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0年中考科学模拟试卷(二)

更新时间:2020-06-11 浏览次数:593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北京园林部门要做好杨树病虫害防治,你认为应采用以下哪种方法较好?(    )
    A . 用人工喷雾器喷洒药物 B . 焚烧形成含药烟雾,像除蚊那样驱除害虫 C . 用车载式高射喷药器 D . 将所有受害杨树砍光
  • 2. 假日,当你在美丽的西湖划船时,你观察到湖水中的波浪对船产生的影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波将船向着传播的方向推移 B . 水波使船在原来的地方上下起伏着 C . 水波使船在原来的地方附近做左右来回往复的运动 D . 船不会受到水波的任何影响
  • 3. 噪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而声音的强弱是认定噪声的重要指标。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度的等级,零分贝是人们刚刚可以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强度,也叫听觉下限。根据所学知识,较理想的学习、生活环境,声音强度的等级应是(    )。
    A . 50dB-70dB B . 30dB-40dB C . 90dB左右 D . MOM左右
  • 4. 当我们突然遇到较强的阳光时,人眼瞳孔的生理变化是(    )。
    A . 扩大 B . 缩小 C . 不变化 D . 无法判断
  • 5.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动物的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 B .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C . “鹦鹉学舌”是它的行为之一 D . 大象能“吹口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 6. 下列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壤中砂粒含量最多

    ②土壤中生活着多种动物,而这些动物也会对土壤产生影响

    ③最适合各种植物生长的土壤是黏土

    ④土壤供给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水分,植物使土壤变得更加肥沃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7. 由于小军手指的碰触,含羞草的叶子合拢了,这种运动形式主要属于(    )。
    A . 热运动 B . 声运动 C . 光运动 D . 生命运动
  • 8. 如图是某山地的等高线图,表示山谷的地点是(    )。

    A . B . C . D .
  • 9. 医用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 “B超”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太小 B . "B超”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太大 C . "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 . "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 10. 行驶中的摩托车保持恒定的速度开上斜坡,在上坡过程中摩托车的(    )。
    A . 动能逐渐减小,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B . 动能逐渐减小,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C . 动能保持不变,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D . 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 11. 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 12. 跳远运动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增大跳远运动员的惯性 B . 减小跳远运动员的惯性 C . 增大跳远运动员的动能 D . 减小跳远运动员的动能
  • 13. 春游时,两位体重相同的同学分别沿缓坡和陡坡同时开始爬同一座山,结果同时到达山顶,则两人爬山过程中克服体重所做的功和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 . 爬缓坡的做功少,功率小 B . 爬缓坡的功率较小,但做功相等 C . 两人克服体重所做的功和功率都相等 D . 爬缓坡的做功较少,功率相等
  • 14. 如图所示,最省力的剪刀是(    )。
    A . B . C . D .
  • 15. 在举行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时,观察到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个重要的装置,一般是(    )。
    A . 定滑轮 B . 动滑轮 C . 滑轮组 D . 省力杠杆
  • 16. 在公园里的儿童乐园内,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处于平衡,此时(    )。
    A . 两个小孩的质量一定相等 B . 两个小孩的重力和他们各自的力臂的乘积一定相等 C . 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D . 两个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 17. 进入青春期后,人体的形态和功能都出现显著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
    A . 生殖器官的成熟 B . 身体外形上的变化 C . 内脏功能的健全 D .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影响
  • 18. 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2月28日12时(区时)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

