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保山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0-05-27 浏览次数:18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如图所示为我国云南某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相似建筑曾发现于(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 2. 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禹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这个王朝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秦朝
  • 3. (2017七上·山西月考) 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亚欧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是宗教艺术传入中国的通道。在这条交通要道上,哪一宗教最早由此传入我国(    )
    A . 佛教 B . 伊斯兰教 C . 基督教 D . 道教
  • 4. 解决周长与直径之间比例关系的数学问题的科学家是(   )
    A . 张衡 B . 张仲景 C . 祖冲之 D . 贾思勰
  • 5. 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开始出现“交子”。这一情况折射出的社会现象是(   )
    A . 对外交往频繁 B . 文学艺术璀璨 C . 民族战争不断 D . 商品经济发展
  • 6. 2013年4月,法国皮诺先生表示,今年内将如图文物归还中国。该文物流失于(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7. 1919年,北京一群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属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我们把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称为(   )
    A . 五四精神 B . 长征精神 C . 红岩精神 D . 井冈山精神
  • 8. (2017·济南模拟) “马嘶人叫号角吹,万面红旗天际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诗歌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

    A . 北伐战争 B . 红军长征 C . 百团大战 D . 淮海战役
  • 9. 2014年,我国立法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这是为了祭奠1937年12月被日军屠杀的30多万死难者。这些死难者是在什么事件中遇害的(   )
    A . 南京大屠杀 B . 厂窖惨案 C . 旅顺大屠杀 D . 常德细菌战
  • 10. 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 . 柳条湖事件 B . 西安事变 C . 九一八事变 D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11. 读初中时,小明的爷爷给他讲述了一个亲身经历的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某个战役的故事,这个战役是(   )
    A . 第三次长沙会战 B . 平型关大捷 C . 台儿庄战役 D . 渡江战役
  • 12. “1950年夏,美国乘朝鲜内战之机,纠集了十多个国家,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出兵干涉朝鲜内战。不久,美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图们江边,对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实行狂轰滥炸,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安全……”。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
    A . 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 . 挑战美苏两极的重大战略 C . 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前提 D . 提高综合国力的明智之举
  • 13.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 1954年宪法的颁布 C . 中共公布过度时期的总路线 D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14.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材料中的“他”所作出的贡献是(   )
    A . 发明“两弹一星” B . 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 . 发明“克隆”技术 D . 发明载人航天技术
  • 15. 2017年12月14日上午,台湾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先生因病辞世。他的《乡愁》寄托着他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为了解决两岸分离的“乡愁”,中央政府的基本方针是(   )
    A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经济特区 D . 两岸“三通”
  • 16.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四大” C . 中共“十五大” D . 中共“十九大”
  • 17. (2018·永州) 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选项代表古代埃及文明的是(    )
    A . 秦始皇陵 B . 金字塔 C . 种姓制度 D . 《汉谟拉比法典》
  • 18. 下列选项不属于世界古代史上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
    A . 亚历山大帝国 B . 古巴比伦王国 C . 拜占庭帝国 D . 阿拉伯帝国
  • 19. “船舱难以忍受的拥挤,令人窒息的闷热,生病的奴隶被抛进海里淹死……”材料反映的是(   )

    A . “三角贸易” B . 攻占巴士底狱   C . 新航路的开辟  D . 俄国农奴制改革
  • 20. (2016九上·镇江期中)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文件是(    )

    A . 《权利法案》 B . 《人权宣言》 C . 《独立宣言》 D . 《共产党宣言》
  • 21. 她是印度人民的英雄,她英勇抗击英国殖民者,她的英名万古流芳。这里的“她”是(   )

    A . 玻利瓦尔  B . 章西女王 C . 哥伦布 D . 克莱武
  • 22.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音乐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被后世尊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他的代表作是(   )

    A . 《神曲》  B . 《国际歌》 C . 《向日葵》  D . 《英雄交响曲》
  • 23. 胡佛在其美国总统竞选辞中称:他会使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车。但他的诺言在1929年被无情地粉碎了。“粉碎”其诺言的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带领美国人民摆脱经济危机的美国总统是(   )
    A . 胡佛 B . 林肯 C . 华盛顿 D . 罗斯福
  • 24. 下表反映了当今人类面临的问题是(   )

    世界人口增长表

    年份

    1930年

    1950年

    1987年

    2011年

    人口

    20亿

    25亿

    50亿

    70亿

    A . 妇女地位问题 B . 生态环境问题 C . 人口增长过快 D . 国际关系问题
  • 25.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

    A .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 .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C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星辰代谢》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材料三: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新文化运动已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

    1. (1) 材料一是对哪一场运动的评价?写出材料中“新学家们”中的一个主要代表人物?
    2. (2) 孙中山为“振兴中华”领导了哪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3) 结合材料三,说说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4. (4) 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运动有何共同之处?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民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国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摘自2004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日的讲话

    材料四: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出“我们的制度”的特点。
    2. (2) 材料二出自哪一历史文献?该文献的颁布标志着该国哪一政治体制的确立?
    3. (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美国宪法中的哪些规定实现了“把他们(统治者)关进笼子里”这一梦想。
    4. (4) 根据材料四是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指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5. (5)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法制的认识。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里,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材料二: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材料三:在日本历史上的某次改革中:“经济方面,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的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社会文化方面,提倡“文明开化”,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

    1.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闭关自守的中国”处于什么朝代?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改革政策?
    3. (3) 材料三中的改革名称是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改革的认识。
  •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14﹣1918年的战争中,交战国共计使用了45种以上约12.5万吨的毒气,造成了100多万人伤亡,其中死亡10万多人,化学武器属大规模的毁灭性杀伤武器,人们为禁止使用这种残忍的武器进行了不懈努力。后来,日内瓦议定书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把化学武器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英、苏、美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选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电灯了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交通运输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化学武器最早使用于哪次战争?根据材料指出国际社会对使用化学武器的态度。
    2. (2) 材料二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二战后形成了哪一世界格局?
    3. (3) 材料三中“电灯了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说明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请列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交通运输飞速发展”的一项重要发明。
    4. (4)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战争或工业革命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