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滨州市联考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0-03-11 浏览次数:28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 1.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B . 氧化钙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 . 大气中的SO2导致酸雨的形成 D .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 2.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验满氧气 B . 收集氧气 C . 滴加液体 D . 稀释浓硫酸
  • 3. “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体积分数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人造空气”比普通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 . 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 C . 可以利用反应2Cu+O2 2CuO,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含量 D . “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 4. 自然界中氧元素和碳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不断地转化,关于O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从组成上看,O2和CO2都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 B . 从结构上看,O2和CO2中都含有氧分子 C . 从用途上看,O2可供给呼吸并支持燃烧而CO2不能 D . 从来源上看,自然界中O2来自光合作用而CO2仅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 5. (2017九上·滦南期中)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 2Fe3+:两个亚铁离子 B . :一个铜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 . 2H:两个氢元素 D . O2:一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 6. 核桃中所含的脂肪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甘油脂(C21H38O4),可供给大脑基质的需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亚油酸甘油酯中含有63个原子 B . 亚油酸甘油酯中碳、氢的质量比为21∶38 C . 亚油酸甘油酯中氢的质量分数最低 D . 亚油酸甘油酯属于氧化物
  • 7. 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A .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 . 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 . 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 . 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 8.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采集圣火的方式是在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集中阳光来引燃火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阳光为火种的燃烧提供了热量,使其达到着火点 B . 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C . 强风和大雨下火炬仍可以保持燃烧,是因为火炬燃烧不受燃烧条件的影响 D . 火炬内装的燃料丙烷(C3H8)属于化合物
  • 9. (2016·怀化)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14.0

    3.2

    1.0

    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

    10.0

    7.2

    x

    1.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和b是反应物 B . x=3.2 C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 d一定是催化剂
  • 10. 实验室需要500g 6%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需用多少30%的过氧化氢溶液来稀释配置?(  )
    A . 50g B . 100g. C . 200g D . 300g
  • 11. 如图所示,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盛有一种液体和一种固体物质,将气球中的固体物质小心地倒入试管中,可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下列各组中不能达到上述要求的是()
    A . 锌粒和稀硫酸 B . 纯碱和稀盐酸 C . 氢氧化钠和水 D . 硝酸铵和水
  • 12. 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组是()
    A . NO3- 、Cu2+、Na+、SO42- B . Cl-、K+、OH-、Ba2+ C . K+、SO42- 、Na+、NO3- D . Ca2+、Cl-、CO32- 、Na+
  • 13. (2016九上·滨海月考) 下列能正确表示加水稀释pH=10的溶液的是( )

    A . B . C . D .
  • 14.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B .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C . 若丙中混有少量的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丙 D . T1℃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 15. 2008年9月27日,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 . 与二氧化碳反应 B . 与盐酸反应 C . 与氧化铁反应 D . 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 16. 只用一种试剂可以区分CuSO4、KCl、K2SO4三种无色溶液,这种试剂是()
    A . 石蕊试液 B . Ba(OH)2溶液 C . NaOH溶液 D . 盐酸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 17. 微粒观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初步掌握化学微粒的表示方法及结构非常重要。
    1. (1) 根据所给名称的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①2个氮原子

      ②氯元素

      ③铝离子

      ④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2. (2) 如图为A,B,C,D和E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按要求填空。

      ①A,B,C,D,E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序号),与硫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序号);

      ②E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形成(填“阴离子”或“阳离子”);

      ③由A元素和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8.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1. (1) 你认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填名称)
    2. (2) 自来水消毒的过程中,发生了水与氯气(Cl2)的反应,这个反应可以用图式形象地表示如下:

      (其中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因此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请你说出节约用水的方法:
  • 19.                   
    1. (1)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①二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填字母)

      A.它们都有毒     B.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C.它们都能溶于水    D.它们由同种元素组成

      ②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举一例说明:

    2. (2) 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3. (3) “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_(填序号)
      A . 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B . 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C .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D . 为了方便,不用随手关闭电器电源.
  • 20. 已知A,B,C,D,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的转化关系,其中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液态;D是最理想的燃料;E是空气成分之一。试回答:

    1. (1) 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
    2. (2) D作为最理想的燃料,突出的优点是
    3. (3) 写出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
  • 21. 班级联欢会上,小芳表演了一组化学魔术:在三只盛有液体的玻璃杯中,分别倒入装在酒瓶中的稀盐酸,观察到下列现象:A杯中变为“葡萄酒”(变成红色);B杯中变为“汽水”(产生大量气泡);C杯中变为“牛奶”(出现白色浑浊)。请你帮她揭开魔术的秘密:
    1. (1) A杯中盛放的液体可能是
    2. (2) B杯中产生的气体可能是
    3. (3) C杯中盛放的是AgNO3 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1. (1) 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 (2) 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酸碱指示剂除外);
    3. (3) 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酸碱指示剂除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12分)
  • 23. 实验室用来制备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为;

    1. (1) 实验仪器b的名称是
    2. (2) 最方便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用该装置还可以制取另一种气体,其实验室制取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填序号)能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4. (4) 如何证明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简述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
  • 24.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已知:氯化钠溶液显中性

    【实验探究】

    1. (1) 方案一: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试液,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①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②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曾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

    2. (2) 方案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2mLNaOH 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3. (3) 【实验反思】

      有同学提出方案一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4. (4) 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填序号)。
      A . pH试纸 B . C . 碳酸钠 D . 硫酸铜
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 25. 长久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g水垢放入过量的稀盐酸的烧杯中,立即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其质量。在以后的5min内,每一分钟读一次数。结果如下表,试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1

    2

    3

    4

    5

    质量/g

    100g

    95g

    92g

    91.2g

    91.2g

    1. (1)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2. (2) 该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