    ①2月27日12时②2月29日12时③3月1日12时④2月28日12时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9. 利用DNA鉴定技术判定他确是其人,这是因为DNA(    )。
    A . 是一种细胞核,每个人相同 B . 是一种遗传物质,每个人不同 C . 是一种蛋白质,每个人相同 D . 是一种染色体,每个人不同
  • 20. 地球上植物种类繁多,它们中有高达90多米的裸子植物,也有矮至几毫米的苔鲜植物,甚至还有连肉眼都看不见的单细胞藻类植物。这些寂静无声的生命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两种基本物质,这两种物质是(    )。
    A . 水、二氧化碳 B . 氧气、水 C . 葡萄糖、二氧化碳 D . 葡萄糖、氧气
  • 21. 下面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 . 是指动物明显的、大范围的、高速的动作 B . 是指表面静止,而身体内部发生着的种种生理活动和变化 C . 是指动物各种各样的运动方式,甚至包括静止不动、注目凝视 D . 静止不动时,就没有动物行动
  • 22. 我们平时用的书包或旅行袋的背带都做得比较宽,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做宽一些是为了美观大方 B . 做宽一些是为了减小对肩膀的压力 C . 做宽些是为了增大肩膀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 D . 前面三种说法都有科学道理
  • 23. 日常我们看到运载货物的大型卡车的轮子又多又宽,这是为了(    )。
    A .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面的压力 B .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面的压强 C . 增大受力面积,既可减小压强又可减小压力 D . 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 24. 在冬季,剩有半瓶水的保温瓶经过一夜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
    A . 软木塞受潮膨胀 B . 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C . 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吸住 D . 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塞压紧
  • 25. 托盘天平在调节横梁平衡过程中,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    )。
    A . 往右盘里加祛码 B . 把横尺上游码向右移 C . 把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往里旋一些 D . 把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往外旋一些
  • 26. 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利用胸部扩张和收缩的呼 吸方式叫胸式呼吸。以下说法能正确描述胸式呼吸动作的是(    )。
    A . 吸气时胸部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 B . 吸气时胸部收缩,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 C . 吸气时胸部扩张,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D . 吸气时胸部收缩,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 27. 如果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就会发现,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可以移动,但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棋子不会掉落是因为(    )。
    A . 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B . 棋盘对它有很大的吸引力 C . 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磨擦力 D . 受到空气的浮力
  • 28.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
    A . 降水与气温的关系 B . 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C . 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D . 降水与商业的关系
  • 29.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大 B . 空气质量高低,仅受自然因素影响 C . 空气的组成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D . 空气质量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 30. 北极星是属于下列星座中的(    )
    A . 小熊座 B . 大熊座 C . 猎户座 D . 天蝎座
  • 31. 通常作为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A . 矿物质颗粒的大小 B . 透水能力的大小 C . 透水程度的高低 D . 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 32.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    )。
    A . 氧化物 B . 化合物 C . 混合物 D . 金属或合金
  • 33. 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 . 甲烷和一氧化碳 B .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 .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 34. 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 . 煤燃烧产生的气体 B . 汽车排放的尾气 C . 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D .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
  • 35.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流水具有能量,是宝贵的动力资源 B .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对流是水进行热交换的主要方式 C . 水是工业上常用的冷却剂 D . 与自然界大多数等质量的常见物质相比,水吸(放)相等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要大得多
二、表述题(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小题,功计80分。)
  • 36.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981年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就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着。现在,每天将近有1.7万人被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全球患病总人数更达数亿。病原体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中,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传播,也可以通过输人含艾滋病病毒的血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而传播。

    材料二:据统计,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且低龄化。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1. (1)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2. (2) 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约为100万,在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中,约有55.3%是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感染。你能根据相关的传染病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 37. 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试回答:

    1. (1) 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是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填天文现象)
    2. (2) 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3. (3) 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此时海上出现潮。
  • 38. 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内容包括: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级别。

    1. (1) 上述城市中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写出形成酸雨的气体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请依据表1和表2中的内容,确定当日天津的空气质量级别,并填在表2的空格里。
  • 39. 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⑴提出问题:妈妈在厨房切土豆时弄伤了手,小明赶紧用“双氧水”(过氧化氢)帮妈妈清洗伤口,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了土豆上,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小明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想,土豆是否也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进行了以下探究:

    ⑵猜想:土豆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⑶实验验证

    ⑷结论:土豆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请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⑸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小明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土豆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还应增加两个探究过程:

    ①探究:

    ②探究:

  • 40. 《沙袋“金字塔”》

    为了检测一座即将建起的28层高楼的地基桩口的打桩质量是否合格,中科院岩土力学研究所正如图所示将总重达2000吨(约6.5万只沙袋通过两条传送带源源不断垒起一座高约6米的沙袋“金字塔”。)的沙袋将通过如图所示的钢梁,压在直径约1.1米的桩口上,由此可得受压桩基的面积为,所受压强为,在沙袋“金字塔”不断增大的压力下,桩基会下沉,若下沉4厘米,则该次打桩失败,则沙袋将总共做功约(忽略桩基及钢梁自重)。(该大厦桩基总面积约20M2。)

