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营口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0-08-27 浏览次数:244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 1.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民法典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
    A . 孟子 B . 孔子 C . 墨子 D . 韩非
  • 2. “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是(    )
    A . 欧洲 B . 中亚 C . 长安 D . 河西走廊
  • 3. 汉武帝批阅奏折时,有时一个奏折所用的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东汉时期,这种不方便现象得到了改善,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哪一人物的重大贡献(    )
    A . 张仲景 B . 王祯 C . 华佗 D . 蔡伦
  • 4.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作为一种选官制度,其选拔标准是(    )
    A . 门第的高低 B . 才能和学识 C . 帝王的喜好 D . 财富的多寡
  • 5. 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史实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 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 . 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地中海沿岸和欧洲西海岸 C . 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D . 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
  • 6.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下列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②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④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7. “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宛平城外演习,以‘士兵失踪’为名挑起了事端,‘士兵失踪’本是他们多年来惯用的伎俩……”这个事件的发生,标志着(    )
    A .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 .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C . 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D . 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 8. 如图是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上的一篇报道。它反映了日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该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卢沟桥事变 C . 淞沪会战 D . 南京大屠杀
  • 9.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不属于抗日战争胜利决定性因素的是(    )
    A . 巨大的民族觉醒 B . 空前的民族团结 C . 英勇的民族抗争 D . 强烈的民族自信
  • 10. 2019年12月17日,“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它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交接入列的航空母舰是(    )
    A .  “辽宁舰” B . “厦门舰” C . “武昌舰” D . “广州舰”
  • 11. “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他,一个忠厚朴实的人,却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这个“他”指的是两弹元勋(    )
    A . 杨利伟 B . 翟志刚 C . 邓稼先 D . 袁隆平
  • 12.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她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是发现了(    )
    A . 青蒿素 B . 青霉素 C . 麻沸散 D . 五禽戏
  • 13. 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国王恼羞成怒,派军队闯入议会,挑起内战。该国王是(    )
    A .  查理一世 B . 詹姆士二世 C . 克伦威尔 D . 威廉
  • 14. 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陆会议发表了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该文件是(    )
    A .  《权利法案》 B . 《独立宣言》 C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 《宅地法》
  • 15. 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在这场内战中林肯的贡献是(    )
    A .  实现国家独立,推翻殖民统治 B . 削弱欧洲力量,促进民族觉醒 C . 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 D . 注重科技创新,发展新兴工业
  • 16.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    )
    A . 瓦特 B . 斯蒂芬森 C . 哈格里夫斯 D . 凯伊
  • 17.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一事件成为(    )
    A .  一战的开始 B . 二战的开始 C . 一战的导火索 D . 二战的导火索
  • 18. 法国作家巴比斯在《战火》中写到:“(战场上)到处散发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这段文字描述的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的战役是(    )
    A . 萨拉托加战役 B . 约克镇战役 C . 凡尔登战役 D . 索姆河战役
  • 19. 1933年,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美国实施新政。不属于新政意义的选项是(    )
    A .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 B .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C . 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D . 改变了资本主义本质
  •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导致美国对日本宣战的事件是(    )
    A . 德国进攻苏联 B . 德国空袭英国 C . 德国突袭波兰 D . 日本偷袭珍珠港
  •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作转折点的事件是(    )
    A . 意大利投降 B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 . 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D . 苏军攻破柏林
  • 22.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完全体现各个国家相互合作的选项是(    )

    ①波茨坦会议  ②诺曼底登陆  ③雅尔塔会议  ④莫斯科保卫战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23. 当今社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避免国家和地区之间发生战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国际组织是(    )
    A . 同盟国集团 B . 联合国 C . 二十国集团 D . 协约国集团
  • 24.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协调世界经济的支柱是(    )
    A . 世界贸易组织 B . 联合国安理会 C . 联合国维和部队 D . 联合国秘书处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6分)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理,充满了艰辛。今天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局面来之不易。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

    ﹣﹣人教版《中国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郭沫若

    1. (1) 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官职名称。
    2. (2) 根据材料二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53年正式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的是哪位清朝皇帝?清政府设立驻藏大臣的作用是什么?
    3. (3) 材料三描写的是一位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位民族英雄是谁?
    4. (4) 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清政府于1684年设置什么机构?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一百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我的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让我们一起回顾香港的风雨历程。

    材料一: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人教版《中国历史》(部编)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材料三:1997年将不仅标志着香港一个时代的结束,更为重要的是,它将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陈雪英《邓小平与香港》

    材料四: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我们相信,在国家安全得到切实保障的情况下,香港必将发展的越来越好,不断谱写出经济繁荣发展、市民幸福生活的新篇章,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独特而重要的贡献。

    ﹣﹣摘自《人民日报》

    1. (1) 材料一中的《南京条约》的签订是哪次战争的结果?条约中英国割占的是中国哪一处领土?
    2. (2) 依据材料二回答“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是指邓小平提出的什么伟大构想?
    3. (3) 阅读材料三回答问题:继香港回归祖国后,哪一地区的回归表明祖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4. (4)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为“香港如何发展得越来越好”提出建议。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流,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开天辟地”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哪次会议?
    2. (2) 1945年,中共召开的哪一会议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后的奋斗方向?在这次会议上哪一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 (3) 1949年,标志着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事件是什么?
    4. (4) 1978年,在哪次会议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5. (5)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示意图中A、B两处的内容。
    6. (6)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哪座城市被称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环境。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

    ﹣﹣列宁

    材料三: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巨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人教版《世界历史》(部编)九年级下册

    1. (1) 材料一中,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逐渐形成了什么政治制度?
    2. (2)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
    3. (3) 材料二中,“真正的革命”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这次“真正的革命”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4. (4)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特点?请根据图示分析,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哪个国家工业生产发展最快?
    5. (5)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发明耐用白炽灯泡的发明家是谁?以内燃机为动力制造出第一辆汽车的人是谁?
    6. (6) 综合上述材料,英美两国的发展经验能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哪些借鉴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