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常州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0-08-27 浏览次数:519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史料是解释历史的依托,是现实与历史对话的桥梁。下列史料中,最能直接解释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是(    )
    A . B . C . D .
  • 2. 廉政和反腐败是政权维护自身生存的基本手段。我国封建王朝第一次在中央专门设置的具有廉政作用的监察官职是(    )
    A . 御史大夫 B . 刺史 C . 节度使 D . 锦衣卫
  • 3. “完成了中国对外交往从陆路向海路的重大转折,将“和番与取宝'结合在一起……由此东西方商路大开。”该材料评述的是(    )
    A . 丝绸之路的开辟 B . 玄奘西行 C . 大运河的开通 D . 郑和下西洋
  • 4. 1900年,西方有人创作了名为《经过盟军的努力,龙被征服了》的漫画(见下图)。该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中日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5. “其伟大的历史意义,不仅表现在它实现了中国革命大本营从南方到北方的战略大转移,而且表现在它为实现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伟大转变奠定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 北伐战争 B . 南昌起义 C . 红军长征 D . 西安事变
  • 6. “中国义无反顾独立地制定参战决策并取得战争的胜利,使美国遭到第一次战败、严厉打击了战后美国跋扈张扬的气焰,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斗争、威武不屈的气概。”下列历史事件中,使“美国遭到第一次战败”的是(    )
    A . 平型关战役 B . 抗美援朝战争 C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 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 7. 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思想体系,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华民国约法》 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8. 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的赠礼”。这主要是由于尼罗河流域(    )
    A .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B . 适合于农业耕作 C . 民主政治起源较早 D . 有利于建金字塔
  • 9. 从早期人类的出现到15世纪末期,人类社会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下州历史事件中,属于封建社会的是(    )
    A .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B . 亚历山大东征 C . 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D . 斯巴达克起义
  • 10. 14至17世纪上半期,西欧各国先后掀起一个前所未有的“希腊罗马热”。出现此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 庄园经济的发展 B . 资本主义萌芽 C . 伊斯兰教的传播 D . 城市自由自治
  • 11.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资产阶级在欧洲大陆摧毁封建统治,开始掌握政权的革命运动是(    )
    A . 法国大革命 B . 美国独立战争 C . 英国光荣革命 D . 拉美独立运动
  • 12.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当时在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地主把“真正的解放”藏起来了。这主要是因为该法令规定(    )
    A .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B . 推行地税改革 C . 农奴高价赎买份地 D . 鼓励西部耕种
  • 13. 20世纪亚非拉民族独立浪潮改变了世界政治地图。下列历史人物中,领导推动了这一历史潮流的是(    )
    A . 章西女王 B . 马克思 C . 玻利瓦尔 D . 卡斯特罗
  • 14.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人类不断实现自己的愿望。以下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B . 实现了男女完全平等 C . 解决了世界粮食问题 D . 削除了贸易保护主义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题9分,第16题9分,第17题11分,共29分。
  • 1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王朝组成了遍布全国各地的统治网络,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那之下设县,县下设乡、里。这就建构了从朝廷到地方多梯级的统治机构。

    ——摘编自白寿彝、高敏、安作璋(中国通史第4卷)

    材料二:元朝的行中书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的划分并没有考虑区城内经济文化的关联性,比如将经济文化联系密切的长江三角洲一分为二,江南为江浙行省,江北为河南江北行省.这为后世经济文化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材料三:清代对蒙、藏、回部地区实行的行政制度,有以下特点:一是中央设官管理,包括中央派驻的军政长官及各民族的官员,并把各民族官员纳入中央统一的官制体系之中。二是边疆民族地区的行政带有一定的“自治“色制,三是“国信而治”。

    ——摘编自杜家瞩《清朝简史》

    请回答:

    1.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在地方实施的行政制度及高期“多梯级的统治机构"塔尖的职位名称。
    2. (2) 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及该制度实施的消极影响,推断现常州地区当时隶属于哪个行省管辖?
    3. (3) 结合所学,以清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治理措施为例,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创新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的影响?
  •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初始工业化和防卫性现代化的第一步,不仅包括了现代生产力和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引进,同时也催促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大地上的生长。1949年革命的胜利带来了(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一次全面大转换,中国力图探索一条非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979年以来,在国际国内出现巨大变化的形势下,进行了又一次独特的体制内模式转变,开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摘编自罗荣果《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又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正是在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处新的历史方位基础上作出的。这一判断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党的奋斗目标有了部要求。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年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摘编自栗战书《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第一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简析其历史进步性。
    2. (2) 材料一中“全面大转换”和“独特的体制内模式”的内部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共为了实现该“大转换”的实践探索。
    3. (3)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目前我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和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中国现代化道路给你的启示。
  •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建立了世界霸权。接着,英国又单先废除奴隶贸易,占据道德制高点。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实现了工业化,英国的霸权达到高潮。从19世纪末至二战后,英国不接受德国利用战争方式进行的霸权挑战,却接受了美国和平方式的霸权转移。英美两国霸权转移历经1899-1940年的互补阶段、1941-1945年的同盟阶段、1946-1948年的协同阶段。

    ——摘编自潘兴明(英国霸权转移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竭力赋予其霸权以某种道义的或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性。杜鲁门上台后,面对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的局面,制定了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冷战结束后,美国霸权野心不断膨胀,不时大肆动用武力和采取单边主义行动以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志。

    ——摘编自李景治等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材料三:全球治理而非全球混乱,更多国家和非国家行动者参与民主的全球治理而非美国霸权,更符合中国的根本和长远利益。

    ——摘编自庞中英(霸权治理与全球治理)

    请回答:

    1.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英美两国霸权转移不同阶段的特点,并简要分析英国接受美国和平方式实现霸权转移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美国在二战后实施“遇制”战略的措施及冷战结束后推行霸权主义的表现。
    3. (3) 综合材料一、二归纳英美两国确立和维护其世界霸权的共同点。
    4. (4) 结合材料三,围绕当今霸权治理与全球治理,发表你的想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