  • 41. 神舟六号飞船的电源探究

    “神六”飞船的太阳能翼(帆板)如图所示,分两部分:一个是48kg重的推进舱太阳能帆板;另一个是28kg重的轨道舱太阳能帆板。每翼帆板由4块电池板和1个连接架组成,展开面积达12m2 , 由于发射时运载火箭的空间限制,太阳能帆板必须紧压在舱体上,“神翅’,靠一个个+N形折叠将它的每翼的厚度控制在0.3m。电池板采用的是耐极端环境的复合材料和铝蜂窝窝制成。由以上可估算得知这种特制的优质材料的密度约为

    “神六”的“翅膀”不是死的,它能不停地转动,以获取最佳阳光直射。“神翅”上的太阳能敏感器会找准阳光直射位置获得最大光能。设“神六”在轨飞行时向阳处每平方米在1小时内得到的太阳辐射光能平均约为3.8x105J。据悉,“神六”太阳能帆板的总发电功率为1200kW,即每小时发电约度,足够飞船用电。由此可估算出该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约为。又已知飞船约每90min绕地球飞行一圈,那么地球上一天,太阳能帆板能发电次。在发电的同时飞船必须对其携带的蓄电池充电,这是因为,如此周而复始,飞船应可一直保持正常飞行。

  • 42. 面粉是常见的食物,但是大量的面粉浮在空气中也会爆炸,产生危险。如图:拿一个在靠近底部打了一个小孔的八宝粥的空罐子,里面固定并点燃一枝生日蜡烛;另外在一个小塑料盒子里装入面粉;用一用呀管从外而涌入面粉中,盖好盖子,迅速鼓入大量空气。

    1. (1) 会发生的实验现象是:
    2. (2) 鼓入大量空气的作用是:
    3. (3) 爆炸的条件是:
    4. (4) 如果你是面粉厂厂长,你如何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

      请给出可行建议(两条即可):

  • 43. 《“超人”揭密》

    背景:一些表演者具有“超人”的力量,能在燃烧的炭、碎玻璃或钉子上行走而毫发无损。据说,这一切皆来自于生命的力量,即意念高度集中而达到的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可以对身体产生影响,身体因此变得能够承受最剧列的疼痛,因为意念完全可以超脱肉体。

    然而,如图甲所示,是美国人身安全专家罗伯特·西西里亚诺,正在向世人表明,不具备超自然能力的人也可以在燃烧的木炭上行走。图乙所示为英国魔术师汤姆·布里顿,正在练习把头垫在一个玻璃“枕头”上。图丙所示是苦行僧站立在钉子上的传统姿势。

    分析与思考: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所谓的这种超自然能力是不存在的。那么,你怎样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 44. 植物的开花都要求一定的黑暗和光照时间,但“影响植物开花的关键性因素是黑暗期的长短,还是光照期的长短”并不明确。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苍耳(一种植物)需要每天短于16h的光照才能开花,若光照时间长于16h就不开花,16h的光照是一个临点。20世纪30年代,有人将苍耳置于不同组合的光照期和黑暗期中进行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

    1. (1) 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各组处理的差异(变量)是。根据实验的结果,你认为可以对前人的认识做何修正
    2. (2) 有人进一步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如图乙所示,该实验(填“是”或“否”)支持你的上述结论?请你阐述理由:
    3. (3) 进一步的实验(如图丙所示)发现,在实验n处理的黑暗期中插入一段时间的光照,即使是极短的一瞬间,植物也不能开花;而实验丙P处理的光照期间插入一段黑暗期,植物能够开花。图丙未显示n"P实验的对照处理,请你参照图丙,画出对照组处理。
  • 45. 平静呼吸时,一般成年人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相等,约为500毫升。在平静呼吸之末,肺内尚存有气体约2400毫升。经测定还表明,吸入气、呼出气和肺泡气之间,各种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差别很大,如下表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类别
    O2体积分数/% CO2体积分数/%
    吸入气 20.96 0.03
    呼出气 16.20 4.5
    肺泡气 14.0 5.6
    1. (1) 呼出气中O2含量高于肺泡气,而CO2含量低于肺泡气,说明了什么?
    2. (2) 在每次吸气过程中,吸入气中不参与气体交换并被呼出的部分气体,存在于呼吸系统的什么部位?
    3. (3) 上述事实表明了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