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7-15 浏览次数:23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牛奶变酸 B . 葡萄酿酒 C . 蜡烛熔化 D . 烧制陶器
  • 2. 我市已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快递用的包装纸箱属于下列哪一类(  )
    A . 有害垃圾 B . 厨余垃圾 C . 其它垃圾 D . 可回收垃圾
  • 3. 人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
    A . 氮气 B . 水蒸气 C . 氧气 D . 二氧化碳
  • 4. 生活中容易发生“煤气”中毒,这是因为“煤气”中含有下列哪种气体(  )
    A . 二氧化碳 B . 天然气 C . 一氧化碳 D . 液化石油气
  • 5. 下图是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以下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B . 水是地球上宝贵的自然资源 C . 可利用的淡水占全球储水量的2.53% D . 海水淡化成本高,目前还不能推广
  • 6.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天然气代替煤可减少酸雨 B . 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C . 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使用能部分解决化石能源耗尽的问题 D . 汽车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可减缓温室效应
  • 7.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二个氮气分子:2N B . 两个碳酸根离子:2CO32- C . 硫酸铁的化学式:FeSO4 D . 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Mg+O2=2MgO
  • 8. 下列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的是(  )
    A . HClO4 B . KClO3 C . NaClO D . MgCl2
  • 9. 下列用途利用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 二氧化碳灭火 B . 石墨作电极 C . 金刚石划玻璃 D . 活性炭除去异味
  • 10. 下列客观事实与对应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糖块放入水中慢慢“消失”

    分子不停运动

    B

    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

    分子间有间隙

    C

    金刚石硬度比石墨大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下图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B . 它对应的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C . 它对应的单质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D . 它对应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
  • 12.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 收集氢气 D . 实验室制氧气
  • 13. 下图甲、乙、丙三个方框中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甲框中组成物质的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 B . 在该反应中甲、乙两框物质质量比为4:1 C . 丙框中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D .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二、多选题
三、填空题
  • 15. 完成下列各小题

    1. (1) 图一是某品牌的充气软面包,充入的气体可以是氮气,氮气的化学式是,充入氮气的目的是;配料中的食用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写出氯化钠中阴离子的符号,注意事项中漏气请勿食用,你如何判断它是否漏气
    2. (2) 图二中富硒茶中的硒指的是(选填:“元素”或“原子”或“离子”,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3. (3) 图三茶杯有一功能:喝茶时能将茶叶和茶水分开,该功能对应的实验操作名称是。杯中茶水长时间放置,茶水的颜色从翠绿色变成黄色,这种变化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有关,这种物质是(写化学式)
  • 16.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碳元素的两种重要化合物。
    1. (1) 从组成上看它们的相同点是
    2. (2) 其中可用于冶炼金属的是
    3. (3) 写出二氧化碳转化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4. (4)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11.2g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四、简答题
  • 17. 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中仪器①加试剂的方法是否正确
    2. (2) 图一是硬水和软水的鉴别,图中试剂X是,加入试剂X后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在进行完该操作后在软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 (3) 图二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常用装置,请写出图二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时如果把棉花塞得过多过紧,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图中所示方法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具有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 18.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写到: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他们烧制木炭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如果大规模“伐薪烧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②晾干木材时在太阳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原因是。木材放入窑中时要一层层呈井字型堆放,从燃烧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窑中木材燃烧到一定程度就封闭窑口使木材熄灭,利用余热使木材继续炭化,应用的灭火原理是

    2. (2)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未写出)。

      已知:A、B是常见氧化物,C、D是常见的气体,C能供给呼吸,E是黑色固体。

      ①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反应Ⅲ可以看出D物质具有的一条化学性质是

五、科学探究题
  • 19. 某学习小组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如下两个方面的探究。
    1. (1) (一)第一小组用下图一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实验开始时他们通过分液漏斗将20mL稀盐酸快速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并关闭活塞。并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1

      2

      3

      4

      5

      6

      量筒读数/mL

      40

      50

      55

      58

      60

      60

      写出图一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图一丙中量筒最好选(选填:“50mL”或“100mL”或“150mL”)。
    3. (3) 图一乙中如果不加植物油会使测定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
    4. (4)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分析,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mL.
    5. (5) 在图二中绘出0~6min内生成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6. (6) (二)第二小组用下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有关性质。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向外拉动任一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松开手,活塞回到原处;

      ②注射器a中吸入20mL澄清石灰水,注射器b中吸入20mL盐酸,连接在如图位置,再从中间瓶口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将瓶装满,最后塞上带压强传感器的橡胶塞;

      ③先后将两注射器中试剂快速全部推入三颈烧瓶中,并保持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底部,振荡三颈烧瓶,压强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中压强变化如图四。

      a.实验步骤中第①步的目的是

      b.在第②步中如何检验三颈烧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气体

      c.在第③步中最先推入三颈烧瓶的试剂是,这时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d.在第③步中第二次推入试剂后三颈烧瓶中出现的现象是,这时三颈烧瓶中压强变化对应于图四中的哪一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