓的消化
  • 13. (2018八上·岐山期中) 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甲是兔的牙齿,图乙是狼的牙齿 B . 兔和狼都有门齿和臼齿 C . 图乙牙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D . 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 14. (2019八上·靖州期末) 非洲雨林中有一种动物,体表被有皮毛,前肢和身体间有薄膜相连,能在空中滑翔,体温恒定,胎生,用母乳哺育长大。根据这些特征判断,这种动物属于(    )
    A . 爬行类 B . 两栖类 C . 鸟类 D . 哺乳类
  • 15. (2019八上·龙湖期中) 区分蚯蚓的前后端,最简单明确的依据是(  )
    A . 体节的形状 B . 环带的位置 C . 刚毛的长短 D . 口和肛门的位置
  • 16. (2018八上·通化期中) 下列几组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

    A . 猫头鹰、扬子鳄、鲸 B . 家兔、丹顶鹤、猎豹 C . 白熊、蛇、袋鼠 D . 金丝猴、沙蚕、大熊猫
  • 17. (2019八上·蓬江月考)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描述的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①前肢变为翼        ②体温高而恒定        ③体内有气囊        ④胎生、哺乳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8. (2017·海淀) 小明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

    A . [虎]头[蛇]尾 B . [鹬][蚌]相争 C . [蛛]丝[马]迹 D . [鸡][犬]不宁
  • 19. (2018八上·海口期中) 流出鱼体与流入鱼体的水相比,溶解的气体成分变化是(    )
    A . 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B . 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增多 C . 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 D . 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减少
  • 20. (2016·衡阳)

    如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B . 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 C . 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D . 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 21. (2019八上·颍泉期末)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 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优美的舞 B . 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 C . 失去蛋的企鹅把鹅卵石当企鹅蛋孵化 D . 刚出生的小羊碰到母羊乳头吮吸乳汁
  • 22. (2016八上·临洮月考) 在探究硬币上是否有细菌的小实验中,将硬币在培养基上轻轻一按,这一做法在细菌培养方法中叫做(      )
    A . 种植 B . 接种 C . 培养 D . 接合
  • 23. (2015八上·简阳期末) 下列不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

    A . 人与体内的蛔虫 B . 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 C .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D . 羊与羊胃肠内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 24.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 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C . 兔吃草,兔被狐和鹰吃,兔数量变化引起其他生物数量变化,说明动物可以维持生态平衡 D .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 25. (2020八上·锦州期末)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分别描述了这两类昆虫的(  )
    A . 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B . 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 . 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D . 迁徙行为、繁殖行为
  • 26. (2017·滨州) 生物课堂上王老师指着自己受伤的左臂,幽默地说是伤了“支点”.王老师所说的“支点”是(   )

    A . B . 骨骼肌 C . 关节 D . 神经
  • 27. (2018九上·东明期中) 在贫瘠的土地上,小麦生长不好而大豆却生长较好,这是由于(    )
    A . 大豆能进行光合作用 B . 大豆的细胞核里有遗传物质 C . 大豆根部有根瘤菌 D . 大豆的呼吸作用不消耗有机物
  • 28. (2018七上·泰兴期末)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 . 植物 B . 动物 C . 病毒 D . 腐生细菌和真菌
  • 29. (2016·呼和浩特) 酸奶的制作过程需要加入乳酸菌、嗜热杆菌等益生菌,因此需要专门进行菌种培养如果不注意环境的消毒,培养益生菌的培养基上就可能发现下列哪种病毒(  )

    A . 烟草花叶病毒 B . 乙肝病毒 C . 噬菌体 D . “SARS”病毒
  • 30. 2018年10月以来,我市部分乡镇爆发了非洲猪瘟疫情,非洲猪瘟是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该病也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类动物疫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死亡率高达100%。下列非洲猪瘟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该病毒是一种动物病毒 B . 该病毒有细胞结构,但无细胞核 C . 该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D . 该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二、实验探究题
  • 31. 小明设计了一个细菌培养实验:

    ①将甲、乙、丙三个盛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②洗手前用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甲培养基上涂抹一下;

    ③洗手后用另一支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乙培养基上涂抹一下;

    ④丙培养基不涂抹;

    ⑤加盖封好后,放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下培养,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 (1) 根据小明的实验过程,你认为他要探究的问题是:
    2. (2) 丙培养皿的作用是
    3. (3) 棉棒在培养基上涂抹,相当于细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这一步骤。
    4. (4) 预期几天后,三个培养皿中细菌菌落最多的是
    5. (5) 如果实验结果与你的预期一致,你认为要养成怎样的卫生习惯?
三、综合题
  • 32. 如图所示为几种常见微生物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 (1) 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的生物是(填图中标号)。
    2. (2) 图(填图中标号)是细菌,它的生殖方式是生殖。A与B、C、D的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细胞内
    3. (3) 善于观察的杨梅同学一眼就认出了[B]是,因为它的直立菌丝顶端呈扫帚状,而且她还知道它和[C]有着共同的生殖方式即用繁殖。
    4. (4) 李氏面包膨大松软,大家都喜欢吃。它的制造离不开图中的[],因为它可转化为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膨大和松软。
    5. (5) 除E外,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①作为参与物质循环;②引起植物和人患病;③与植物共生。
  • 33. 图A和图B分别是伸肘和屈肘动作产生的模式图,请认真看图并回答问题。

    1. (1) 骨骼肌是由①和②组成的。
    2. (2) 当我们处于图A状态时,③肱二头肌处于状态,④肱三头肌处于状态,当我们处于图B状态时,③肱二头肌处于状态,④肱三头肌处于状态。
    3. (3) 骨骼肌能够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个动作,是由系统调节的,同时,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互相配合,为人体的运动提供
    4. (4) 图中③和④绕过肘关节,固定在(填相同或不同)的骨上,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活动,从而产生运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