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

更新时间:2020-10-31 浏览次数:19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 糖水 B . 碘酒 C . 雪碧汽水 D . 蒸馏水
  • 2. 打开汽水瓶塞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 )
    A . 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B . 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C . 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D . 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 3. 某花圃花卉叶色萎黄矮小而且有倒伏现象,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应用的是(   )
    A . NH4NO3 B . KNO3 C . KCl D . Ca(H2PO42
  • 4. (2018九上·乳山期中) 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 . 与二氧化碳反应                                          B . 与氧化铁反应 C . 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D . 与盐酸反应
  • 5. (2019九上·呈贡月考) 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 . 氯化钠 B . 硝酸铵 C . 浓硫酸 D . 氢氧化钠
  • 6. (2020·凤山模拟) 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SO42-、NO3-、Ba2+、Cl- B . Cu2+、Na+、NO3-、K+ C . K+、CO32-、NO3-、Cl- D . H+、Ba2+、K+、NO3-
  • 7. (2016·龙江) 下列常见的生活物品中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不锈钢菜刀 B . 桑蚕丝围巾 C . 橡胶手套 D . 玻璃水杯
  • 8. (2020·大连模拟) 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
    A . 铜制塑像 B . 镀锌水管 C . 大理石栏杆 D . 铝合金门窗
  • 9. (2017·长沙) 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 . 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制香肠 B . 用碳酸钙做补钙剂 C . 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 . 用碳酸氢钠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 10. 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1.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 .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 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 12. 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 )

    A . 溶质质量都减少 B . 溶剂质量都增大 C . 溶液质量都增大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二、多选题
  • 13.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需要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 . NaOH、FeCl3、 HCl、KNO3 B . Na2SO4、NaCl、BaCl2、KNO3 C . Na2SO4、BaCl2、 Na2CO3、 HCl D . Na2CO3、H2SO4、 HCl、KCl
  •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序号

    混合物

    除杂试剂与方法

    A

    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盐酸后蒸干

    B

    硫酸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铜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充分反应后过滤

    C

    氯化钾中混有少量二氧化锰

    用足量水溶解后,过滤、洗、干燥

    D

    铜粉中混有少量铁粉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向AgNO3、Cu(NO32、 Mg(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滤液中一定有Fe (NO32、 Mg (NO32和Cu (NO32 B .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 . 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D . 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
三、填空题
  • 16. 在①浓硫酸、②氢氧化钠、③稀盐酸、④氢氧化钙这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1. (1) 常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是
    2.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酸是
    3. (3) 实验室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碱是
    4. (4) 俗名为烧碱的物质是
  • 17.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盐酸中含有的离子有(填离子符号)。
    2. (2)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因为该溶液中含有
    3. (3) 从粒子角度具体分析该反应发生的原因是
  • 18. 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或衣服上,要先用;再涂上
  • 19. 金属钛(Ti)是航空、宇航、化工等方面的重要金属材料,被称为“21世纪的金属”。在工业,上可用镁在高温下与TiCl4反应制取金属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说明金属镁的活动性钛(填“>”或“<” );在TiCl4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20. (2017·灌南模拟)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问题:
    1. (1) 用盐酸除铁锈
    2. (2) 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将它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
  • 21. 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填“单质”“原子”或“元素”),儿童每日要摄取足够量的钙,才能避免引起
  • 22. 晓楠在家里发现加洗洁精能轻松除去碗碟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功能。
  • 23. 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水和
  • 24. 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 25. 如图甲是A、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 (1) 甲图中,t2℃时, 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2. (2) t℃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写出一种方法)
    3. (3) 若A中混有少量的B,最好采用的方法提纯A。
    4. (4)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t1℃时,三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 (5) 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 26. 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 (1) 根据此变化曲线,你认为实验操作时是将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 (2) 当加入溶液的质量是ag时,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 27. 实验室用已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1. (1) 配制步骤为:计算、、 混匀;
    2. (2) 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质量g,需水mL(水的密度看作1.0g/cm 3);
    3. (3) 某同学在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体积时俯视读数,则实际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实验题
  • 28.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提纯实验,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的实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操作③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2. (2) 操作⑥中的不正确是:
    3. (3) 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以及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发现产率偏低,其可能原因是(填序号)

      A 过滤时滤纸破损    B.蒸发后, 所得精盐潮湿

      C 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的称量的纸上

      D 溶解时加入的粗盐过多,未完全溶解

    4. (4) 操作④中,当观察到蒸发皿内时,停止加热,让余热蒸干剩余液体。
五、科学探究题
  • 29.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请帮助他们完成

    [提出问题]

    1. (1) 为什么生石灰(CaO)可做干燥剂?(用方程式表示)
    2. (2) 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猜想一: 全部是CaO    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 全部是。猜想四:是Ca (OH)2和CaCO3的混合物。

    3. (3) [实验探究]

      ①取部分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结论原干燥剂中不含

      ②小婷向①所得试管中加入,有产生,结论这包干燥剂中含有CaCO3

      ③小洪同学另取少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得乳白色浊液,结论这包干燥剂中只有CaCO3.你认为上述小婷、小洪的结论中的不正确,原因是。小梅在你的帮助下取得成功,得出猜想四成立。

      [拓展迁移] 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氧化钙应注意

  • 30.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硫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 (1)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

      猜想三:含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 含有Na2SO4、H2 SO4 和NaOH

      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

    2. (2)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二是成立的,请你帮他们填写有关实验步骤或实验现象;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方案一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方案二

      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烧杯中的溶液

      方案三

      取少量烧杯中的洛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产生气泡

  • 31. 今年初贵阳市遭受了几十年不遇的雪凝灾害。在抗凝冻过程中,工人在凝冻的道路上洒一种白色粉末后,冰雪就开始融化了。小明想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组成,他取少量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他们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后,知道白色粉末叫“化冰盐”,且可能由NaCl、KNO3、CaCO3、MgCl2、CuSO4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提出问题]化冰盐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实验探究]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1. (1) 实验过程中 操作名称:操作①溶解,操作②
    2. (2) 化冰盐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理由是
    3. (3) 生成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探究结论]

      化冰盐的组成可能为(写出可能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5. (5) [结论分析]

      若上述实验中他们称取了一定量的样品,又测知了沉淀B的质量,化冰盐的组成 (“一 定”或“不一定”)能确定,理由是

六、计算题
  • 32. 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
    1. (1) 葡萄糖酸锌是由种 元素组成的,其相对分子质量为,其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 1%)。
    2. (2) 现有一支20mL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其中含葡萄糖酸锌45mg,那么这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是mg (结果精确到0.1)
  • 33.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g全部溶解于150 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 (1)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2. (2) 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